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看到了一点书摘。
这是一本我想看的书。
“不应该从一个人的晚年来判断其人品”,我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
到了我们这样的年纪,常常会对子女说,我老了之后不会麻烦你,不行的话,就送我到养老院。
这话是不是听上去有些熟悉?是,因为你的父母当年就是这么对你说的。
然后再想想你父母的晚年,特别是最后的日子。是不是有些启发?
我想说的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一定也应该想一下你最后的日子。可是仅仅是想大概是不够的,特别是你可能无法预料那是怎样的日子,甚至无法预料你那是会怎样去想去做
(无论信不信,这正在不断发生)。
所以你应该做些什么。这不外乎物质、精神和身体方面。
所谓的物质方面,主要是仔细规划将来的经济状况,不说多么富有,应该做到自给自足(实际上人们常常低估自己退休后的花销)。如果你依赖于子女的援助,最后还是有些精神上的准备吧。
身体方面看上去大家都很注意,其实不然。这个话题展开会很大,不多赘言了。我还是那句话,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正常的作息。既不麻烦,又好处多多。特别希望是最后那段时间别总是病殃殃的。
精神方面最难,那是你一生的修为,需要一生的培养。淡定、睿智、开朗、宽容非常不容易做到。
努力吧!
“過去父母的存在,讓我們看不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現在我很清楚,父母一死,衰老和死亡立刻如影隨形地逼近了。”
“跟母親的互動給我一個很深刻的感觸。當父母需要別人來照顧生活起居,卻還不肯放棄活動時,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我們無法否定這個事實,也沒辦法事先防範處理。”
“「寧可死一死,也不要麻煩別人。」
「寧可死一死,也不要增加子女的負擔。」
老人家多半都這麼說,在他們身子硬朗的時候,很少有人不惜麻煩別人也要活下去的。相對的,已經開始麻煩別人的老人家,難道就想早點解脫嗎?我看過很多人衰老的過程,並不這麼認為。
多數人年紀越大,越需要別人的幫助。那些曾說不想麻煩別人或小孩的人,等到真正臨老也是會借助別人的幫忙活下去。
從人類原有的生存本能來看,這是理所當然的變化,不能說是變節或轉性。換個說法就是求生的欲望,人類是沒辦法看得那麼開的。”
“可是,對提供照顧的人來說還是很難過,這種心情是揮之不去的。活著就是一件如此迫切的問題,情況越是迫切,就要傾注更多心力活下去。
轉念及此,也就不忍對患者要求太多了,這是我在護理工作中得出的結論。再者,患者會變得多難照料,也不是他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一個人會罹患什麼疾病、以什麼樣的方式衰老,這也是要看運氣的。”
“如果是一眨眼就死掉的情況,品性頑劣的人也不會醜態畢露。反之亦然,品性高潔的人若承受劇烈痛苦,講話也難免會粗聲粗氣。
換句話說,人性是否會被痛苦與衰弱考驗,也同樣要看運氣。
從結果來看,母親經歷了那樣的人性試煉。一想到這裡,我真心認為不該從一個人的晚年來判斷其人品,這對任何人都一樣。”
“心理學家榮格說,四十歲到五十歲是「人生的中午」,也是走向衰老的時期。
五十三歲的我正值這個階段,衰老已從父母的問題,轉變成我的問題了。失去雙親,代表的正是這種變化。
不過我才五十好幾,對於衰老還有點事不關己的感覺。然而,疲勞越來越難消除,五十肩也困擾了我半年。我沒有強迫自己肯定變老這件事,但也不覺得有什麼好討厭的。
反正這是無法逃避的過程,滿腦子負面想法也沒意義。我只是在想,自己看了那麼多人衰老的經過,是否能過得稍微好一點?難得有機會目送許多人的衰老與死亡,我也希望如願以償。
最近我經常想起母親在去世前罕有的寬容性情。我不否認回憶會被美化,但隨著時間推移,能夠寬慰我的回憶總漸漸浮上心頭。”
“果然,人是沒辦法理解別人痛苦的。至少,我們必須清楚這一點才行。”
这是一本我想看的书。
“不应该从一个人的晚年来判断其人品”,我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
到了我们这样的年纪,常常会对子女说,我老了之后不会麻烦你,不行的话,就送我到养老院。
这话是不是听上去有些熟悉?是,因为你的父母当年就是这么对你说的。
然后再想想你父母的晚年,特别是最后的日子。是不是有些启发?
我想说的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一定也应该想一下你最后的日子。可是仅仅是想大概是不够的,特别是你可能无法预料那是怎样的日子,甚至无法预料你那是会怎样去想去做
(无论信不信,这正在不断发生)。
所以你应该做些什么。这不外乎物质、精神和身体方面。
所谓的物质方面,主要是仔细规划将来的经济状况,不说多么富有,应该做到自给自足(实际上人们常常低估自己退休后的花销)。如果你依赖于子女的援助,最后还是有些精神上的准备吧。
身体方面看上去大家都很注意,其实不然。这个话题展开会很大,不多赘言了。我还是那句话,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正常的作息。既不麻烦,又好处多多。特别希望是最后那段时间别总是病殃殃的。
精神方面最难,那是你一生的修为,需要一生的培养。淡定、睿智、开朗、宽容非常不容易做到。
努力吧!
“過去父母的存在,讓我們看不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現在我很清楚,父母一死,衰老和死亡立刻如影隨形地逼近了。”
“跟母親的互動給我一個很深刻的感觸。當父母需要別人來照顧生活起居,卻還不肯放棄活動時,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我們無法否定這個事實,也沒辦法事先防範處理。”
“「寧可死一死,也不要麻煩別人。」
「寧可死一死,也不要增加子女的負擔。」
老人家多半都這麼說,在他們身子硬朗的時候,很少有人不惜麻煩別人也要活下去的。相對的,已經開始麻煩別人的老人家,難道就想早點解脫嗎?我看過很多人衰老的過程,並不這麼認為。
多數人年紀越大,越需要別人的幫助。那些曾說不想麻煩別人或小孩的人,等到真正臨老也是會借助別人的幫忙活下去。
從人類原有的生存本能來看,這是理所當然的變化,不能說是變節或轉性。換個說法就是求生的欲望,人類是沒辦法看得那麼開的。”
“可是,對提供照顧的人來說還是很難過,這種心情是揮之不去的。活著就是一件如此迫切的問題,情況越是迫切,就要傾注更多心力活下去。
轉念及此,也就不忍對患者要求太多了,這是我在護理工作中得出的結論。再者,患者會變得多難照料,也不是他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一個人會罹患什麼疾病、以什麼樣的方式衰老,這也是要看運氣的。”
“如果是一眨眼就死掉的情況,品性頑劣的人也不會醜態畢露。反之亦然,品性高潔的人若承受劇烈痛苦,講話也難免會粗聲粗氣。
換句話說,人性是否會被痛苦與衰弱考驗,也同樣要看運氣。
從結果來看,母親經歷了那樣的人性試煉。一想到這裡,我真心認為不該從一個人的晚年來判斷其人品,這對任何人都一樣。”
“心理學家榮格說,四十歲到五十歲是「人生的中午」,也是走向衰老的時期。
五十三歲的我正值這個階段,衰老已從父母的問題,轉變成我的問題了。失去雙親,代表的正是這種變化。
不過我才五十好幾,對於衰老還有點事不關己的感覺。然而,疲勞越來越難消除,五十肩也困擾了我半年。我沒有強迫自己肯定變老這件事,但也不覺得有什麼好討厭的。
反正這是無法逃避的過程,滿腦子負面想法也沒意義。我只是在想,自己看了那麼多人衰老的經過,是否能過得稍微好一點?難得有機會目送許多人的衰老與死亡,我也希望如願以償。
最近我經常想起母親在去世前罕有的寬容性情。我不否認回憶會被美化,但隨著時間推移,能夠寬慰我的回憶總漸漸浮上心頭。”
“果然,人是沒辦法理解別人痛苦的。至少,我們必須清楚這一點才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