读了<南方周末>的《惊动高层的“大胆”设想》想说上几句。
1. 第一个直觉是: 祸害完黄河,又开始祸害长江了。
2. 第二个直觉是: 论证得如何?北方绝对缺水,绝对需要想办法。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3. 第三个直觉是: 环境会破坏到什么程度?可惜该文没谈。我也找不到《西藏之水救中国》 这本书。
4. 第四个直觉是: 我相信技术上应该没什么问题,财力上以中国的举国体制,应该也不是大问题,只是应不应该的问题,毕竟是人民的钱。
5. 几个常识:
A. "通过对这五江一河几百年的水文分析,引2000亿立方米水,不会对下游水系造成很大影响"。我非常怀疑这个分析。黄河几十年前还老发洪水呢,现在不也干了?罗布泊不也是六,七十年代以后才干的?以我们破坏自然的能力,几十年以后的事难说。
B. 但凡论证都不能是提案人论证,而应该由独立的机构论证。那种在地图上看看,在互联网上查查,那计算器算算,太懵人了吧。
C. "一百余名老将军支持"。什么意思?如果说要打台湾, "一百余名老将军支持"绝对有价值。可"大西线工程"由一百余名老将军背书,是不是太搞笑了?
D. 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愚蠢,更不能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是比较倾向在用水上作更多的文章。
举几个在纽约的例子。我是以读地震学的名义留学的。刚到纽约时要带大学的地质实验课。野外实习时到处见到大大小小的池塘,就象当年插队时郊区的池塘。人们保留这些池塘的目的非常简单和明确--渗水到地下。六十年代前,纽约也是主要用地下水,由于过渡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并导致海水侵入。之后人们改变了用水,现在纽约绝大多数的用水是从上州的水库来的。顺便说一下,据说Lake Placid(普莱西德湖)的水干净到可以直接饮用。
还有一件事是我买房后才知道的。我不是很清楚其他的州,在纽约很多房子在建的时候,会在一个不碍事的地方的地下挖个坑,铺上沙子。下雨后的积水先注入该池子,一旦该池子满了后再排向公共下水道。好处是既可减轻下大雨时公共下水道的压力,又可以往地下渗水。想想北京京密引水渠用水泥包边,圆明园铺防渗膜,真让人汗颜(特别是对中国的水文地质学家们)。
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现在或几十年以后,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子子孙孙留下一个可爱的家园。
Thursday, July 27, 2006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我的周末 4/19/2025 - 4/20/2025
星期六 上午接女儿到8大道。吃午饭,买菜。因亲戚要来,要买的东西比较多。 粗略的感觉有些商品已经开始涨价了,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老实讲每次商品涨价,商家都是跟风推波助澜,不必涨的也上来了。比如看到鸡蛋商(无论生产商还是供应商)去年的利润都是极大幅度上涨。其实这才是政府应该监管的地...
-
去潘家园配眼镜,这是早想好的。和我想象的差不多,价钱也还公道。 然后去旧货市场。有点失望。可能是平日的缘故,很冷清。而且在里面逛的时候有一点奇怪的感觉,无论卖旧货还是假货,都是以外地(或农村)的人居多。总觉得这本是一项挺有文化的事。
-
看的热泪盈眶的一本书,特别是“永远的五月”,投入了很多感情,很难得。 人活在世上到底需要承受多少遗憾才算了结呢?活着,就一定会有明天有下次,有弥补的机会和方式,死了,给活着的人留下的只有遗憾 — 切肤的遗憾。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能走到一起结婚生子,肯定有必然的理由,...
-
当然不是才想到的。 我不喜欢 Trump 也不喜欢 Harris。 不喜欢 Trump 是不喜欢他的 personality,他不适于代表美国。我个人认同共和党的一些理念,比如小政府,关注法制与秩、限制非法移民,但提高关税、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全球化、过分地在税收上有利富人致使贫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