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5, 2009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五) 吃 (上)

说到吃,老中多半都觉得自己是专家。好吧,先来个小问题。
知道什么是纽约卖的最多一种食物吗?它也可以说是纽约特产。请别猜是麦当劳!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五) 吃 (上) - Portal - Portal的博客 估计有不少朋友已经猜出来了。对了,热狗(hot dog)。每年国庆(Independant Day),纽约Coney Island都会举行吃热狗比赛--Nantan's Hot Dog Eating Contest。在网上查了才知道,1916年就开始了!!现在的水平是大约12分钟吃60个左右热狗。我是一点也看不出这有什么可乐的。
它来自于叫法兰克福肠(Frankfurter)或熏肉香肠(wienerwurst)。不难猜出,这是来自德国。最早时,小贩们在街边上用铁板煎德国香肠卖,因为怕烫,就用手套包着吃,慢慢地就用面包代替手套,变成今日热狗的模样。
在纽约或美国呆长了,一定会发现街头的小杂货店都叫Deli,我们通常叫Deli店。Deli是来自德文的delicatessen,意思是熟食店,现在的Deli店不光卖熟食,常常有些杂志,报纸,卡片,鲜花,小玩具什么的--看老板的了。纽约最早的Deli店基本上都是由德国和奥地利人开的,后来犹太人接了手。现在什么人都有。如果你想吃热狗,很多Deli店里就有。在曼哈顿,街上到处都是卖热狗的餐车,而且味道很不同。据说有很好吃的热狗,我没机会尝,吃到的都不怎么样。所以如果不是没办法,我是不吃热狗的--在纽约还有找不到吃的时候吗?

最近Food & Wine Magazine公布了世界最好餐馆的前十名城市,它们是:
1. Tokyo -- 东京
2. Paris -- 巴黎
3. New York City -- 纽约 Yeah!!!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五) 吃 (上) - Portal - Portal的博客
4. London -- 伦敦
5. Barcelona -- 巴塞罗那
6. Sydney -- 悉尼
7. Madrid -- 马德里
8. Chicago -- 芝加哥
9. Stockholm -- 斯德哥尔摩
10. Vancouver, Canada -- 温哥华
老中肯定会抱怨--怎么没中国的城市啊?肯定是歧视。西方人就是TMD歧视我们中国。

我们在这里不谈政治。从饮食的角度上讲,就我比较熟悉的美国的情况,日本饮食这些年发展的的确是最快的。电视Food Network频道经常会看到Iron Chef America。实际上这是一个从日本FujiTV的Ironmen of Cooking (料理の鉄人)拷贝过来的。这是一个挑战类的节目,每次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由一个挑战者和一个Iron Chef(料理铁人)根据当天的主题材料作出一份正餐,然后由三位,通常是一位美食家,一位杂志的食品编辑和一个名人作出评判。整个过程风趣,好玩并且专业。一个钟头的节目一点都不枯燥。
我曾看过台湾的傅培梅的做菜节目,近年也常看北京台的"食全食美"。傅培梅的节目十分家常实用,人也特亲近。食全食美在开始时也很好,可是主持人变得越来越没有热情了。中国菜在宣传上应该下大力气。

在纽约,日本餐馆越开越多,且越高级。很多中国人也假模假势戴个小帽子,穿上和服,做些个不伦不类的寿司--日本餐挣钱啊!!

从流行的角度看,法国餐饮、意大利餐饮,日本餐饮和泰国(或东南亚)餐饮,中国餐饮在纽约比较流行。可说起来,几乎世界上各类餐饮都可以在纽约找到。象一些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餐饮就很不错。通常说如果想吃到最地道的地方餐饮,最好到移民的聚集地,比如"俄罗斯城",小意大利村,南韩城,中国城或Flushing。
如果是游客,不妨到曼哈顿"餐馆一条街"(Restaurant Row)--46街八大道和九大道之间。光在这条街上有多达11国的美食,而且这些餐馆内部面积深广,多是二至三层楼,后院大多设露天花园座椅区,有的甚至有二楼阳台。这地方离百老汇较近,看戏前或看完戏剧在这里找点美食是不错的选择。
意大利菜:312号的Barbetta,1906年就开张了。355号的Becoo,比较浪漫。317号的Fiorentina,比较古典。361号的Lattanzi和313号的La Rivista也都可一试。
法国菜:340号的Le Rivage很有点情调。鸭子是其比较受欢迎的。
美国菜:真有美国菜这一说吗?老实说,我不知道。315号的Broadway Joe Steak House,开店有半世纪了,名人和运动明星常来。346号的Bourbon Street,新奥尔良的南方菜。363号的The House of Brews,最大的特色是有30国的啤酒可以挑选。
泰国和越南菜:662号的Yum Yum Too是泰国和越南的综合餐厅,店面不大,每道菜都很精致。360号的Bangkok House来自曼谷,地道的泰国菜。
印度菜:1185号的UTSAV,其实UTSAV是斯里兰卡话,意思是"庆典"。有点不象印度餐馆,但菜很精致,特别是素菜多。
365号的Firebird Russian Restaurant是著名的俄罗斯餐厅。三层,走华丽路线。普通的三道菜的特餐$50左右。
344号的Messon Sevilla是西班牙餐馆,强调地中海健康美食。
371号的Pomaire是智利餐厅,以海鲜著名。
那里有没有中餐啊?肯定是没有著名的。中餐的地位比较低。

下篇讲讲纽约的中餐。

Thursday, April 16, 2009

【转贴】海外写真:老李在美国的另类生活

写的不错,虽然有点辛酸。

因为帮朋友搬家,我认识了一家中国人开的搬家公司派来的搬运工老李;因为老李,我了解了一个特殊的华人群落。
老李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国,这取决于他们的存款是不是攒到了在美国一落地就在心里设定好的期望值;可是,老李们在美国又没有什么存款,因为每个月都要准时寄钱回家,家里需要用这些绿色的钞票还债、开销;也许,渐渐地他们会有一点点一点点的钱可以另外存起来,用以构筑自己回家以后的生活……
老李们没有美国的社会安全保障卡,所以不能申请信用卡、银行帐户、驾驶执照……所以在纸钞难得一见的美国,他们所有的交易都不得不使用现金,包括从雇主那里领取以小时计算的工资,和往千里之外的家乡汇钱。
老李们花了不少时间才把那些大小无异、颜色相同的美元纸币和硬币的面值搞清楚。他们没有办法跟顾客交流,虽然好不容易已经学会了一些基本对话,可是仅仅限于他们先开口,一旦顾客回答了,不是听不懂,就是答不了。
老李们往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放开胆子,警察经过身边才不“做贼心虚”。他们有的搞了一个假的绿卡或者身份证明,有的索性把护照给撕了扔了,这样万一被移民局官员查到的话,因为没有护照,他们就是一个没有来路的人,没有地方可以遣返,顶多关上两天,等又有新人进来,就被放出来了———想来移民局那边的拘押室也是很拥挤的。
老李们得非常当心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能出什么问题,小病小灾挺一挺还过得去,如果不幸染上重病,没有医疗保险的他们显然没有能力支付美国昂贵的医疗费用,于是就只有回国一条路。可那个时候,如果家里的债还没有还清,又怎能甘心……老李们上有老、下有小,但他们没什么机会上网,也不会发Email,只能在唐人街上买通话质量不高但价格低廉的电话卡。与国内的亲人联络,每次说的是相同的话:“我在这里的生活很好,你们放心吧。家里还好吗?”他们在这些日子里好像要把一辈子的信都写完,突然发觉自己怎么会那么多愁善感,眼泪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转。
就这样,老李们就好比尘烟一样飘荡在繁华的、他们相信很容易赚钱的异国大城市里,飘荡着,不留痕迹。当有一天,当老李们终于可以踏上回乡之路,他们不会留恋;即使留恋,他们也再没有机会回来。按照美国最新的移民法规,持任何非移民签证逾期居留超过180天,3年内不准入境;如超过1年,10年内不准入境。
老李们是些什么人呢?他们并不是偷渡者,在机场入关的时候,他们向美国的移民局官员出示的是B-1商务签证,多半是西服革履开始自己的“淘金之旅”的。同偷渡者不同,老李们很多是来自于大中城市,在国内的工厂里有一份轻松但收入不多的工作。他们希望安全、不冒风险地出国,这时有个“中间人”跑出来说用B-1 签证出去吧,这个很安全,也好办,拒签咱也不怕,一次一次地去签,你还怕签证官不给你吗?
B-1签证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你去美国从事短期商务活动,就拿这种类型的签证。申请B-1签证,需要向签证官出示美国邀请方发给你的邀请函,表明你的访美目的和预备在美国停留的时间,以及由谁支付你所有的费用;你还需提供一些文件,证明你所在的中国的公司的真实性;证明你的公司与美国邀请方的关系;证明你个人的情况,如结婚证书、在职证明、银行存款证明、工资单等等。B-1签证为3个月内一次性有效。美国的签证官在审核B-1签证时有一条准则: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在美国短期暂时停留后“必须回国”,而“必须回国”是由你不可分割的社会、经济和其他关系决定的。
“中间人”的服务就是炮制这些文件———将签证申请人打造成一个不让人生疑的短期出差即回的生意人。
于是老李,这篇文章的主角,月工资400元人民币的原辽宁一家国有工厂的工人,举债15万人民币,在“中间人”的包装之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雄心勃勃开发北美市场的成功企业家,踏上了一条“等待回家”的离家路。
当这个长相憨厚的东北人托人办他一生中第一张也将是最后一张商务签证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全家三代人开始等待此行将带来的命运的逆转。邻里当中早几年出国又回了国的那些人,有的当了饭店老板,有的有了别的生意。在无数次登门取经中,过来人向他描述“繁花似锦”的美国淘金生活。老李说自己并没有夸张,当时他们就是这样跟他讲的,说那个地方还真的遍地是黄金。带着迅速致富的憧憬和自信,老李给“中间人”交了钱,亲戚朋友都很乐意借钱给他,因为大家也深信不疑:这是个小本大利的可靠买卖。
老李还是蛮幸运的,没有偷渡者九死一生的历险,就连签证也是一次过关。
老李说,可能是那才买的新西装起了作用,就连老婆看见也说眼前一亮。这套西服除了签证和在美国落地过海关时分别穿过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上身。他现在身上的衣服松松垮垮的,是在家里附近的教堂拿的,不要钱;老李并没有信教,可比谁都记得每月第一个周日的中午,早弥撒以后有免费的午餐,每周五晚如果参加那些圣经学习班,有免费的茶点和水果,有时周三中午或者下午也有好东西可以免费吃。
老李每天穿行在旧金山的唐人街,走过一间间散发着诱人香味的港式糕饼店和中餐馆时,他总会下意识地加快脚步,因为这些味道唤起了他初抵这里时不愉快的记忆。那些老广东、老闽南开的饭店的雇员从上到下都讲广东话或者闽南话,没人听得懂他的普通话———老李这才知道打工的语言障碍竟然不是英文,而是中国方言。那时他跟那些在餐馆洗碗的墨西哥人挤住在鸟笼一样的宿舍里,人家人多,经常是他吃亏。捱了两个月,考虑再三,老李辞了工,干起了现在这份帮人搬家卖体力的活,直到现在。虽然收入少些,也不包食宿,但老板娘是东北人,一起干活的也都是北方人———老李就想有人可以说个话。
我帮老李算了笔账,看他什么时候可以衣锦还乡。老李现在的工钱是1小时8美元,每星期一般干40个小时;每帮人搬一次家,平均能拿到20美元左右的小费,有时候运气好,还能在周一到周五找到些小零小碎的活计。因为都是非法的现金交易,就逃掉了个人所得税,所以都是纯收入。这样1个月可以有1800美元不到的收入,扣除吃、住、交通、打电话等基本生存费用,每月净收入1100块左右。他需要用2年还清借款和利息,然后,至少还要辛苦8年,才能实现他原先为自己设计的“百万富翁不是梦”的梦想。
有时候他想赚50万——有50万人民币咱就收手,可有时做了一户好人家,拿到一笔不错的小费,揽到一份轻松的散工,他又不由得心眼活络起来,既然来一次不容易,花了血本,怎么也得让收益达到最大吧?老李几乎天天要算一下赚多少钱才够,再倒着推算还要干几年才能回家。天天这样算来算去,反倒没有一个准头了。可是谁敢肯定他能捧牢饭碗呢?目前美国有600万非法居留者,并且正以每年27万的数字增长,他们都是老李的饭碗头的有力竞争者。
老李到美国以后,没有去过任何一处风景名胜之地游览,一来为了省钱,二来,说实话,没有人带路,他也不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应该怎样坐车去,万一迷路了怎样问路回来。说不定,运气不济,碰到个吃饱饭没事做的警察,那麻烦就大了。
住在美国最美丽城市之一的旧金山的老李,所看到的北加州的风景,也就是那条最单调的101公路的沿线建筑和他的顾客们搬离和入住的旧房、新房。
老李在美国唯一的留影是一张工作时的照片。那天他帮一对美国老夫妇刷房子,他们为老李拍了一张照片。虽然他对自己衣衫不整、油漆斑驳的样子不很满意,但最起码在照片上自己正幸福地微笑着,是那种亲人喜欢看到的脸很清楚的大头照。于是他还是很兴奋地把照片邮寄给了家人,并且在信里说,这是我的工作照,但在周末星期天,我们都是玩啊玩啊,和老乡一起,乐得很呢。
老李最后同我说:“等到回了家,我还是会对每个人说,这个地方好啊,有多好?想想吧,真的是有金子可以捡的。”不知道到那个时候,有多少人会相信他呢?
不过我相信,老李一定会穿上他那件当时穿过来的好衣服回家,一进家门,就说声“翠花,上酸菜!”
也许,所有的辛酸也就融化在这一碟子酸菜里了吧?

我的周末 1/11/2025 - 1/12/2025

星期六 LD要去Facial Treatment,我去8大道买菜,买午饭。 下午出去走了两圈。 把厨房和饭厅的地擦了,鱼缸的水换了。 衣服洗了。   星期天 上午出去走了两圈。应该是跑步的,但嗓子有点紧,还有点咳嗽,小心为上。 出去买了点东西。 下午继续收拾橱柜。 把暖气的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