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再看【花样年华】

闲着无事,再看【花样年华】。王家卫的东西常常超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再看,仍然好看。

说句粗俗的话,导演、演员们把一个偷情的故事演绎的如此美丽。实在是难得。
接着想,偷情真的那么不齿吗?多半不是吧,不然怎会有如此多的偷情?

音乐其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再想,梁朝伟和张曼玉简直就是天生的一对。如果此生没结过婚,也一定要偷情。:-)

字幕:那个时代已过去

字幕: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

仿佛隔着一块
积着灰尘的玻璃
看得到,抓不着
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
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我们要不要补钙 - 摘自科学松鼠会

之所以转贴这篇,是因为一直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让我信服的说法。而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实在是需要对钙的问题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虽然读后仍然有很多不确切的答案,但仍然搞明白了一些从前不清楚的疑问。

记得有段时间的电视里,每天都有一个老太太反复出现,说自己曾经浑身上下都是病,举手投足都会导致病发;但是吃了“某某钙”之后,就完全好了,年轻 人做起来有难度的动作都轻松自如。不管是出生婴儿还是如花少年,更不用说龙钟老者,补钙几乎成了一个“健康”的同义词。钙,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到底 要不要补钙呢?

那些钙的美丽传说

在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矿物质中,钙大概是被研究得最广泛的了。毫无疑问,钙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必须的。肌肉收缩、血管扩张收缩、激素和酶的分 泌,以及神经信号传导,都与钙的作用有关。不过,卖钙片的人往往还会宣称补钙有这样那样的“神效”,也总能找到一些“科学研究”来支持他们的说法。虽然很 多说法确实来自于一些科学论文,但是科学论文的结果往往不是“能”或者“不能”那样的黑白分明。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权威机构——比如美国国家卫生署 (NIH)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专家组——对于传说中的那些钙的功能的总结和评价。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钙的总量在青少年时期一直增加,到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流失增加。钙的流失会导致骨质疏松。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体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不过这只是影响骨质疏松的一个方面,人们的总体食谱会让这种影响变得非常复杂。WHO/FAO联合专家组专门 指出过“钙的悖论”:在发达国家,钙的摄入量普遍高,但是骨折发生率却比钙摄入量低的发展中国家要高!一些地区,比如香港,在发达程度增高的过程中,伴随 着骨折发生率的逐渐增高。这个悖论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发达地区的蛋白质摄入量高,而高蛋白尤其是高的动物蛋白影响了钙的平衡和吸 收。不过,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还是认为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以及减轻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

有一些研究认为钙有助于降低血压,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不能。许多降血压的研究结果是基于含钙等矿物质以及纤维素高和脂肪低的素食食谱,到底是钙的作 用还是其它食物成分的作用也就说不清楚。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补钙能够减少结肠癌的风险,但是也有其它的研究显示不能。钙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更是让人一头雾水, 有研究结果显示补钙可以降低风险的,有显示没有这一作用的,还有显示增加风险的——不管商人们想宣称什么,都可以找到“科学研究”的“证据”。钙与肾结石 的研究也很有趣,一项研究长达7年的研究,结果是更年期后的妇女每天补充1000毫克钙和400单位维生素D会增加风险;而另有研究却又发现,如果摄入的 钙是来自于食物,却又有利于降低这种风险。

总的来说,钙和维生素D有利于骨骼健康是比较公认的结果——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这种关系很微弱。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

不管上面所说的那些补钙的功能是真是假——因为现在的科学数据还不足以做出明确一致的结论,人体需要一定量的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多少?

目前的钙需求的推荐量是从人体每天从汗液、尿液等途径损失的钙量,加上考虑钙的吸收效率估算出来的。欧美国家的推荐标准是青少年每天1300毫克, 成年人每天1000毫克,而老年人则是1200毫克。不过WHO/FAO联合专家组指出这个标准是基于欧美人群的,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地方。他们指出,钙 的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骨折高发的人群中,应该每天摄入400-500毫克以上的钙来减轻骨质疏松,但是对于骨折发生率低的地方则没有推荐。相比于 欧美,亚洲人的骨折发生率就比较低。

如果要直接回答“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的话,答案是——对于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还缺乏确切的科学数据。

钙从何处来

不管是借鉴欧美的标准,还是估计中国的标准,人体总是需要钙的。钙的最方便的来源是奶制品,任何的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奶油、冰激淋……都 含有丰富的钙。一杯牛奶所含的钙在300毫克左右。一些鱼类,如果可以把骨头一起吃掉的话,也有很多钙。在蔬菜中,菠菜、西兰花、白菜、甘蓝等是含钙较多 的种类。传统工艺生产的豆腐是也是一种优质的补钙食品,不过现在有许多豆腐是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的(所谓的“内酯豆腐”),在补钙这方面就很差了。 许多配方的食品,比如豆奶、果汁、早餐麦片等等,也会加了相当含量的钙。

现代人在担心钙不足的时候,可以轻易地从钙片补充。一般而言,钙片多以碳酸钙和柠檬酸钙的形式存在,也有些其它的方式比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 钙等。这些不同形式的钙也是各厂家大打价格战的基础,不过NIH的报告指出正常人从碳酸钙和柠檬酸钙中吸收钙的效率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胃酸分泌不足的人 吸收碳酸钙的效率就会比柠檬酸钙低。另一方面,如果把碳酸钙跟其它食物一起吃的话,吸收效率会比较高;而柠檬酸钙就没有差别,单独吃还是跟其它食物一起吃 的吸收效率都差不多。

钙的吸收效率还跟吃进去的钙量有关。当吃进去的钙比较少的时候,钙的吸收效率会比较高。比如,把含钙量相同的钙片一次吃下就不如分成早晚各吃一半的吸收效率高。

在许多人津津乐道的“食物搭配禁忌”里,有很多是跟钙的吸收有关的。确实,草酸、植酸是有可能影响钙的吸收的。菠菜中的钙,几乎不能被吸收。而菠 菜、生菜、红白萝卜、红薯、芹菜、青豆、全麦等等,都含有许多的草酸或者植酸。但是它们对不同存在形式的钙的影响并不相同,比如菠菜和牛奶一起的话可以明 显影响钙的吸收,但是小麦制品就没有什么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否显著,只要食谱多样化,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第一、钙的推荐量本来就考虑了不是所有的钙 都能被吸收,多样化的食谱使得吸收效率接近理论数值;第二、与钙的结合去掉了草酸也是有利健康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有肾结石担心的人,去掉草酸比吸收钙更加 重要。

谁容易缺钙

钙之所以成为“膳食补充剂”,是因为它确实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也确实有一些人可能缺乏。如果不能从正常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服用一点钙片也是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缺钙呢?

更年期后的女性以及月经不调的女性,因为雌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在体内的流通障碍,会影响钙的平衡,是最容易缺钙的人群。在骨折高发地区,女性的骨质疏 松发生率是男性的三四倍,可能也与缺钙有关。乳糖不耐受的人因为不能喝牛奶,也可能导致饮食中的钙量不足。而严格素食主义者(指蛋奶也在拒绝之列的素食主 义者)的情形比较复杂,一方面植物中的含钙量比较少,而草酸植酸能的存在更可能降低吸收钙的吸收效率;另一方面,他们的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对于钙平衡的 负面影响可能要小一些。对这种素食主义者对钙需求,就更加难以评估。

我到底要不要补钙

“我到底要不要补钙”——大家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遗憾的是目前的科学还没有可靠的依据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首先,对于中国 人,根据食谱特征和人体特征,可靠的钙需求量的研究还很缺乏——你可以借鉴美国的标准(成年人每天1000毫克),也可以采用WHO/FAO对骨折高发区 的推荐量(每天400-500毫克以上),还可以认为自己不属于骨折高危人群,连这个量都不用;其次,每个人的食谱相差很大,不仅是其中的钙含量,其它的 食物成分对体内的钙平衡也有影响。

不过,一个比较美丽的事实是:钙对于人体基本上没有危害。血钙过高可能会产生一些严重后果,不过只要不把钙片当零食吃,正常食谱中的钙和补充的钙片 一般对血钙没有什么影响。当然,过多的钙会影响铁、锌、锰、磷等成分的吸收。美国制定的每日最高摄入量是2500毫克,意思是只要不超过这个量,就可以认 为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钙能与一些药物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对于常规补钙的人来说,服药前应该咨询医生所服的药物是否会被钙影响。

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是我们每天需要多少尚不清楚。补充很多的钙并没有广告中所鼓吹的那些“功能”——那种“腰酸背痛腿抽筋”服了某某钙就活 蹦乱跳的广告,如果在美国的话是违法的。对于那些容易缺钙而食谱中钙又不多的人,适当补钙还是有必要的。就普通人而言,正如美国膳食指南所指出的那样:营 养成分应该主要从食物中获取……膳食补充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被推荐,并不能代替健康的饮食。


Thursday, September 17, 2009

有关最低工资法的一点断想

这是在网上的一篇文章。有些话不吐不快。好在这哥们不是经济学家(可好多经济学家也是极力反对最低工资法啊!)也不是政府官员,心里好受一点。

2000年我刚到广州的时候,虽然已经有18岁,但并没有什么文凭,也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因而非常难找工作。身上本来只有100来块钱,白 天找工作被职业介绍所骗走30块,剩下的60多块钱,也在晚上被小偷偷走了。我刚到广州一天,就变成了真正的穷光蛋。而广州对我来说是一座非常陌生的城 市,没有亲戚朋友,也联系不上家人。情况最坏,肚子最饿的时候,我甚至想能不能加入当地的黑团伙,和他们一起去干偷偷抢抢的勾当。当时整天在火车站周围 逛,能看到许多这样的人。

但我没走到这一步,许多和我一样身无分文的人也没有走到这一步。这得益于当时实际上比较宽松自由的就业环境。我在广州只流浪了七八天,就找到了一个 工作。是在一个洗车场洗车,又脏又累,但有很简单的工作,只要愿吃苦就能做。月工资是250块。这样的工作,在那些“天子骄子”大学生、公务员和普通都市 白领看来,是极其糟糕,不可接受的。

但我清楚记得,找到工作的几个月之内,每当走上广州街头,我都可以昂头挺胸的,感觉非常好,因为见到本地人的白眼,我都可以告诉自己:我是有工作的!这种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直到许多年过去,那时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这么一个又累又脏工资又低的工作,怎么能给人以满足感、自豪感呢?因为这是对比出来的。这份工作虽然辛苦,收入低,但我毕竟每天都有饭吃了,不用吃 完上顿愁下顿了;晚上有个地方睡觉了——虽然是和许多工友挤在一个小地方,但总算不用趟街头了,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况且不到三天,就能跟工友借到钱,给家 里人报平安,说自己已经有了落脚的地方,还能和村里的朋友吹牛自己总有一天会出头的。想到月底还会有一笔钱拿,真的从心底感到高兴。

我能体验到这些幸福,皆因我流浪了七八天,饿了七八天,在街头露宿了七八天,被人当乞丐送白眼了七八天。而这样的人,在街上不止我一个,有许多,每 天都会产生许许多多。他们和我一样,家境贫寒,出门不大可能带太多的钱,而这点钱,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容易就被无良中介骗走或在街头被偷走。而他 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也会像我一样,在流浪过一段时间之后,总会找到一份可以让自己安稳下来的工作。

我在广州的那家洗车场就是如此。我到后不久,就又有很多新的同事加入进来。为什么这么一个洗车场,人员流动这么大呢?因为洗车这个行业,有很简单、 有力气有耐心就能干的工作(比如拖地、刷轮胎、搽车身),也有很细致、需要多加钻研才能干好的工作(比如打蜡、补胎、贴防爆膜)。而人都有进取之心,几乎 所有的工友,都进来一段时间,就要主动去学一门简单的手艺,学到手之后,要么老板加工资,要么跳槽到别的洗车场去。

我在广州、深圳两地洗车多年,收入就不断上涨。月薪从最初的250块到400块、450块、600块,800块,直到最多的时候有上千块。别的工 友,有类似经历。我上个月刚和以前的一位工友吃过一顿饭,他以前和我一起洗车,而现在他是一位汽车修理工,收入比以前多多了。而这些修理技能,都是在工作 中学回来的。

很显然,是宽松自由的就业环境给许多底层人员打开了进入城市谋生的大门。2000年左右,广州名义上颁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是500块左右,假如当地政 府严格执行这些标准,那许多像我这样的人恐怕就找不到工作。因为不仅在老板看来,而且从实际情况看,许多人所拥有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就不值500块。

若认为严格执法,老板最终会被迫给所有工人支付至少500块的月工资,那肯定会适得其反。因为劳动力上涨了,洗车费就得涨,洗车费上涨,洗车的人必 定减少。这样,是有一部分工人的收入会在一开始就有500以上,但更多的人,会连250块的收入都没有。因为在这样的价位上,没有那么多人去洗车,老板也 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了。

反观任由工人与老板约定工资数额,倒是真正有利于工人、老板双方的。认为工人天然处于弱势一方,无法和老板谈判,那是一种误解。否则工人们的工资怎 么会从250涨到400、600?这显然不是因为最低工资法,也不是因为老板突然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工人的劳动技能上升了,他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了。

是为了防止工人跳槽出去,是为了吸引工人跳槽过来,老板们才提高工资的。记住,和工人竞争的不是老板,而是其他工人——看谁更勤快、工作技能更熟 练,也看谁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而老板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工人,而是其他老板,他们竞争的是,看谁更能准确判断市场,为工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供更高 的工资。

今天回想起来,我得庆幸2000年的广州没有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否则,我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我很可能继续被饥饿折磨,我很可能在那样的情况下铤 而走险,去干偷鸡摸狗的事。所以,我请求那些为底层朋友横眉竖目的人们,先冷静下来想想,真正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法,是否真的有利于他们?

点评:从老板的角度说,如果可以只给洗车工100元就可以雇到员工,他们一定不会出101元的。老板和雇员从本质上在工资这块就是对立的。我特同意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说法。

那么极端的说,雇个1元的洗车工老板最高兴了,没错,可惜雇不到,因为没人干。这就是文中提到的市场问题,因为有人会出更高的价格。其实反对最低工资法的人最主要的依据就在这里--工资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这是一个特冠冕堂皇的理由。

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应该是充分公平的。可惜即便是比较发达的西方社会无论是市场还是人权,都很难说是充分公平的,更何况当下的中国。

如果不承认在当今的中国打工者处于弱势,特别是打工者也不这么认为,我无话可说。


如果我们一定要回到经济理论的层面,我们不难有这样的考量:供求决定商品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就要下跌,再严重点,商品就会积压卖不出去,此所谓“萧条”。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当然也满足这个所谓“规律”,如果需求不足,劳动力价格就要下跌,再严重下去,则劳动力就卖不出去,这就是失业。 但从这原理中,并不能导出商品价格下跌能带动需求回升、使得供求关系恢复平衡的结论来,因为人是绝对不会去购买毫无用处还得不断追加投入的商品的! 劳动力价格下跌的原因,无非是总需求不足引起经济萧条,企业产品卖不出去,资本家为了避免“工 资照发,资本家拿负数工人拿正数”,只好裁员,结果便是劳动力供大于求,造成劳动力价格下跌。但这并不能刺激资本家去招募便宜劳力,那道理很简单:需求不 足,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得越多就越亏,去花钱招募更多工人来干什么?此时劳动力作为商品,丧失了它的使用价值,资本家怎么还会去买?

是不是有点绕?我只是想说,该作者举的月工资是250块而不是500元的例子并不恰当。


我其实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那些坐在办公室的看上去道貌岸然的,真值那么多钱吗?真的别人就干不了吗?想起我们插队那会儿,和当地青年打牌,他们从不会让我们耍,到和我们平起平坐,再到耍我们那些智力不那么够的。再想到我上大学时遇到的那些极其聪明的来自农村的同学。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机会的问题。在中国,你要是生在农村,老实说,你就是倒霉。

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有这样的话: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其实,即便是在所谓的发达国家,象美国,人也不是生来就平等的。只是这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吗?


扯远了。

最近和朋友聊天儿,常谈到工会问题。主要是底特律汽车工人工会差不多把美国汽车工业搞垮的事实。其实在美国的工作的中国人,大多都希望在工会的保护下(因为大多还是普通的打工者),特别是到中年后,我们多半是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但什么事都是有个尺度问题。象汽车工会这样的就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了。


再次重申,我坚决支持最低工资的法律。想想让洗车的人多花点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吧!说不定对促进内需还能起些作用呢?:-)


网络流行生僻字:囧已过时,咱玩的是烎

实在是觉得得把这些记下来,否则很可能会落伍。


一个十分生冷的字,竟然能在一夜之间火得烫手,互联网的威力实在不可小觎。在“囧”“槑”盛行之后,现在网络最流行的是“烎”。“烎你就像碾一只蚂蚁!”“烎你没商量!”“男人,重要的不是帅,是烎!”……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一个“烎”字刚刚出现几天,便在各大论坛中悄然流行开来,大有火爆整个互联网之势。

  起源

  网游大赛催生“烎文化”

  乍见“烎”,不认得,搜索后获得几个答案,都是同样的解释:读音“yin”,原意“光明”。不过,广为网友流传的“烎”字却是用作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可以用来表示“霸气”“彪悍”等诸多意思。追根溯源,“烎”起源于游戏家族,是游戏玩家们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2009联想IEST大师赛预选赛中,出现一支自称“烎队”的比赛队伍,向WCG与EOG的双料冠军ehome团队发起了挑战。整场比赛中,“烎队”表现出极其无惧的精神风貌,尽管最终还是落败,但是依旧被DOTA的粉丝们,看作是十分经典的一场赛事。“烎”这个字也逐渐在游戏玩家中流行起来,用来形容自己充沛的竞技或游戏状态。从这一特定意义上看,正是联想IEST大赛催生了“烎文化”。

  走俏

  “烎”红遍各大论坛

  “烎队”的事迹传开,“烎”立刻成了游戏玩家的口头禅,因为“烎”即为“开火”:既传神,又达意,妙不可言。在游戏中,“烎”已经成为玩家们“遇强则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的流行语。再从游戏推广到整个网络,网友们开始用“烎”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即可传达“满状态”“霸气”“爆豆”“彪悍”“制霸”等诸多豪气,于是有了“烎你就像碾一只蚂蚁!”“烎你没商量!”“不是跟你得瑟,寂寞已经过时了,咱玩的是烎!”“男人,重要的不是帅,是烎!”云云,“烎”一时间在各大论坛中悄然流行开来,大有火爆整个互联网之势。

  推广

  文化衫大打“烎”招牌

  之前“囧”字流行之初,便有某运动品牌生产了“囧”系列运动鞋,产品面市颇受年轻人亲睐,销量不俗。此番,“烎”火速走红,精明的商家自然也不会错过生财之机。昨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已经有精明的淘宝商家嗅到了“烎”文化独特的味道,开始售卖以“烎”为主要元素设计的T恤衫。相信接下来,很快便会有“烎”系列的其它产品问世。

  家长担忧:

  困扰孩子语文学习

  除了当下盛行的“烎”,囧、槑、玊、奣、嘦、勥、巭、嫑、恏、兲、氼、忈、炛等生僻字都是近期的网络新语。网络中生僻字盛行,年轻网友使用得不亦乐乎,不过网友们用这些生僻字的主要原因是看中了这些字的字形,原来的字义早就被丢到一边去了。这让不少家长有些担心,因为这些生僻字并不符合现行的语言规范,所以不少家长都表示,小孩子经常接触这些生僻字,会不会对他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带来困扰,影响使用规范字的习惯?

  专家解读:

  使用生僻字要分清场合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熊良智认为,在看待“生僻字走俏”这一问题上,不能单方面地判断是好是坏。“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因为年轻人在网络上需要更快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也是他们追求新鲜、时尚和另类的产物,不过,若不是特殊专业需要,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使用生僻字。”熊良智表示,语言也好,文字也好,本质都是为了便于人们交流,而这些生僻字的出现违背了文字的本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只有经过时间检验的字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也正因为如此,在标准出版物、正规媒体中,这些字最好还是尽量避免出现。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及时了解和提醒孩子使用生僻字时注意分清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规范字。”

  链接

  网络流行生僻字一览

  烎 读音:yín 原义:光明。网络新义:在游戏中,意义衍生为“遇强则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

  槑 读音mei,古同“梅”。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囧 读音jiǒ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网络文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

  兲: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tiān)。

  氼:哈哈,这个字其实好记,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读音也一样:溺(ni)。

  砳:这个字有点不好理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le)的声音呢?但这个字就是形容石头相撞的一个象声词,就这么念。

  嘦:意思很好懂吧?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叫(jiao)。

  嫑:同上,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标的二声),意思就不用说了吧。

  嘂:四张嘴同时叫,当然就是大声叫了。还念叫(jiao)。

  圐圙: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意为“围起来的草场”,念枯略(kū lue),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kū luan),“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

  玊: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念“俗”(su)。

  孖: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是手机的“孖机”,意思如同字形所示:双生子。用现在话说就是克隆。念妈(mā)。

  砼:典型的生造字,人工石头——就是混凝土啦,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念同(tong)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上)

吃和行都说了,说说住吧。

美国生活中有几样事情是最花钱的。首当其冲的是房子,然后是高等教育(我会在将来专门写一篇)和交通。多数美国人要花很多年才能最后拥有自己的房产,我这里说的"最后拥有"指的是不再欠银行钱了。曾经听过一种说法,是美国人到退休时才还完贷款,而中国人在退休时才有钱买房子--这显然是黄历了。中国人拥有房子的比例远远大于美国人。而且中国的新一代也是在贷款买房子。在纽约,拥有房子的少于40%,在全美国,拥有房子的也是少于70%。记得龙永图就曾由对美国住房拥有率的资料引发网民的争论。

由于美国人口相对较少,所以房子的形势和中国有些不一样。美国的住房主要有下列一些形式:
1.独立房子。一种是独栋房 -- 一家一户,周围通常有草坪。可以想见,这样的房子通常比较大,一般也会有车库。还有一种称之为Simi的,华人叫它单边,就是说一个独栋房,但两家住,一家一门,草地也是左边是你的右边是我的。再有就是townhouse就是我们常说的连栋屋。一般是五、六家一排。
2.公寓 -- 和中国大多住房比较相象。分为COOP和CONDO。我们华人叫COOP为合作公寓,CONDO为共有公寓。公寓通常出现在土地资源比较少的都会地区,这样的房子比较省地。
其实这样的分类不是很恰当,只是从外表上看公寓基本上都是楼房。但是coop在产权上和其它类型的房子是不同的。
coop的全称是cooperative,是一座公寓楼中全部单元的所有者组成的一个股份公 司。买coop中的一个单元(unit),实际是购买了这个单元所对应的股份,然后与coop签订一个长期租赁这个单元的租约。租约有效期很长,到期续约。在以后出售或出租购买的单元时,房主(严格地讲是股东)要受到coop的董事会(也就是经常提到的board)的很多限制。一般是房主自住一年以后才可以出租或出售,board一般还要面试租户或买主,并且有权否决。从预约面试到board做出决定一般要三个月的时间。当然这个过 程可以防止“不受欢迎的人”住进公寓,对不打算出售或出租房子的住户是一种保护。出售coop时的另一个问题是卖家要交1%的flip tax。使coop产权问题更加复杂的是coop本身可能有贷款需要从维持费中偿还。如果有住户拖欠维持费造成coop不能按时还款,coop可能因此而 破产,房主作为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也随之消失,从而增加了房主的风险。这也是board严格审查买家条件的一个原因。买coop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便宜。但缺点是每个月的维持费不低。我有一朋友,二居室,地段不错。几年前买的时候不到20万,但现在每月的维持费就$700多。通常维持费包括水电和暖气。
所谓Condo就是分契式或共有式(Condominium)物业的简称,是截取Condominium这个词的前半部分而成的。
购买condo象买house一样是在购买实际的自己独立的产权,同时住在condo里也是交维持费雇人管理维护。CONDOMINIUMS的最 大特征在于它是一个集合的社区,有生活配套和休闲设施,社区资源共享使CONDOMINIUMS的社区生活简易方便,轻松自由。Condo实际上所指的是“共有式独立产权物业”,它确实是有相当多的配套设施和休闲设施,因为这些设施在费用上分摊共有,才降低了居住成本,提高了舒 适性。

除了在大都会地区,美国人多半还是住在独立房子里。当你拥有了房产后,你就同时拥有了该地块的权力,这包括的地下和天空(祈祷你的房子下面有石油或钻石矿吧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上)  - Portal - Portal的博客)。而且是永远(中国那种70年的说法让多数美国人很难理解)。所以想强迫拆迁在美国多半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政府需要这块地怎么办?通常最直接的办法是买,如果坚持不卖,政府通常是没办法的。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上拿钱买不到的东西不多。就纽约市来说,有些地块,政府是有权力以市场价格强买的。这在买房子查地(title insurance)的时候是可以查出来的。

通常人们买房子是要挑好房子的。但什么是挑房子的标准呢?随便问一个中介(agent),一定会告诉你三个条件: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地点)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上)  - Portal - Portal的博客。就是说房子的地点是属于最重要的条件。为什么?
通常人们说地区好意味着下面一些条件:
1.学区好。就是在该区中无论中小学的质量都比较好。
2.安全。
3.环境好。比如空气质量,交通,甚至周围的邻居。
好区的房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贵,虽然房子贵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好区。房子贵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多,自然就把房价抬起来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税。美国的房子是每年需要交地产税的,通常是在1%-3%。一般说,地区越好的地方,地税越高。所以在好区,独立房的地产税超过一万的比比皆是。纽约市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纽约市要交市税,所以地产税较低。其实政府的运作总是需要钱的,不是从这儿就是从那儿收你的钱。因为纽约有住房的人比例低,为了让那些租房的人也多交税,所以有了市税。
我们不难看出,税收多的地方,学校、警察部门的钱就多,自然学区的学校就好(其实学校好坏和学校有没有钱有很大关系),地区也更安全。当然,税收的很大一部分是要返回到交税的地区。这和中国很不同。比如几年前纽约市也申请开奥运会,结果在修建体育场所上反对的人很多。而且联邦政府是不给纽约市一分钱的(当然如果赚了钱,纽约市也不会交给联邦政府)。所以美国人对中国开奥运会全国有95%以上的人支持不太理解。中国全国人民掏钱无条件支持北京开奥运,凭什么啊?而且到一个什么运动也没有的体育场馆还收几十块钱的门票,这也太离谱了点吧?!这也是国情不同吧!
扯远了。说起来,好区的房子贵,这就无形中把相当一部分收入不那么高的人排斥了。即便我们不说种族分割,实际上也是阶层的分隔。经常有这样的情景,一些收入较低的人或者黑人(政治上不正确啊!!!)进入某地区,白人就撤离该地区,好区就逐渐变成不好的区。
说起来,无论中外,谁买房子都想买个好房子(当然包括好区),只是这是和兜里的银子的多少有关。钱不够,又希望区好一点儿,只好买郊区远一点的。世上没有好事都让你一人占了的道理不是?

我的周末 1/11/2025 - 1/12/2025

星期六 LD要去Facial Treatment,我去8大道买菜,买午饭。 下午出去走了两圈。 把厨房和饭厅的地擦了,鱼缸的水换了。 衣服洗了。   星期天 上午出去走了两圈。应该是跑步的,但嗓子有点紧,还有点咳嗽,小心为上。 出去买了点东西。 下午继续收拾橱柜。 把暖气的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