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8, 2008

看〖相思树〗

终于看完了。很好看。

"爱,应该是快乐的!",康惠哭着对康凯说。
爱是快乐的吗?爱应该是快乐的吗?

"其实有时候我想,人真的要那么多吗?我如果有了钱,我把这家小餐馆盘下来,再有你这么个傻丫头帮我,自给自足,我觉得挺美的呀。"

康凯真是个好人(从原不也是吗?),好的有点不真实了。
很长时间一直比较困惑:为什么做好人常常得不到好的结果?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呢?
慢慢还是想通了,我还是更愿意做个好人。

最近也看了〖海角七号〗,挺不错的。

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狮子克里斯蒂娜

也许彻底驯服一头野生动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你绝对可以驯服它的心。这段在网上广为流传的2分半的视频,记录了小狮子克里斯蒂娜与人类结下友谊和感情的故事。在1969年它被主人公约翰和安东尼购得,后因为长大不得不得送回位于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便它有更宽广的活动区域。5年后保护区告诉约翰两兄弟,他们已经有9个月没有看到克里斯蒂娜,也许他已经真正的从一头饲养狮子转型成为野生狮子,于是他们2人重返保护区探访克里斯蒂娜,感人的一幕发生。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转贴 -- 孤坟

                 孤 坟

                ·冷 热·

  我上一次回国,去给长辈们磕头。长辈们指的是我们两家的老人,殁于不同年
月和背景,病逝老去或横死的。人有不同活法,也有不同死法,死生由命,富贵在
天。难为我的妻子,前几年回去已经把事情想周到了,两个坟丘连在一处,埋下平
民百姓潦草一生。故事极其普通,两座墓碑毗邻而立,缄默不语。几棵狗尾巴草折
来晃去,一年又一年,在如血的残阳中拉长了影子。
  左手这座墓碑上隽刻有岳父母大人的尊姓大名以及生辰忌日。墓碑后面的坟,
其实一半空着,岳母的骨赅早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我没见过岳母,这是一个
性子刚烈的女人,妻子说如果我见到她,我就不会成为她的女婿,因为她是不会让
一朵鲜花随随便便插到牛屎上去的。我不相信。不是我不愿意见到她,实在是没有
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文革开始剪了阴阳头她就纵身一跃,从五层高的楼上跳了下去
,火化前只让家人远远地见一眼芦席下面一双没穿鞋子的脚。妻子是独生女,送走
母亲,跟着又在父亲的手术单上签下了名字。那一年,妻子满十三岁,升初中一年
级,花样年华,已经被强迫着在灵魂深处一再爆发革命了。过了几天,十三岁孩子
前额下的青丝里便长出来一簇灰白的头发,茂密杂乱,生生地碜人。
  坟的一半埋进去岁月遥迢,另一半躺着个子高佻清秀寡言的岳父。在那些困难
的日子里,我亲眼见到他们父女相依为命,每当听到《酒干了淌卖无》那首歌,妻
子动容,我也不能自持。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
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一句一句,拍打着良心,叩问世间情为
何物。
  我爬在地上,恭恭敬敬,朝这边磕三个头,移动一下膝盖,朝那边又磕三个头

  那边墓碑上刻着三个人的名字:我的父亲和母亲,另外还有一个长辈,小姨。
  小姨为什么和他们埋在同一个墓穴里?她的灵魂其实非常孤独。她的坟其实更
应该是一座孤坟……

                  一

  很小的时候,听母亲说起我们一家坐轮船到四川去的事情。大哥在路上吃坏肚
子,拉稀,母亲让小姨端了大哥的排泄物倒厕所里去。不一会她掉头回来,气急败
坏,追着屁股跟进来一串串气势汹汹的叫骂。小姨关紧房门不敢出头,大气也不敢
喘一口。原来她被叫起来时正睡眼迷糊,根本记不起来厕所的门开在哪个方向,哈
欠连天走到船边,看也没看就把屎盆里的东西一古脑倾倒了下去。下面停靠着几只
打鱼的小船,船上人家升火做饭,正掀开锅盖看饭做熟了没有。
  “你们这个姨,长不大,尤其脑子长不大,这不,屎盆扣人锅里去了。赔人家
钱,买来一顿臭骂。”
  母亲这一个妹妹比她小七八岁,结婚时从农村封建大家庭里带出来,在父亲做
院长的医院里当了一个会计。小姨的档案因此就写得十分简单,一辈子只有一个工
作单位,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在那个医院里帮忙数钱,一直数到她退休。她的生
活因此也十分平庸,一辈子只围着她的姐姐也就是我们母亲以及我们这几个孩子转
,等我们有了孩子,她又围着我们的孩子转,有力出力,没力出血。是好是坏,我
们家的故事里总少不了她扮演的一个角色,是悲是喜,咬紧牙关她要把这个难演的
角色撑到谢幕。
  小姨把屎盆子扣人锅里去,可能也就是十来岁的年龄。母亲一辈子丢不下这份
埋汰,完全把她当成了我们家里的一个成员,用的是责怪的口吻,又带出疼爱和揶
揄,好象随口数落身边一个淘气的丫头。小姨站在旁边,不恼也不插嘴。母亲说完
,她接着说,“姐,谁家孩子不屙屎屙尿?哪有这样嫌弃孩子的?再说了,俺当时
那么困,谁叫你们不让人睡觉了?哪有这样不讲道理的!”
  小姨说话干脆利落,眨巴着眼睛,挺认真,挺生动,挺滑稽,随地打滚,就势
下坡,几句话就把母亲说没了脾气。
  我记忆里的小姨烫着头发卷儿,不到三十岁,跟一群年轻的护士姑娘合住在一
间集体宿舍里,举手抬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读小学时,家里有铁路职工家属免费
车票,我两次在暑假里坐火车到青岛找小姨,走的时候,母亲在书包里塞进去一块
布料,让我给小姨捎去。我至今都记得那块布料的颜色,浅蓝打底,象头上的天空
,又象青岛鲁迅公园下面的海水,上面飘落着细碎白色花瓣。母亲说做一件裙子穿
够了,反右过去了,小姨也该谈对象了。母亲看了好几家商店,最后还是从金谷挑
上这块布料,喜欢那把素淡的无名野花,青岛人眼光高,衣着讲究,上海人穿着他
们看不上眼,不知小姨喜欢不喜欢。我把布料交给她,看她展开来,在一面镜子的
面前反复抖落比试,左顾右盼,欢欢喜喜把身子转了过去。
  晚上我和她挤一张床睡。开始我小,没人拿我当人(确切地说,没人拿我当男
人),后来有的护士不愿意了,背地里开始嘀咕。小姨听说了,也不愿意,高门大
嗓跟她们讲开了道理。
  “没见过你们这样不讲道理的人,别看他个子长得高,他就是一个孩子。”
  我涨红着脸站在边上,非常尴尬,不讲道理的不是别人,是小姨。她总以为自
己在讲道理,可是从她嘴里讲出来的实在也不是什么道理。我很难过,觉得小姨有
点俗气!
  “小姨,”我拉拉她,“不要跟人吵了,我不是孩子,回去我就上五年级了。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上五年级怎么了,去年你还尿过一次炕呢!”
  正跟她讲道理的护士听了这话,没忍住,噗哧一声笑了。
  小姨不依不挠:“小于小苏,俺说的就是你们俩,合伙欺负一个孩子,真不嫌
害臊。”
  小于嫌害臊地说:“行了行了,吴会计,俺知道错了行不?下次俺改行不?”
  小苏也跟着告饶:“算了吧,吴会计,俺也不跟你争了,月底俺还得从你那里
支钱呢!”
  小姨在医院里管着钱,别人管她叫吴会计,可见平时她人缘并不坏。那群护士
多半也没有成家,喜欢跟她住在一起,平时有说有笑,但多少又有点隔阂,防着她
怵着她。有时小姨从外面进来,她们会突然停下叽叽喳喳的谈话,露出彼此间的心
照不宣。后来我慢慢地知道了,这是女人之间的一个秘密。女人凑在一块,喜欢议
论孩子,没有结婚,或者结婚之后没有来得及生出孩子的女人,喜欢议论同类项里
的其他女人,正如男人喜欢高谈阔论体育比赛和国家大事一样。这不是什么毛病,
这是天性。有句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当然这也包括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的借
鉴。女人有一把年纪还不结婚,就很危险了,就象树上的果子,成熟之后应该掉下
来却没有掉下来,一天一天地挂在枝头,直到树叶落个精光,成了老姑娘,让人指
手划脚地从背后议论。老姑娘自己不一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质。在年轻一些姑娘
的眼里,她们是女人里的异类,是干瘪了的符号。女人提到老姑娘,一般都表现出
相当程度的警惕,脑袋拼在一起,眼里放射光芒,声音压得很低,知道这是她们应
该进修的功课。尽管这功课有些老旧,但前车之鉴历久弥新,警钟长鸣振聋发聩,
一点也不耽搁她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饭后茶余,不必太过劳神,消消停停就把人
生历练丰富了一遍,何乐而不为?有句话同样也说得好,三个女人一台戏,闲着也
是闲着。
  在成为老姑娘之前,小姨其实可以选择,她医院内科有一位姓李的大夫,跟她
曾经有过感情。李医生出差路过南方,父母请他吃一次饭,他带来青岛特产高梁饴
,父亲回送他从日本带回来的听诊器。那支听诊器我小时候经常偷拿出来玩,套在
脖子上听自己的心跳和呼吸,黄色的胶皮管子配着闪亮的金属。但是在大饥荒的前
一年,李医生成了医院的右派,发送去青海,小姨被耽误,成了老姑娘。
  我并不清楚右派是什么。中午,小姨从食堂打来中饭,花卷、包子、带鱼,都
是拣我爱吃的买。她把饭菜一样一样摆在我的面前。
  “我不吃了。什么时候我尿过炕?你净瞎说!”
  “好啊,跟俺认真,跟俺绝食。好,俺记错了,下次你不再尿炕了。”
  我经不住这样的诱惑,拾起筷子说:“小姨你也一道来吃吧,我一个人吃不了
这么许多。”
  “俺吃过了。你多吃点,正长个子。”
  “小姨又在骗我,你自己身上都浮肿了,每个月省下来的粮票都寄我们家去了
。在家里吃不饱肚子,到了这里什么好东西你都让给我吃。”
  “别听你妈瞎说,俺一个人在这里过得不是挺好的吗?”
  “小姨最疼我了!长大以后我一定养你。”
  早上刚跟她吵过一架的两个护士翘着腿正打毛线,饶有兴趣地听我们谈话,其
中胖点的一个对瘦点的一个挤弄一阵眉眼,跟小姨说:“吴会计,你行啊,挺会疼
外甥的!”
  小姨讨好地跟她们打招呼:“小于小苏,上夜班啊!过来一块吃吧!又给对象
织毛衣了?”
  胖点的那个撇撇嘴说:“不了吴会计,俺可没有你那样好的福气,俺也没有你
那样好的外甥。”
  小姨和气地说:“笑话俺,笑话俺了。”
  瘦点的那个也跟着撇嘴:“俺能找到什么对象?右派?谁不都是一个人过?不
浮肿不尿炕,从小长到大,没人疼也没人养。”
  小姨脸色骤然一变,替她们拾起滚落在地上的线团,不再说什么。
  下午小姨回去上班,小于小苏睡过晌午觉,爬起来找人聊天去了。屋里没有别
人,我端着半缸子茶水走过去,一仰脖子,将茶水灌进嘴里,朝着她们刚刚躺过的
床上,不多不少,一人给喷了几口。
  “叫你不尿炕!叫你不尿炕!”我在心里狠狠地骂道。

                  二

  母亲去世后,小姨也从医院退休下来,一个人住在青岛。我和几个兄弟商量,
觉得有义务给她养老,于是写了一封信,请她搬到南方来和我们一块居住。
  信是我写的,也是我寄出去的。她坐火车过来那天,给家里发了一个电报,让
我过江去车站接她。火车进站,我跟着火车跑,她从车厢里探出身来摆手,让我慢
一点跑,灰白的头发在秋风中飘洒,飘成了一面猎猎抖动的退去颜色的旗帜。
  火车停稳,从硬座车厢窗口里推出来两只不大的旧皮箱。我拎起两只皮箱大步
流星往前走,她抱着几个纸盒子紧紧撵在身后。我说:“车上这么挤,怎么不买卧
铺票坐?”她说:“一夜功夫,眨眼就过来了。慢点走,小心把箱子碰坏!”
  小姨搬来的主意我跟父亲简单提过。小姨进门,他正翻看报纸,抬头,仍然有
些吃惊:“来了,路上好走吧?”小姨回答:“来了,路上挺好走的。”两个人说
话都省略主语,说完就没有其它话了。父亲继续翻他的报纸,小姨在地板上放平皮
箱,打开,一样一样取出里面的东西,一股呛人的樟脑气味在房间里弥漫开来。父
亲皱一下眉头,没说出什么。我伸过头去看,全是一些旧衣物,纸盒子里装的也是
乱七八糟的东西。到底还是改不了的俗气,我心里想,嘴上也就说了出来。我说,
小姨,就这副行头你还当成宝贝留着,扔到大街上去都不见得有什么人肯捡!
  “别扔啊,碍你什么事了。”小姨生气地瞪我一眼,归置归置,把一些纸啊布
的什么都塞她睡觉的床底下去了。
  父亲本来就是书呆子,少言寡语,母亲过世后,他能说的话更少,跟谁都客气
,好象家里住的一个客人。小姨搬过来,家里又多了一个客人。两个老人,一个住
楼上一个住楼下。母亲在时他们就很少过话,母亲不在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是微
妙,当院长的依然端着架子,做会计的也记住曾经有过的身份,小姨子对大姐夫正
眼不瞧,大姐夫对小姨子不屑一顾。父亲很少下楼,小姨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
人极少见面,见面则客客气气,一个叫“你姨”,一个称“你们父亲”,当着我们
小辈的面说话,用的也是我们小辈的口气。
  但是他们心中有鬼。父亲下楼,首先要竖起耳朵仔细听一会楼下的动静,没人
走动,赶快摸下来出门到图书馆去看他的书。轻手轻脚出去,轻手轻脚回来。他无
声无息地从楼上下来,正碰上小姨去上厕所,楼道里黑,两人抬头,彼此吓一大跳
。小姨气愤地说:“大教授一个,怎么跟做鬼似的!”
  父亲反唇相讥:“你不也跟做鬼一样吗?”
  这句话被帮工的阿姨听去了。阿姨除了在我们家做钟点工,也去周围几家帮工
,于是方圆七八家邻居对我们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小姨跟阿姨顶嘴,阿姨站在院子
里,气势汹汹脱口而出:“你算个什么东西?是糖不甜,是盐不咸!”
  我说:“阿姨,你又算个什么东西?什么叫是糖不甜,是盐不咸!”
  小姨听了我这一说更加生气,背过身去,憋了几天不跟我和阿姨说话。
  老姑娘有老姑娘的脾气,老姑娘有老姑娘的倔劲,老姑娘疼孩子,尤其隔了代
,真来一股子邪乎劲,孩子亲爹娘来了也不认账。我们家四个男孩子,她一个一个
掂在手里过。等我们有了孩子,她已经六十多岁,完全彻底为孩子服务。我明白过
来,母亲当年说的那些话,小姨一辈子长不大,小姨把屎盆子扣人锅里去了,绝不
是随口编出来的。
  夏天炎热,她不让给乐乐裹尿布。乐乐在她床上睡午觉,她守在旁边打着扇子
。我看表计算时间,说孩子撒尿的时候到了,让我抱他起来。她摇头不让,早早备
下只小盆,看着孩子的高射炮一点一点地翘起,全神灌注等待炮弹出膛。乐乐的高
射炮开火了,炮火有些猛烈,不如想象中那么听从指挥,射程超出计算,一下子冲
出去很远,尿到她的枕头上。她慌忙将小盆作了调整,却让尿晃了一手。我递条毛
巾过去,她把毛巾推回给我,笑笑说不用擦,不脏!
  乐乐长大一些,先上托儿所后进幼儿园,她心疼,说不出口,早早地等在家门
口,魂跟丢了一样。乐乐跟她亲热,见面就喊奶奶,活泼地伸出小手,她脸上的皱
纹马上舒展开来,快步迎上去,腰也不酸腿也不痛了。医院集体宿舍里住一辈子的
老姑娘,脾气古怪,爱干净,洁癖,别人坐床上她不让,嫌脏,可是抱过孩子,鞋
也没脱直接就放床上去了。我说先让孩子把鞋脱下来,她不乐意:“不脏!你们身
上才脏呢!”
  这一老一小坐在床上,玩起拍手的游戏:
  “你拍一。”
  “我拍一。”
  “乐乐不发小脾气……”
  “乐乐,想吃什么跟奶奶说。”
  “想吃冰激凌。”乐乐说。她站起来就要往外走,我一把拉住她说:“不行,
乐乐咳嗽刚好,不能吃太凉的东西。”
  她认真点头,坐回床边。我刚转身,她摸出两块糖塞到乐乐手里。乐乐不敢接
糖,怯怯地望着我。
  “吃吧,别让你妈妈知道就行。”
  我说:“小姨你可真是一点也不长脑子,乐乐都让你惯成什么样子了!”
  “不吃了不吃了,下次保证不吃了。”说着她把糖纸剥开来,放进乐乐手里。
  乐乐高兴地接过糖,嘴里嚷嚷:“奶奶好,爸爸不好,长大我跟奶奶过。”
  这一老一小继续玩拍手的游戏:
  “天不怕。”
  “地不怕。”
  “不怕飞机拉巴巴……”
  我假装不看。一辈子长不大的小姨老了,前几年做的深灰间有白色条纹的小夹
袄,套在她身上大得晃荡。她拍着乐乐的手,脸上皱纹笑起来象一棵老树的皮,同
时她也控制着自己,不让嘴张得太大,不让上排那颗假牙掉落下来。
  假牙掉下来过一次,上次……我心里涌起一阵难过。岁月无情,岁月却有痕啊


                  三

  一九八一年夏天,我回去度假,正逢加拿大的二叔回国讲学。二叔和二婶先到
北京,再去青岛济南和四川,一路探亲访友,风风光光来到南方。
  去国三十多年,二叔第一次回到国内,大家都不知如何相对。大哥大嫂从北京
赶回来,二哥二嫂也从新疆赶回来。因为这个亲兄弟,父亲在文革中遭受冲击,国
门虽然打开,心里仍有余悸。父亲的顾虑我能够理解,他是一个胆小的人,树叶落
下来怕碰破头。他又是一个爱民族爱国家的读书人,思想方法有一些狭窄。他的这
个亲弟弟出国念书全靠他接济资助,书读得不如他好,如今见面,两人境遇正好相
反。晚景凄凉,家里到处破破烂烂,他觉得丢人,不仅丢自己的人,也丢国家的人
。那天晚上,他不知所措,不断咳嗽,来回走动。我知道他又要一夜无眠,上楼去
告诉他船到桥头自然直,让他去找领导汇报。他去了,含含糊糊说了他弟弟要来的
事,说了他弟弟在加拿大农业部的职位和学术地位,领导是他的学生,听了很重视
,毫不含糊作出决定,收拾出刚刚建成的一套给领导干部预备的住房,派人打扫干
净,还搬进去一些光鲜漂亮的家具。
  站在身材高大满面红光的外籍华人面前,我们才知道卑微和胆怯,脸上堆着不
配套的笑容。
  “大哥,小妹,sit down,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二婶双手
往下按去,示意可以坐下来说话。她比小姨大不了几岁,珠光宝气,淡妆薄施,活
络大方,却比小姨显得精神。他们也是从青岛出去的,但说话不同,不说“俺们”
,说“我们”,不时还往外蹦外国词汇。
  父亲的外语底子不错,拘谨地靠沙发上坐下。小姨听不明白sit down
是怎么一个意思,靠近桌子旁边一把椅子站着,两手并得很拢,好象冬天怕冷,抄
进一个袖筒里。
  “小妹,过得挺好吧?”二婶有意缓和一下气氛。
  “俺……俺……不是……我……我……过得挺好的……”小姨突然撇开了普通
话,苯嘴拙舌,洋泾浜味道十足。大嫂笑得捂住嘴,一下把脸扭了过去。
  二叔和二婶相互看一眼,大嫂的笑就冻结在脸上。二叔接着发表一通见面感慨
:“才几十年功夫啊!老兄变得叫人不敢认识了……”他首先提到当年去日本念书
的艰苦,父亲念医学,政府给的奖学金不多,但还是节省下来一些,把他接出去,
念的是农学,日文不好,在实验室里又冷又饿捱过一个又一个通宵。接下去,他提
到刚刚退休下来,退休时收到加拿大总理亲笔签名的祝贺信,奖掖他为国家做出的
贡献。是次旧地重游,受到各地政府首长的关照,在青岛住进毛泽东住过的前德国
总督府里,居高临下眺望了大海。最后他提到回国之前接到山东老家的来信,老家
那个县正忙着升地级市,打算重修地方志,作为名人,他们弟兄二人都将被写进县
志里去,等等,等等。
  二叔说话很有创造历史的沧桑感,眼睛威严地扫向四方。大哥大嫂,二哥二嫂
,还有临时被招呼来坐陪的两个外事部门干部都能听出话里的份量,被扫得矮下去
一头。二叔不象二婶那样称呼“大哥”,他说“老兄”,风趣感有了,分寸感也有
了,他那同时要被写进历史去的老兄战战兢兢,两手摆在腿上,机械地点头微笑,
生怕什么地方做得不对。
  “……老兄一向风流才俊,足球游泳,麻将桥牌,功课又好,放假去爬富士山
,那些漂亮女孩子都跟在你屁股后面追,我们羡慕都要羡慕死了……”
  二叔朗朗地报出几个陌生女子的名字,父亲便有些脸红,喏喏着把身体向沙发
里缩进去。这事我早听母亲说过,父亲二十几岁回国,给许多名人看病,追他的女
人很多。他在国立江苏医学院里做教授,学生有的年龄比他还大,有的跑到国外去
也成了有名的教授。
  “……老兄本来完全可以不走这条路。老兄如果到了国外,一定混在我的上面
。”
  “现在……现在也不错嘛,不错……”
  “不错什么!人家还没把你给整死!”
  两个外事干部便有些不够自在。父亲摇摇头说:“过去的事,过去的事了。没
有意思,没有意思……”
  “你这个老兄啊,怎么说你好呢……”二叔悠悠地叹一口气,差点就说出“窝
囊”两字。
  头一次见面,外籍华人精明干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没几天,二叔二婶又
把妻子叫过去,细细地问起家里许多情况,问起父亲和小姨的关系。我进一步佩服
他们的细致,找一个刚进门的媳妇去过堂,得出的结论比较直观。妻子回来跟我说
了谈话的内容,直说有戏,他们要给父亲和小姨做媒!我听了大吃一惊,转念又想
,我们做子女的过去怎么就从来没有朝这方面想过呢?是不是思想还不够解放?步
子迈得还不够大?
  “不可能,咸吃萝卜淡操心。”我说。
  妻子把脸板起来:“怎么不可能?你知道小姨为什么一直没有结婚?”
  又是一个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张大了嘴。
  “男人太优秀,就会成为一些女人择偶的标准。小姨子从小跟在姐姐身边,以
她姐夫的人品和学问看其他男人,除了李医生那样极个别的,很难再找到合适的配
偶。”
  “是吗,这也是你的经验之谈?拿我当标准了,很难再看好别的男人。”
  “瞎说什么!要是有一点经验,我能一脚踩牛屎上去!”
  “那你说该怎么办?”
  “用得着你操心?二婶已经跟父亲和小姨分别提过了。”
  “他们什么意见?”
  “老先生开始一个劲地摇头,后来勉强同意,叔叔婶婶的面子可不是好驳的!

  “小姨也同意了吗?”
  “你猜猜。”
  “我猜不着。”
  “知道你就猜不着。老太太那边,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场面办在大三元的楼上,二叔二婶掏出银子,定一桌酒席,坐上来自家儿子和
媳妇。菜很丰富,光鱼就上了好几份,清蒸鲥鱼,松鼠桂鱼,糖醋鲤鱼。菜点齐后
,二婶临时又叫了一份家常菜,炒年糕。父亲和小姨都穿崭新的衣服,父亲把脸刮
得干净,小姨脸上好象也抹了一层东西,一些地方特别显白。妻子后来告诉我,抹
的是雪花膏,出门之前给自己抹上的,走急了,没能抹匀开。
  二婶安排小姨跟父亲坐在一起,父亲略显不快,大嫂瞅在眼里,及时站起身把
小姨换过去,换在她和二嫂的中间。等大家都坐好,二叔端着酒杯站起来致词。他
说:
  “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我很高兴。很久我都没有这样高兴过了,为什么?
因为你们的父亲和你们的小姨今天成了一家人,当然了,他们从来就是一家人。我
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家和万事兴,国泰百姓安,我跟你二婶、你们父亲母亲,还
有你们这个小姨,都是过去时代的人了,用你们的话来说,是从万恶旧社会里过来
的。我们没有更高的要求,只希望国家好,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这趟回来,看到你
们过得不容易,很不容易啊!你们父亲说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今后要向前看,我
也不多说什么。向前看,要向前看,用你们的话来说,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
  二叔很会讲话,并不借助手势和表情,语势沉着节奏也鲜明,即席发挥,短短
几句,让我产生一种鼓掌的冲动。回国才几天哪,十几年的新老词汇都让他融会贯
通了。我们把身子坐得笔直,小姨听得认真,二叔每一次停顿和强调,她都用心领
会,并且心领神会,轻声做出叩应:“那是,那是……”
  二叔继续往下说:“从今天以后,你们这群没了娘的孩子有了娘,你们的小姨
成了你们的继母。希望你们尊敬她,照顾她。从今天开始,我和你们二婶带头改口
,叫她大嫂,你们以后不能再叫她姨,要把她当成你们的母亲……”
  说着,二叔目光如炬地又横扫了过来,我们自然又被扫得七零八落。小姨以为
跟她说话,受宠若惊,胸脯抬得很高,点头跟鸡啄米似的。由于用力,脸上升起一
阵红晕。她说:“叫什么都行,叫什么都行……”
  大嫂和二嫂急忙在桌子底下拽住了她。
  二叔快要结束他的演讲,炒年糕端了上来。二婶拣起一块送进父亲的碟子里,
同时也给小姨拣过去一块。父亲稳坐不动,小姨却将年糕送进嘴里。发现大家不动
,知道有些鲁莽,但不知道如何退回来,犹豫困惑,含在嘴里慢慢嚼着。当二叔演
讲到达新的高潮并且需要掌声鼓励一下的时候,她却非常不合时宜地喊叫一声,动
作之突然,表情之剧变,手不由自主地捂在雪花膏没有涂匀的腮帮上。
  “小妹,你这是怎么啦?”吓了一跳的二婶忘记刚刚宣布的改口,歪了头来问

  “没……没什么……”小姨脸涨红着,含糊说不出话:“俺……俺的牙……疼
……”说着,挪开椅子站起来,不管不顾,快步向卫生间走去。妻子站起来推开椅
子,连跑带追跟在小姨的后面。大嫂二嫂交换一下眼色,谁都不说话。二叔看在眼
里,紧皱眉头,对着缺少主角的观众席多少显出了痛心疾首。我猜想,他一定非常
扫兴,如果找出两个字概括此时此刻对大陆和大陆人的感受,这两个字一定是“俗
气”。
  小姨和妻子回来,桌上已经哐当一片。二叔毫不理会,开始营造另一个高潮,
筷子挥动在空中,殷勤地高声招呼,号召大家努力吃菜。
  这顿饭的气氛并没有受到这个小小插曲的干扰,妻子找了个空,悄没声地伏在
我的耳边说:“都是年糕惹得祸!假牙给粘掉了下来,差点儿没吞进肚子里去!”

                  四

  这顿饭好象是在一百年之前吃的,活象一场小品表演。饭吃完,演出也告结束
,除了小姨,每个人都感到愉快,卸下道具,真是有三羊通泰般的轻松。二叔二婶
走了,大哥大嫂也走了,一切迅速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两个老人,一个住在楼上一
个住在楼下,见面照样无话可说,连“你姨”“你们父亲”这样的客气都省略了。
家里气氛凝重而凄凉,旧制复辟,改革遭遇失败,我们没能改过口来,依然称她“
小姨”,下面小一辈的同志们也没能改过口来,依然称她“姨奶奶”。只有乐乐出
生的时候,我们才记住给他改口,让他直接叫奶奶。
  小姨这辈子就得着了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实际内容的名份。
  乐乐成了唯一叫她“奶奶”的孙子。从托儿所到幼儿园里,乐乐回家,首先发
出一声声亲切呼叫。这呼叫象莫尔斯电报码,引来小姨一声声畅快的应答,从门里
一直迎到外面,步履轻松,满心欢喜,满面红光。她眨巴的眼睛里重新涌出活力,
但很快又枯干了。渐渐地,从干枯的眼窝里开始流出来一种粘黄混浊的液体。这液
体好象永远流不完,所以她老是不断地抬起手臂,先是用手掌接着又用手背,不停
地在眼睛周围揉啊擦的。日子多了,眼睛四周被她揉得红肿一片。她有时跟我抱怨
,说眼睛不行了,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让我去医院门诊部给她挂一个号。黄昏或
清晨,不开灯的时候,我看见她起身朝外面走,微弱的光线里哆哆嗦嗦伸出手去。
如果碰到什么东西,她会被吓一跳,停下来,站一会儿,跟自己说几句话,好象宽
慰自己,又象跟自己商量什么,商量完了,再伸出手去,哆哆嗦嗦摸索着继续往前
面走……
  当我写到这里,禁不住对所谓的人性唏嘘感叹。一米八十的乐乐,正在多伦多
大学攻读最后一年硕士研究生。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问我:“to be,o
r not to be,为什么会是一个问题?”
  他手上捧着英文本的《哈姆莱特》。
  “记不记得奶奶了?”
  他摇摇头,一脸迷惘。
  “记不记得天不怕地不怕不怕飞机拉巴巴了?”
  他还是摇头,更加迷惘。
  他的中文已经不能流畅地进行表达:“为什么飞机要拉巴巴?”
  我能告诉他些什么呢?
  人啊!……
  那年九月,我接到加拿大大使馆寄来的移民签证。签证寄到我的家里,由小姨
送到岳父家里。她敲开门,我正在陪岳父喝酒。知道我一直在等这封挂号信,邮差
刚走,她就放下手里的事情,一阵小跑爬上五楼,气喘吁吁地把信交到了我的手里
。我放下酒杯,接过信,感到她脸色刷白,双手颤抖。
  “小姨,你怎么啦?”
  “没什么,走急了,喘不上气……”
  去加拿大使馆签证的时候,女签证官当面问我:“想不想让你的岳父和继母一
起走?”我犹豫一下,回答她:“不想,就我们三个人走!”
  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国度,风雪弥漫,前路迢迢,心里感到害怕,不知道多少
艰难困苦在等待着我们……对我们那一代人来说,移民是一场连根拔起的血和肉的
惨痛挣裂。从拿到签证的那一刻起,我预感有一件事情将要发生,迟疑着,悲哀着
,却无力可施,动身的日子一拖再拖。我跟别人解释,北方的冬天令人恐惧,春暖
花开的时候我们再走。
  十月里,小姨因白内障住进过医院,医生说她两只眼睛视力不同,一只看不见
了,另一只还能看见,让她出院回家,等到两只眼睛完全失明以后再回来进行手术

  无论如何,我得等小姨把眼睛治好了,硬硬朗朗地看着我们一家三口上路……
  这天快到中午,妻子象往常一样,将两份备好的饭菜分别盛入饭盒里,让乐乐
给爷爷和奶奶送去。乐乐快六岁,穿戴好帽子手套,提上饭盒,跟个小大人似的出
门走了。
  按照以往的情况,乐乐先去病房,病房的护士会在走廊里拦住他,跟他开些玩
笑,让他说出爷爷的名字,再让他一个一个地喊她们阿姨,他左躲右闪,一直到快
要哭出声来的时候护士们才哈哈笑着闪开一条道让他过去。他会推开朝南那间高干
病室的门,病室里阳光明媚,暖气开得充足。那里住着他的爷爷。他跟爷爷在沙发
上玩一会儿,告诉爷爷他看过什么电视,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东西。他开口总很严
肃,脑袋歪着,一根小手指头竖在前面:“我跟你说,你不要告诉别人……”。然
后再朝家里走,去给奶奶送饭。家里不象病室那样温暖明亮,奶奶怕他冻着,先把
他抱到床上捂一会,被子围在他的身边。他跟奶奶也要玩一会儿,把刚刚告诉爷爷
的事情重新跟奶奶再说一遍,小手指头再次竖在前面。等奶奶吃完了饭,回来的路
上再去一趟病房,将爷爷用过的碗筷一道收好了回到妈妈的家里,到家的时间大约
在下午一点半钟左右。
  但是这一天乐乐提前回来了。他进门就哭,抽抽嗒嗒依在门框子上哭:
  “奶奶……奶奶……奶奶不动了!”
  我和妻子丢开手里的东西朝楼下奔去。
  小姨十分安详地躺在床上,脸面朝上,一只手缩在胸前,半睁半闭的眼睛由于
白内障而蒙上一层翳一样的东西,迷迷糊糊地看着前面,嘴唇微启,仿佛在极度惊
棘中刚刚喊出来一声“啊”。我用手去推她,她的身体已经冰冷僵硬。
  我的俗气了一辈子的小姨啊!……

                  五

  小姨走了一个多月之后,我们手里提着几件简单行李,踏上了去往加拿大的道
路。天气不似过去那样凛冽,寒风远去,吹干泥泞的道路,已经过了早春二月。
  临走前几天,整理她遗留下来的东西,按照她原先有过的交待,大部分送往山
西路基督教堂。小姨生前是一个教徒,二十几岁开始信教,去世前那个星期天还去
教堂作了一次礼拜。
  从她睡的床底下拉出了那只落满灰尘的皮箱,打开来,一股难闻的樟脑气味扑
鼻而来。箱子最上面压着各种颜色的毛线团,旁边几个本子,都是有了年头的旧物
。我随便翻开一本,里面印有五线谱,印刷质量很差,好象是教堂里用来唱诗的唱
本。
  我把毛线和唱本拍打几下,拿出来撂在一边,下面露出一床薄薄的毛毯。毛毯
挪开来,箱子就快见底。这时,我的眼睛突然湿润了一下。
  母亲当年从金谷买来的那块布料平平整整垫在箱子最下面一层,浅蓝打底,并
没有被做成裙子,很旧,上面留有类似茶水洇过的痕迹。一时间,我又听见自己的
心跳和呼吸,又看见了天空和海水。布料轻轻抖开,一个个细小的白色花瓣便从掌
中撒落下去,好象沉进蓬松泥土中的一把精灵,边缘已不很清晰。但是那些无名野
花们并不甘心零落成泥,它们努力挣扎,努力地向外面跳去……

                  六

  有一年冬天,我去看望刚刚下葬的二叔,踏雪在一片墓地间行走。墓地边上有
一座教堂,教堂里的人们做着祈祷,唱着一首一首赞美的诗歌。
  二叔一共有十三个孙子孙女,下葬时六个孙子扶棺,两个博士四个硕士,备极
哀荣。
  我在雪地里踯躅,雪幕几乎垂直地在面前降落下来,天地间便有了生动和广袤
。一个一个墓碑找去,心底渐渐生出被融化的感动。管风琴悠扬铮亮,犹如冬天里
一缕阳光,穿行在银色的世界里……

  (2008,1,25 写于多米尼加共和国 Punta Cana)

Thursday, December 11, 2008

回国日记 (十三)

有些感想。

中国人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北京的天气不错。比上次好很多。不知是不是奥运的功劳。

北京的公共交通很好,比纽约好太多。我喜欢坐公交,老百姓的感觉。

仍然喜欢老北京的那种客气,虽然有时候有点麻烦。

仍然很喜欢北京。


太多的中国人抽烟(虽然我曾经也是个烟鬼,可我改邪归正了啊)。而且在不抽烟的人面前毫无惭愧之感。高兴的是,年轻人抽烟的少了很多(我是指城市中的年轻人)。

特别不习惯超市中售货员的大声促销,非常不舒服。
更不习惯国人在餐馆中对服务人员的不尊重,甚至是蔑视。也许是人多的缘故?难怪没人爱做服务工作。

饮食上仍不够健康。概念上似乎不够正确,包括那些"精英"。

食品不贵,可加工过的食品相当贵(可饭馆却不贵)。由此看来,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不再便宜。我估计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也慢慢会雇不起保姆。和做装修及房地产的朋友聊天儿,现在最普通的没技术的劳工,日工资要70而且要干12小时。这样的月收入不难算吧。

对将来,有不同的看法。
乐观,以收入中下的人居多;
悲观,以收入中上或比较有想法的人居多;
审慎,收入中上且稳重成熟者居多。

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且这种差距导致了不同群体的隔绝。好像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


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去首都博物馆和798,但愿今后有机会。

回国日记 (十二)

很快就该走了。有点失落。
人,总得往前走,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

对妈妈的思念,慢慢地转换为惦念。

其实想得较多的是,如果妈妈不在,我们之间的联系就会变得很弱,尽管见面时还会很亲密。

有点奇怪,亲近了这个,可能就会疏远了那个。不好拿捏。

回国日记 (十一)

上午去了趟红桥,真大呀。根本没时间逛。然后到苏宁买了DVD。

下午大哥拉着我和大侄子到他家坐了一会儿。他家装修得真好,也真干净。客厅的家具很高档。
然后到侄子的家看了看。看来他现在还不太容易。
在街边的一个小馆子吃了点饭,比较有感觉。

回国日记 (十)

下午和二哥到奥林匹克公园,走了好几个钟头,很疲倦。有太多的人要我去看看,弄得我自己都觉得如果我不去就是太不应该了。可我还是不明白,一个奥运会的场馆,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旅游的场所,而且在我看来毫无旅游价值。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体育场所不是纳税人掏的钱吗,怎么还要收费?
但是我还是可以交代了--我去过奥林匹克中心了!

晚上和四个中学同学一起吃火锅,都是十几年没见面的。成熟的依旧成熟,愚笨的还是愚笨。我们竟然吃了差不多四个钟头。
很高兴能和朋友们见面,特别是这些除了友谊没有别的的朋友。

Tuesday, December 9, 2008

回国日记 (九)

早上再和妈妈去公园。
拍了一点录像。大妈们都很热情,也比较喜欢打听。我只是想留一点记录,以为想念。

下午去鼓楼。特地去后海当年孩子的幼儿园,可惜大门紧锁。
然后顺着柳荫街,地安门西大街,鼓楼大街遛了一圈,也包括烟袋斜街和荷花市场。商业气氛很重(特别不解的是干吗把VISA的标志做得那么大?),文化气息比较少。虽然不错,可还有太多东西要做。

回国日记 (八)

去潘家园配眼镜,这是早想好的。和我想象的差不多,价钱也还公道。

然后去旧货市场。有点失望。可能是平日的缘故,很冷清。而且在里面逛的时候有一点奇怪的感觉,无论卖旧货还是假货,都是以外地(或农村)的人居多。总觉得这本是一项挺有文化的事。

回国日记 (七)

下午想休息一下,妈妈又过来和我聊了半天。

晚上,XX和太太请吃饭。
十几年了,两人变化都不大,当然都往老了去了。XX的工作似乎还不错。太太提前内退,明年办正式手续。他们终于把孩子送去德国。我一直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是在国内似乎选择的余地不多。
十几年了,再见面真不容易。

Thursday, December 4, 2008

回国日记 (六)

早上吃了饭,拿了花,去八宝山。
妈妈说过,她想和我一起去。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我想我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不想让妈妈受到刺激。
爸爸的墙前,泪流满面。爸爸,希望你在那边过得快乐。
昨天晚上还和姐姐聊了几句爸爸的事,依然不知所以。

晚上,姐姐来,没让姐夫来。
慢慢地吃着,聊着。这实在是我非常向往的生活。

从八宝山直接去王府井,书店和医疗器械服务部转了一下。真觉得自己是个外地人。

回国日记 (五)

早上和妈妈一起去公园,主要是想看看妈妈的生活。
她平日每天差不多从九点半到十一点到公园和一些老年朋友唱歌跳舞(以唱歌为主)。妈妈唱歌时,精神特别的好。她告诉我,唱歌时心中毫无杂念。我觉得这对她非常的好。一直希望她能保持这样乐观的精神。
在公园里遇到很多她的朋友,看起来她人缘还不错。其实他们不仅是唱歌和锻炼身体,他们之间也会经常谈论一些家事,互相开导,调节心情。

到花卉市场,买花,订花。
晚上去姐姐家给她过生日。相信第一次这样(二哥家和三哥家都到了),她一定特高兴。

回国日记 (四)

到二哥家。虽然不大,整洁,温暖。

吃饭。

有点累,好像脑子有点木。

睡觉时,脑子总是比较兴奋,常想白天见的事,说的话。

Tuesday, December 2, 2008

回国日记 (三)

逛花卉市场。
逛超市。许多年轻漂亮的姑娘,系着油腻的围裙卖肉,感觉比较奇怪。不是该是"屠夫"吗?

下午去丈母娘家,路过五棵松体育馆。门庭冷落,很有些寂寞的感觉。倒是周遭的花园,给当地居民一个很好的休闲的去处。

岳母变化不大,耳朵也比较背。常常自顾自地说话。

晚上妈妈详细地讲了她这次检查的情况。现在看起来也只有这样了。只是以后检查需要勤一点。还得和姐姐谈一次。

和妈妈看了会儿老照片。老照片总是引起无尽的遐想。

回国日记 (二)

妈妈和三哥来接。
妈妈更见衰老,耳比较背,让人起怜惜之情。但精神很不错。

晚上,姐姐一家,二哥一家来吃了面。
很热闹。对这样的热闹很有些感慨。

回国日记 (一)

飞机上。
不知为什么,有些紧张。这是很多年没有的感觉了。
很想念妈妈。
似乎比较脆弱。是不是老了?

天气很好,希望一切顺利。


看日出。
日出前的等待令人心焦。可太阳出来的那一瞬实在是太快,很快就不能直视了。

Tuesday, November 25, 2008

看〈相思树〉中的〈致橡树〉




昨天看〈相思树〉,其中致橡树的朗诵使我想起了年轻的时候。那应该是上大学的时候。先是对新月派的崇拜,不停地寻找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的诗作。然后是朦胧派,特喜欢舒婷,杨炼和北岛。
那真是诗一样的年龄。
然后是工作,学习,结婚,生子,出国。诗远远地离开了我。

最近比较怀旧。真的是老了。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杨佳二审最清晰最完整庭审记录(艾未未整理)

杨佳看上去比一审时稍胖,精神状态良好。
当被法庭问及姓名、住址、籍贯时,杨回答敏捷,机械但不恐慌。
他很特别,对第一次在上海的遭遇记得之清楚,象放电影一样把情节说出来.状态放松,回答准确。
被告人自诉上诉理由:
1:不是故意杀人。
2:一审时要求证人出庭未果。
3:从未提出过无理要求。

被告律师向被告发问:
律师问:到上海几次。
答:三次。
律师问:谈谈经过。
杨答:第一次到沪旅游,租了一辆自行车,遭警察盘问,受到侮辱和殴打。事后,杨要求200元长途电话费的赔偿及书面责任认定回执,警方承诺2周后给予处理结果答复,杨第二天回京。

一个月后,驻京办工作人员在京向杨陈述处理结果:1:同意300元赔偿,2:责任是第一次处理时杨不配合在先,杨拒绝接受处理结果。
2个月后,所里人大代表到京开会,又与杨见面,谈及处理结果,同意1500元赔偿,但仍坚持是杨不配合在先,杨再次拒绝。此后沪方警察再无联系杨。
杨随后以电子邮件和书信的形式向上海上级部门投诉,未果。计划向媒体投诉,买了1000个信封,1000张邮票,1箱复印纸,后觉得可能没效果,未实施。
2008年6月12日第二次到上海,花了500多元买了一辆新捷安特自行车,在上海景点旅游,24日回京。
26日第三次到沪。

律师问为何又来。
杨答:要对第一次来时发生的事讨个说法。
律师问为何第二次来沪时不去讨说法。
杨答:讨说法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第二次是来旅游的,一心不能两用。

26日-30日的5天时间里,杨购买了防毒面具,催泪瓦斯,刀,锤子,橡胶手套,在垃圾站里拣了塑料筒和8个啤酒瓶,并在汽车维修站里买了汽油。

律师问为何要准备这些东西。
杨答:面具和手套为防催泪瓦斯伤到自己,其他为防进入大楼时受到阻拦。

杨对7月1日发生事情表示都不记得了。并表示没想杀死人。

律师问到是否同情死者,杨表示否定。说:因为警察就是随时准备死的。

在审理中,杨佳对七月一日发生的事,都说记不得。
对录像上出现的带面具的人,当庭表示,怎么证明那人就是我杨佳呢?
对现场和证物上有杨佳血迹表示质疑,他说,因为在被捕时他没有受伤.
否认在证物清单和证物照片上签过字。

对杨佳所答的“不记得”和否认的回答,公诉人认为是态度问题。
但杨佳镇定的回答说:“我记得的都说了,不记得的只能说不记得,信不信由你”。

辩护人问及他在太原经过,被庭上问此事的理由时,辩护人说那次伤的很重,有轻微脑震荡, 会对被告造成气质性影响。
刘晓原律师下午5时离开法庭时说:无证人出庭。辩方律师提出对杨佳重新做**鉴定的请求,被当庭驳回。

法庭要求辩方出具警察打杨佳的证据。录像显示,杨被数名警察强行拉扯到另一个房间。

杨妈不在场,在讯问时辩护人谨慎地提到过他母亲。

下午开庭。 就以下三个议题进行辩论:
1、是否有必要重新对杨佳作**鉴定
2、一审出具鉴定的鉴定机构是否有合法资格
3、警察是否打了杨佳。
杨佳对一审的鉴定结果表示没有意见。他说,我没有**,有病的是派出所的巡警。
辩方律师认为,杨佳有**,应当重新做鉴定。
法庭认为,重作的理由不充分,当庭驳回了辩方律师的请求。

就机构的合法性做了辩论。
辩方律师对一审的鉴定机构的资格提出质疑,认为它不属于医院,不符合法定有权作鉴定的机构,没有资格做鉴定。

检察院请参与一审作**鉴定者之一出庭做证,证人讲述了鉴定经过,结论是杨佳没有**。
辩方律师认为鉴定太草率,资料不全面。

当证人被问及该机构是否可以和省一级指定医院划等号时,证人说,我不回答这个问题.
检查官说:这个资格问题和鉴定结果没有关系。
检察院宣读了七个警察的没有打过杨佳的证词后,问杨佳对证词的意见。
杨佳说:他们说的都是假话。并且具体指出每个人的证词中错在哪里,假在哪里。
当杨佳被要求提供挨打的证据时,杨佳说:你们现在要我拿证据,我当时要求做笔录,拍照,但督察只拍了自行车和复印了合同,我要求拍身上的伤和被撕破的衣服,督察说没必要。说二周后就给你答复……
杨说:“我是无罪的,是他们违法,有罪的是他们。”
法官问:你有什么补充意见?
杨说:“这些警察之所以敢这样,都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你们”。
被告律师问:你认为那些死去的警察是无辜的吗?
杨答:我不认为他们是无辜的。
法官问:为什么你认为他们不是无辜的?
杨答: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杨佳在最后陈述中说:“被这样的警察管理着的国家,一个遵纪守法二十几年的公民最后都会被判刑坐牢。”

审判长宣布:待核议庭商议后择日宣判.
退庭。

2008.10.13 根据记忆整理。


这个案子应该不会在中国的司法界留下太多的痕迹。但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案子。
个人认为,无论如何,杨佳杀了这么多的人,死刑大约是没跑了。杀人偿命,中国人素来如此认为,我也是。
可杨佳很想在法庭上证明:警察到底打没打他?在这块是缺乏证据的。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只有依赖于谁的话更可信。法官好像比较模糊,谁也不得罪。这可能会使杨佳死不暝目。
假设,仅仅是假设,如果中国实行陪审团制度,我倾向于陪审团将会判断,警察打过杨佳。原因很简单,中国的警察打老百姓不是什么不寻常的事。
在美国我曾被警察开过罚单,闯红灯。我不服,上了法庭。其实我和警察证据都不多。但法官相信警察。我没有足够的证据说他误判,只会败诉。这其实很简单,属于常识。
所以人们爱说,江湖上混,将来是要还的。

Monday, October 20, 2008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四) 行 (上)

人们喜欢说,美国是一个车轮子上的国家,就是说,生活在这个国家里,没汽车大概没法活。这基本上是对的。为什么美国人离不开车?这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有关。除了少数的大都市,大多美国人是住在郊区。通勤的距离每天大约40哩。除了在大都市,公共交通都很不好。所以大家一定要开车上班。最近有讨论,随着汽油价格的上涨,人们的居住方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不知大家想没想过,美国到底有多少汽车?前几年的数据是每年卖大约一千六百多万辆新车,这几年的数据肯定会下降。我们不妨说每年一千四百万辆新车吧。一辆车的寿命应该不低于十年,那么全国的能跑的车应该不少于一亿四千万辆。刨掉商业车、公共车,考虑到不到四亿的人口,差不多三个人一辆吧!所以说在"美国梦"的"定义"中,一家庭有两辆车是个不难实现的目标。按照我们前面说的中产家庭收入4-10万,家用新车2-5万(二手车便宜很多),买车对美国人来说,真还不是什么难事。


大多数州允许16岁可以开车。统计发现,年轻人开车事故率非常高。所以现在多数州都对年轻人人开车有限制,比如晚上开车要有成人陪同,年青人驾照的时限较短,驾照上注上Junior等等。而且保险公司对年轻人的保费会贵一倍以上。
学车是一件相对简单的事。经常可以看到留学生互相教学车,特别是在小地方。不过以我的经验,如果以前从没开过车的话,还是报个驾驶训练班比较好。在纽约地区, 华人的驾照班最基本的$300-$400就可以了。一般6、7个小时的练习时间。考驾照的基本过程是,先找到一本交通规则(可以到交通局要,也可以在网上下载)看一下,然后参加笔试,记得好像是20道题,80%正确就可以。早年在中国城的交通局可以用中文考。如果笔试通过,交通局会给一个Learner Permit,凭着它就可以上路练习了。
驾驶训练班的好处是可以从一个几小时的录像中学习一些基本的规则,并且师傅会教你一些最重要和最需要注意的技巧,况且改装的教练车使师傅可以掌握刹车,这样会比较安全。
如果觉得可以了,就可以准备路考了。所谓路考就是交通局的人让你跟随着他的指令开一段车,一般10到15分钟吧。不过还是有相当的人一次通不过。一般这样的失败者需要再练一段,再参加路考直至通过为止。通过后不久交通局就给你寄来驾照了。一般是十年有效。十年后,你并不需要再考试,只要换个新的就可以了。而且多数情况下,驾照是可以作为ID使的。现在纽约将推出一种新版驾照,内涵IC,包括一些信息。据说出境到加拿大和墨西哥时可以用它作为护照。

当然,养一辆车花费也不少。基本的花费有下列:
保险。如果是一个很安全的驾驶员的话,最低的责任险在纽约市大约每年$600-$700(一般的城市价格要少一半)。在纽约,驾驶员违规有11点的限度,就是说,如果你的记录超过11点,你的驾照会被暂停(suspend)。你必须想办法消除这些点。什么样的违规会扣点?交通手册上都有。比如停车违规只罚款,不扣点。闯红灯,3点。超速1-10哩,3点。所有的记录保持18个月。如果你在5年内有过记点的违规,你的保险都会较高。如果出过车祸,保险费也会较高。当然,保险有很多项目,比如所谓的全包,包括碰撞,丢失等,总是要加上几百的。还有就是有钱人,会将自己的保额提高,以免出事后赔偿过高。
汽油。前些年,汽油便宜,大家都买大车。现在汽油高涨,大家开始用小车了。如果每天通勤的距离在40哩左右的话,每年的汽油费应该在$1000-$2000之间。这依赖于车的耗油量。曾看到网民争论美国汽油贵不贵。查到一点美国汽油征税的情况。在卖的每一加仑中:联邦征18.4分货物税(excise tax - Federal Highway Trust Fund);纽约州征税8分的销售税(state sales tax - General Fund),8分的货物税(state excise tax - 为了交通建设项目),16.4分的石油商业税(state petroleum business tax -?为了交通建设项目),0.05分的州石油检验费(state petroleum-testing fee - 为了油的质量),0.3分的州溢出税(state spill tax - 油溢出的治理费)。一共是55.88分。如果汽油是$4,则税差不多是14%,如果是$2,则差不多是28%。不难看出,汽油税其实主要用在交通上。所以如果你不开车,这些高速公路是和你没什么关系的,所以你也不必为这些路掏钱。还是比较合理的。
罚款。大概很少人能保证不吃到罚单。现在的罚单一般都在$100以上。每年准备上几百块钱吧。
修车。车子过了5年后,毛病就会多了。每年总得有几百块的预算。就是新车,换两次机油$60,年检$37。还有交通局每两年收$62登记费。
公路和过桥费。通常说,公路收费不多,而且如果想省钱的话,总能找到不收钱的路。过桥就没办法了。曼哈顿的桥和隧道收费都在$9-$10左右。如果需要,只有准备银子。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汽车业正在经历痛苦。Michigan和Ohio两州的汽车工人失业率极高。而且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希望。最主要的问题是,美国汽车业的负担太重。汽车工人的福利太好,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给汽车业造成很大的负担。虽然三大汽车厂正在努力,但短时间恐怕不容易。
亚裔美国人,特别是华人比较偏好日本车,尤其是Toyota和Honda。这两个车厂出的车非常值得信赖,换句话说,就是毛病少。再有就是日本车通常比较小,所以很省油。在目前油价高涨的情况下,是个不错的选择。

今后汽车以什么作为动力,现在有很多选项。比如,生物燃料,太阳能,天然气,油电混合(现在最多),纯电力。现在实际上还有点看不清。这得看哪个技术发展的比较快。似乎油电混合,以电为主可能会比较有前途。现在就看电池的发展速度了。

那么人们会不会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呢?短时间内大概没有可能。主要是因为公路建设时没有考虑到骑自行车人的需要。基本上说,在美国公路上想要骑车上班的话,实在是太危险了。

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由《云水摇》想到的爱情

得知《云水摇》得奖,想到应该看看。我总是觉得找这种得奖的片子来看是捷径,毕竟是有相当的人已经给予了肯定,特别是当下有太多的垃圾充斥着屏幕。

其实这是一个很"俗气"的故事,但仍然拍的很好看,或者说值得一看--起码对我来说。有几处还是蛮感人的。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也曾是那样地期盼着美丽的爱情。
其实无论我们相不相信永久的爱情,我们的内心深处大概还是存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就是我们仍然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爱情的故事,尽管看完之后免不了撇撇嘴--"假的","胡扯"。
作品总是可以把那些在生活中永远也实现不了的情景表现的栩栩如生,让我们在虚幻中体验着那美丽或是痛苦的爱情。我们的心中大概总是有那么一块希望被温柔地抚摸的地方。

多少年了,总也忘不了李梓、邱岳峰配音的《简爱》。(还有那背景音乐)
有人吗?谁在那儿?
。。。。
还没有结婚?这可不太好,简,你长得不美,这你就不能太挑剔。可也怪,怎么没人向你求婚?
我没说没人向我求婚。
懂了,是啊,那好,简,你应该结婚。
是的,是这样。你也该结婚。你也跟我一样,不能太挑剔。
是啊,当然不。那你几时结婚,我把阿黛勒从学校里接回来。
什么结婚?
见鬼,你不是说过你要结婚。
没有。
哦……那么早晚有个傻瓜会找到你。
但愿这样。有个傻瓜早已找过我了。我回家了,爱德华。让我留下吧。

后来看过原版,也读过原文,却再没有那样的感动。




李冰冰的最佳女主角好像有点不符啊!

从Chopin的Prelude No.15, Db Major "Raindrop"想起的

李斯特曾讲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一天下午,乔治·桑出门去城里替肖邦买药,忽然天下起雨来。呆在家里的肖邦为乔治·桑担心,坐立不安,难以排遣,便在键盘上试着用琴声来模仿雨滴。雨滴先是淅淅沥沥,琴声舒缓中带着忧虑(担心);渐渐雨滴大起来了,琴声随之激越亢奋(着急);雨越下越大,琴声翻腾起伏,以至迷茫模糊(神经要崩溃了);雨慢慢停了,琴声也归于平静,渐渐远去(心放下了)。当乔治·桑返回时,肖邦昏倒在她的脚下……这曲子就是《雨滴前奏曲》,肖邦24首前奏曲中最著名的一首。
我不是太清楚这个故事的真伪,只是这确实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我喜欢音乐,说不清楚是不是受父亲的影响。我父亲特别不爱说话,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听音乐。他喜欢普契尼,西贝柳斯,柴克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克夫,巴赫,我感觉他喜欢俄罗斯音乐,特别喜欢比较忧郁的音乐,可他也很喜欢美国乡村音乐。
总在想,他在那个世界愉快吗?不知为什么,我总是认为他在这个世界时是不愉快的。

小时候特别喜欢翻父亲的书柜,几乎柜中所有的书我都读过。最喜欢还是一些颇具布尔乔亚风格的小说,象"罗亭"和"前夜"。
我"变"成了一个安静的、喜欢音乐的、忧郁(有人说是阴郁)的人。很长一段时间为自己的内向自卑。后来才明白,上帝把人造的如此的丰富多彩,也一定会给我们这样的人的生活空间。我这样不是挺好的吗?从此后我才越来越享受自己的世界----那是一个我不需要也不想和别人分享的世界。

一直觉得欣赏音乐应该是在一种比较孤独的环境下,比如在一个秋雨沙沙的雨夜独自开车。即便是在音乐厅的公共场合,也还是在内心独自地体会。我无法想象呼朋招友地去音乐厅。

只是我们多数时间是在有一搭无一搭地听。其实并不坏,起码不会太无聊。

神七归来

神七顺利完成任务,大好事一件。一直认为中国应该发展高科技,包括象神七这样的航天技术。这会拉动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衷心祝贺他们。

尽管说出来可能招人恨,还是想说--宣传的有点过份了。
第一,载人航天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死亡率相当高。不知道大家想没想到,如果出事故,会对大家的打击有多大?
第二,明显的是,中国政府希望由此事让大家忘掉"毒奶"事件。尽管公关成功,但很虚伪。
第三,过份宣扬民族主义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
第四,无论如何,对老百姓来说,"毒奶"比神七更为重要。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08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三) 纽约客 (下)

这部分聊聊在纽约(美国)的中国人。

没来美国前,向前辈讨教在美生活须知。告知,在美和中国人打交道时(特别是租房子时),香港人最好,台湾人次之,最差是大陆人。可巧我在纽约租房子这三地的房东我都遇到过。想想还是别说了--都是中国人。想说的倒是,在外人面前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别忘了自己是某地人。想象一下某一天,听见人家说,中国人真好或者某某地的人不错,感觉应是不错的吧?努力吧!

纽约的华人据说有50万,可真正有合法身份的人并不多。每年选举是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华人有选举权的人并不多。
纽约华人有三个主要的聚集地。一是有很长历史的曼哈顿的唐人街,从前唐人街是以广东人特别是台山人为主。现在福建人和广东人差不多各占一半。当年在餐馆打工和厨房的师傅聊天儿,广东师傅说,早上十年,不会广东话(台山话)在唐人街没法活。福建师傅接口,再过十年在唐人街不会福建话没法活。这是笑谈,况且福建人的普通话讲得很好。因为地处曼哈顿,寸土寸金,有贵族化的倾向,目前看不清曼哈顿唐人街前途。再一是Queens区的法拉盛(Flushing)。早先是韩国人的地盘,然后台湾人进驻。现在应该是大陆人为主。最显著的特点是此处流行的语言是普通话,所以很多从大陆来的人很喜欢这里。大家都对法拉盛的发展前景看好。那里餐馆林立,诊所和律师楼纷纷进驻,非常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超过曼哈顿的唐人街。该地的州众议员和市议员也是华人。我曾在该地住过,生活极其方便。只是现在人有点太多了。社区安全也越来越差了。还有一是在布鲁克林(Brooklyn)的八大道。比较小。中国各地的人都有,好像以福建人和广东人居多。
说起来,很多老移民是以赚新移民来生活的。新移民刚来,两眼一摸黑,如果英文不好,只好任人宰割。特别是非法移民,被骗了也不敢报警,生怕被查出移民身份导致驱除出境。其实即便是英文不错,身份没问题的人,也喜欢找华人会计师、医生和律师,毕竟沟通起来比较方便,更何况价钱还公道。

这里的中国人从来源上主要有三个:
1.亲属移民。直系亲属(太太/丈夫,父母,子女)移民一直是稳定的新移民来源。由于有亲戚接应,起码开始时会比较平顺。
2.职业移民。和去加拿大的不太一样,到美国的基本上都是先上学,拿到学位后在主流社会找到工作。在刚到美国时也可能有些苦日子,但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底子,日子会越来越好,最后基本上都能混个中产。等生活安定下来,他们基本上不住在华人聚集的地方,以住在郊区为多(可能的话,周末还是要到中国城买菜、吃饭)。而且全美各地都可以见到他们。虽然他们多和美国人混在一起,但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中国人。他们基本上不参加社区活动。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中文学校。名义上是让孩子学中文,其实是大人的社交场所。所以现在的中文学校很少只是教孩子中文和补习文化,而是(中国)文化中心。可以打球、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等等等。
大家在一起聊天的话题无非是谁家的房子如何如何,谁家的孩子上了哪个大学,哪个地方比较好玩,谁的公司有新的位置等。也常常交换盗版的中国的DVD。基本上是颐养天年的态度。北美华人经常谈论玻璃天花板现象,就是说在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往上走了。对第一代移民来说这是事实。有一段时间,社区领袖总是号召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现在不再说的那么多了,更多是提倡和谐相处。其实第二代以后,你想让他们不融合都不容易。
当然也一定有混的好的。像华尔街的高级主管,硅谷创业成功后的新贵。也有些捺不住寂寞的,回国挣大钱的。
3.非法居住者。这些人的成分很复杂,最多的是偷渡的,以福建人为主;其次是以商业考察(B1签证)或以国内分公司的主管名义(L1签证)进入美国,由于各种原因,签证过期,就留下来了;还有很小一部分是学校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或在工作签证上发生问题的人,但又不想回国的,就"黑"下来了。由于身份的问题和近来美国人对移民态度的转变,这类人的日子不好过。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偷渡的中国人是以"政治庇护"的名义申请绿卡的,其名目有计划生育,宗教,政治迫害,XX功等。这些实际上给中国政府抹了很多黑,可正是这些人(除了XX功)是最爱国的,也是中领馆最依赖的"爱国"群众。
十几年前,纽约华人的支柱产业除了餐馆外主要是成衣厂。衣厂里充满了英文不好的和没有身份的移民,尽管薪水低没福利而且老板还常常拖欠工资,但发现金(cash),所以很多人愿意做这个。据说有手快的,一个月也可以挣上二、三千元。这可是不交税的现金啊!后来大陆产品蜂拥而至,本地产品不再有竞争实力,导致纽约衣厂大部分都关门了。当年衣厂的工人很多转去做家庭护理。之后以福建人为主,大量的99店开张。这种店中的商品多在99美分以下。在不富裕的社区,这种店很受欢迎。特别是前几年,大陆商品大量涌入美国,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这更加扶植了这类店的繁荣。还有一波首饰店热,唐人街出现大量首饰店,而且在中城六大道亦挤入和犹太人竞争的行列。不过现在似亦不景气。还有象旅游、装修、警钟等行业也是很多非法移民常干的行业。
无论怎样说,华人经营的中餐馆都是华人生存的重要支柱。关于中国餐馆的状况,我会在以后专门讨论。

以我自己的感觉,如果在中国生活在都市中而且生活环境不错的话,来美国闯荡不一定是个好的选择(除了真心想开拓新生活);如果是生活在一种比较困苦的条件下,自己也比较能吃苦也准备吃苦的人,可以考虑来美闯荡,但也别希望的太高;英文不好的人要做好困难的准备--可能只能做中国人的生意。
一般来说,在中国是失败者的话,在美国成为成功者的机会也不大;在中国是人才的话,在美国多半还是人才。

Wednesday, July 30, 2008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三) 纽约客 (中)

今天聊聊穷人和富人。

先说富人吧。我不是有钱人,到底什么是富人也不清楚,想来就是那些非常有钱的人吧!
比如说吃,曼哈顿贵的餐馆一顿正餐一个人两百多,开个酒瓶塞的小费不会少于$20。
比如说行,以前大老板上班是坐直升飞机降到楼顶,911后曼哈顿上空飞行管制,飞机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说住,纽约十大豪华公寓中以花园大道740号踞榜首,有”世界公寓第一楼”之称。知情者说,财产少于一亿美金的购买者,公寓的理事会根本不予理会。740号是曼哈顿最有身份的共有公寓。当年主持修建这栋大楼的是肯尼迪总统夫人杰奎林(Jackie Kennedy) 的外祖父詹姆士·李。建成之后,杰奎林的母亲珍妮特从父亲那里得到一套公寓,杰奎林的童年就是在这套公寓中度过的。当年的头号富翁John D. Rockefeller, Jr.在1938年到1960年也住在这栋公寓中。那是一套三层,24个房间,12个浴室的公寓。David H. Koch,目前纽约的头号富翁也住在这里的一套18个房间的公寓里。他是在2005年花了一千七百万买下的。最近刚刚接下美林CEO的John Thain也在这里花了2750万美金买了一套两个卧房的公寓。没错two-bedroom,占两层。老实说,我还真想象不出两千多万的两居室该是什么样子。这家伙在Wechester的房子,据说从住房到大门要开20分钟的车!
我没富人的朋友,也不知道他们的生活,这些都是听说的。

再说中产吧。2006年,美国家庭的平均收入为4.8万多美元。Wiki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某种程度的经济上独立,但对社会和权力的影响不大。对美国中产的收入范围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似乎以$40,000到$100,000的说法大家比较接受(一家庭 -- 我们姑且说一家庭有四个人)。还有人比较形象的描绘中产阶级,一栋房子,两辆车,若干宠物,有合适的医疗保险,可以每年至少一次度假,可以经常出去吃饭。
纽约的情况可能会有点不同。我觉得四万元在纽约大概只能过比较紧巴的日子,十万元可能感觉不到中产的滋润。
在美国生活,花销最大的是住房,然后是大学教育和交通。这些情况我以后会陆续介绍。

大多数美 国人眼里的贫困是:住宅拥挤并且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物。各州对低收入有不同的定义。
一般说来,收入在6900到12700美元时,应该可以得到联邦SSI津贴(每月$617-$900),然后津贴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到零。而且各州也有粮食券(Food Stamp)给低收入者。
根据纽约市新贫穷标准,一家四口收入为2万6138元,联邦标准为2万444元。此新标准也会用于纽约市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在新的贫穷标准之下,纽约市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儿童,处于贫穷线以下的比率为41.6%(依联邦标准为44.4%)。生活在极度贫穷线下的人数减少。生活在贫穷线下的男性比率为21.0%(依联邦标准为16.2%),女性比率为24.8%(依联邦标准为19.5%),老人比率为32.0%(依联邦标准为18.1%)。按族裔划分,生活在新贫穷标准下的西语裔、亚裔、非洲裔和白人的比率分别为29.7%、25.9%、23.9%和16.3%。贫穷的全职劳工比率为8.5%,比依照联邦标准的贫穷比率上升了3.6%。

看上去,低收入的家庭应该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可是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些数字吧:
43%的美国贫困家庭拥有自己房子。被美国国家统计局定义为“贫困户”的家庭其实每户房子平均拥有3个房间,1.5个洗手间,1个车库,并且至少有个门廊或院子。80%的美国贫困家庭拥有空调。相比之下,在1970年的时候,美国所有人口当中只有36%的家庭有空调。75%以上的美国贫困家庭平均每个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间。只有6%的美国贫困家庭是住宅拥挤,即:超过两个人共用一个房间。美国贫困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是43.9平方米,这甚至超过巴黎、伦敦、维也纳、雅典和很多欧洲城市的普通百姓人均居住面积。75%的美国贫困家庭拥有一辆汽车,30%的美国贫困家庭拥有两辆汽车。97%的美国贫困家庭拥有一部彩色电视机。超过50%家庭拥有两部或以上彩电。78%的美国贫困家庭拥有一部VCR或DVD录像机;62%的美国贫困家庭有有线电视或者卫星电视。89%的美过贫困家庭拥有微波炉;50%拥有立体声音响,以及超过30%的家庭拥有全自动洗碗机。
似乎还不错吧!

总的来说,美国人的贫穷表现在:住在不好的社区(治安一定不好),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不能有较好的医疗保险,没有多余的钱去度假。

Tuesday, July 22, 2008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三) 纽约客 (上)

纽约人被称之为纽约客(New Yorker),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挺传神的翻译。

纽约客主要是以移民组成的。我记得有报导说超过40%的纽约客是在国外出生的。这对我们新移民来说的好处是,你没有必要为自己的烂英文而不好意思,因为很多人的英语都有口音。我当年来求学,到了后两个星期就让我上实验课。现在想起,我仍然非常感谢纽约人的宽容。

曾经见过某人用另类眼光看移民:移民是由热爱自己母国、仇恨自己母国和对自己母国无所谓,但都不想回自己母国的人组成。我觉得他的观察视角挺独特的。

我曾工作过的一个小公司最多时有20人左右,其中有法国人,瑞典人,爱尔兰人,西班牙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墨西哥人,中国人,犹太人(如果他们也算的话),当然还有美国人。其实这样的环境也挺有意思的,大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聊天儿时特别有意思。

美国整体上说还是白人占多数(好像是百分之七十左右)。目前最大的少数民族已经由黑人变为说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人Hispanic(以墨西哥人为主)了,因为他们的生育率高并且偷渡的越来越多,他们的人口比例会越来越高。黑人大约13%,亚洲人大约4%。在纽约市,亚洲人大约10%。原住民现在只有不到1%了。

简单说说我对他们的感觉吧:
曾见到有人评论说黑人特别是黑人男青年是绝望的一群。我觉得特传神。黑奴解放已经这么多年了,黑人仍然是在整个社会的底层。我个人觉得黑人领袖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实如果大家仔细看看奥巴马牧师怀特的言论和普通黑人的言行,不难发现,黑人心中除了仇恨之外很少有什么别的了。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他们总是往种族歧视上联系,他们很少从正确与错误的方面去思考。如果只是普通民众这样想还情有可原,可黑人领袖们也这样是不行的。我觉得,黑人一定要把教育放在一切之上,就像犹太人和中国人一样,慢慢才会从社会底层出来。通常说,我们亚洲人不喜欢黑人,而且也常常歧视他们,所以和黑人的关系并不好。以我自己的经验,通常黑人单纯热情,很好相处。但那些亡命之徒也是心狠手辣。黑人目前在娱乐和体育届很有成绩。
说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人(Hispanic),以墨西哥人为主。通常称他们为Latino,中国人爱叫他们为"阿米哥"(Amigo-西班牙语朋友的意思),好像他们并不喜欢人们这样称呼他们。墨西哥人是我见到的最乐观的群体了。他们并不富裕,但似乎他们比较容易满足,总是看到他们乐呵呵的。他们对工作不挑剔,很多美国人不愿意做(甚至中国人都不愿意做的)的苦差事都是他们在做。十年或二十年后会怎样,真有点想不出来。
白人其实是很不同的。通常说,白人比较有教养,但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其他种族的人。我个人比较喜欢北欧人,他们是最没有歧视心和最有教养的人。特别喜欢德国人,他们对任何事的一丝不苟特对我的脾气。英法人文雅时尚,却总让人感到骨子中的傲慢。意大利和西班牙人热情开朗,却毫不掩饰对他人的不屑(特别是意大利人)。希腊人大概是长得最好看的种族了,特别是男人。俄罗斯和前苏联以及东欧人好像有一种不自觉的亲近感,也许是受的共产主义的教育背景比较接近吧。
亚洲人中日本人是最不愿意和外人交往的了,很难和他们交往,但他们大概是在美国最有影响的亚洲群体。韩国人是由于历史的缘故,非常的暴烈,宁折不弯。印度是中国越来越重视的对手,尽管印度人给人阿谀、委琐的感觉,却不得不承认印度人在美国比华人混得好。 菲律宾人在亚洲移民中占很大的比例,很多人做护士和保姆。东南亚的人大多英文比较好,所以在美国混得不错。

自由与尊严

我相信在网络上的大多数人会觉得自己既有自由又有尊严。我承认这一点,而且我衷心的为你高兴。
可我也想,如果我是一个在北京做工的,家在中国某偏远农村的人,我想我是会感到缺乏这些的,尽管我可能每天已经累得没力气想这些了。
南方周末的《杀人者杨佳青春档案》写道,
杨佳首度解释犯案动机的第一句话赫然是: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辈子背在身上,那我宁愿犯法。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 ......
几乎与此同时,6月底,王静梅持续8年的上访终于又有了一个说法。“法院信访办答复她,按理说这个案子应该重审,但案子实在太小了。还是决定不予审理了。”
前些日子看《亮剑》,赵刚在回答女友关于他为什么参加革命的时说,为了自由与尊严(大意)。
当我们试图变换自己的生活时,心里有意无意地总有些追求。我想"自由和尊严"大概是其中的一部分吧。

Wednesday, July 2, 2008

也说瓮安事件

事件真相已经慢慢出来了。
我们姑且不必考虑如何给该事件定性,因为这和我们实在也没什么关系。

事件凸显了政府的信任危机!
事件中可能有黑社会,可能有别有用心的人,也可能有刁民。只是上万的人中,多半还是良民。普通良民百姓为什么会受惑于黑社会,别有用心者,或刁民,而不相信当局?合理解释是:对当局缺乏信任。

如何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我想政府应该比我明白。

Tuesday, June 3, 2008

幸福和幸福指数

当年在北京郊区插队时,有一次和一同学起猪圈。他用充满着羡慕的口吻说,象猪一样的生活真不错(大意)。写到这儿,立刻想起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似乎在那时,我们在都自觉不自觉地思考着猪的生活。

有段时间,在公共汽车上总看到一个明显智力上有些缺陷的年青人。他总是带着充满着率真和灿烂的微笑,不停地对所有上下车的人说,"How are you doing?", "Have a nice day!" 我看着他,问着自己,他幸福吗?犹豫着----他幸福吧,虽然不知道他自己怎么想。想过这样的幸福生活吗?没有任何的犹豫----不!为什么??......

一直觉得,幸福是一种感觉,你觉得幸福了,你就幸福了。
专家认为,幸福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我幸福吗?我们幸福吗? (你吃饱了撑的啦! )

有研究指出,当年收入超过1.2万美元的时候,更多的金钱实际上几乎不能提升人们的满足感。在过去的30年里,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一倍,形容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口比例却下降一倍。幸福是一种主观评价,财富对于幸福而言,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就好像当你在很饥饿时吃的第一个馒头,边际效用最大,此时你的幸福度也最大,然后边际效用则递减,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也越来越小。换句话说,最初的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比较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幸福感反而降低了,也就是说,财富只是缺少时才对幸福有较大的影响,当财富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与幸福的相关性就小多了。
美国人对生活质量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时间和可支配的个性发展。

最近才在报上看到了国民幸福总值(GNH --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也称国民幸福指数)。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不丹(Bhutan)王国的国王Jigme Singye Wangchuck提出的(想起了释迦牟尼,他不也是个王子吗?这些过着幸福生活的国王王子们为什么苦苦思索着幸福的问题?),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政府施政应关注幸福并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在这种理念下,不丹又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指标,是世界上唯一用GNH代替GDP来衡量发展成效的国家。
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增加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手段,似乎只要GDP继续增加,这个社会就在进步。其实,GPD衡量的只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出和这个经济体的消费能力,但它并不考虑任何社会因素。
说到GDP,想起听到的一个笑话:两位聪明的经济系学生一边散步一边争论,突然发现前面草地有一堆狗屎。甲对乙说,"如果你把它吃了我就支付你五千万。" 乙用他聪明的头脑加上经济学理论一算后决定吃了。不久另一堆狗屎出现了。这回换乙提出同样的条件,甲用不同的方法精算后亦决定吃了,则乙当然也要给甲五千万。几分钟后两人嚎啕大哭说:"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得到,却白白吃了两堆狗屎。" 他们的经济学教授听到此事后激动地说,"一亿啊!一亿。谢谢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一亿的产值。"

在互联网上查到国民幸福指数的计算方法。
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c%。
其中a, b ,c ,d ,c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最近看到《A Brief History of Anxiety》的作者Patricia Pearson在一次有关焦虑的访谈中的话:
We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have a very strong idea that we have to rise and fall on our own merits. It's virtually your duty to fulfil your ambition or pursue your dream. Whereas a lot of cultures don't have that, they don't think that way. They don't think "I'm a failure if I'm not a millionaire." It just doesn't even cross their minds. There's far less pressure on them to live like that.
The cultural forces are against us right now. It's the flipside of being so proud of our freedom and our human rights. Those are all great, progressive things but the flipside, the sort of shadow side, is this anxiety.
You know, most Mexicans still live whitin the communities they were born in, they still have their extended families surrounding them, they are very much connected to the Catholic church, very much connected to the unions, the rituals and fiestas that go on through the union and the churches. There are always parades and fiestas. And those kinds of rituals really anchor them.
We are all floating islands. It's an existential anxiety that we essentially have.

Friday, May 23, 2008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二) 旅游一瞥 (下)

下面讲一下我自己的偏好。
首选SOHO,原因就是该地区最令人玩味。我想大家应该不会认为SOHO的意思是Small Office / Home Office吧。SOHO的意思是SOuth of HOuston。有意思的是,Houston Street的Houston纽约人读成how-stun,有点象豪斯顿,而姚明所在的城市Houston的发音有点接近休斯顿。SOHO在若干年前是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当时此处的房子比较便宜。现在不行了,房价极其昂贵。那些不太有钱的艺术家们(大多数吧)现在移到皇后区的Williamsburg(北京的798区也在走同样的路?),那里是东欧人的和一些仓库聚集地。还有一部分移到中国城和小意大利。现在的SOHO以著名的画廊,古董店,精品店为主要的卖点。倘佯在仍然用小块花岗岩铺成的路上,在那些小古董店和画廊里挑挑捡捡,很是另类的体验。我曾在靠近Houston Street(NOHO)的一个公司干过一段时间,每天中午我们常常挑不同的餐馆,有些东欧的餐馆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逛SOHO可能需要些时间,也得有些脚力。别抱太多的希望,只是逛而已。

再就是博物馆。我想凡是在西方国家住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对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印象深刻。首先是多,数量和种类多到你看不过来,活动多到你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870年始建,据说藏有超过300万件各类文物和艺术品,去年有520万人参观。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已经去过很多次了,虽然大多是陪朋友和家人去的。从来没失望过。一直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好好独自品味。通常说,走马观花地看看,大约半天,稍微仔细一点,一天就有点紧了。门票为$20,老人$15,学生$10,儿童(12岁以下)免费。通常拿学生证,说有作业,会让你免费。我有时会想起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这两个都是国家顶级的博物馆,都值得仔细观赏。
现代艺术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俗称MoMA。由Lillie Bliss,Abby Rockefeller,Mary Sullivan以及其它四位创办信托人创立与1929年。收集了始于1880年欧洲艺术革新以来,直至今日各个时期中的珍品,其中包括有别于大多数传统形式且带有明显现代色彩的电影及工业设计作品。凡对现代艺术感兴趣的观众,不可不去。门票为$20,老人$16,学生$12,儿童(16岁以下)免费。星期五4:00PM - 8:00PM 免费。
古根汉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1947年由美国知名的建筑师莱特所设计建造,完工于1959年,陈列着企业家Solomon R. Guggenheim所精心收藏的欧美现代艺术品。古根汉姆美术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旷世杰作,堪称为一项杰出的现代艺术作品,这是美国当代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罗伊莱特的最后一件作品,从设计到完成都备受争议,而莱特在完成前就与世长辞,白色贝壳状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观,总是比他的馆藏还迷人。实际上古根汉美术馆在全球有五个馆,真不得了!门票为$18,老人和学生$15,儿童(12岁以下)免费。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在1931年由Gertrude Vanderbilt Whitney女士创立。此博物館以美國現代藝術的收藏聞名,作品有些比另一家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還要新。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 Biennial 2008)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当代艺术的风向标,每双数年举行,今年该是73届吧。门票为$15,老人和学生$10,儿童(12岁以下)免费。

另外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布鲁克林博物馆(Brooklyn Museum)等都极具特色,我不可能在这样一个短文中介绍太多。有兴趣的朋友可到其网站上了解。


再讲一点购物吧。 圣地是五大道。从59街开始,往下慢慢逛直到走不动为止。无论是有钱没钱,都不会失望。可以见到大量的名牌商品的旗舰店。比如Tiffany, 1953年开幕至今,几乎是上城时尚的经典地标。据说如果你拿$500去Tiffany购物的话,店员会说帮你在纸篓里看看。在店门口上的时间守护神Atlas巨钟,传说只在1965年4月15日早上7点2分停摆过一次,正是美国总统林肯逝世的那一刻。象这样的传奇故事我想该会有很多吧。如果是年底的购物季节,window shopping绝对是值得一看的。我以前觉得window shopping是一件很愚蠢的事,直到有一年在圣诞前后路过Macy's,才明白橱窗也可以摆的如此艺术。象Macy's、Burberry、Saks Fifth Ave、Bloomingdale、Barney's都会有很漂亮的橱窗。
另外纽约上州的Woodbury Common Premium Outlets是很多常来纽约的亚洲人的最爱。广播中甚至可以听到中文的介绍。大约有200多家世界名牌服饰店,最大的卖点是折扣。同样的商品,这里给你二至五折不必惊讶。购物的亚洲人中以日本和台湾人最为疯狂。距离曼哈顿约50哩,一个小时的车程,基本上总要花上一天的时间。

本来想写一点纽约周边的旅游景点,实在是有点累了,也太长了点。有时间再说吧。

Tuesday, May 6, 2008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二) 旅游一瞥 (上)

每个城市都一定有它独有的特点,谈不上谁好谁不好。我们可能想走遍全世界,我们也不妨探寻自己家乡的小镇。美的东西随处可见,有趣的故事也到处可闻。


第一次到纽约的中国人大概会和我有类似的感觉--纽约怎么这么破啊?纽约在美国是一个比较老的城市,很多建筑(曼哈顿)的年龄相对较老。街道地面有很多问题。卫生也不够好--没有人工打扫,靠机械难免扫不干净。另外城市规划感觉上比较乱。我觉得,如果看城市环境和规划,华盛顿特区是最值得一看。

对纽约旅游景点介绍的东西太多了,这里我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看纽约的旅游市场。

想想在北京,如果外面的朋友第一次来,常会让他们去看看故宫,颐和园,北海,天坛等。如果朋友们对北京较熟,可能会和他们听听音乐会,看看芭蕾舞,到烤肉季吃一顿,顺道观赏一下银锭观山的景致(可惜现在已没了当年的韵味)。我们这些在北京生活很久的人,也许更愿意看看人艺的话剧,逛逛琉璃厂之类。

同理,第一次到纽约的人,应该到下列地方看看:

1.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和爱丽斯岛(Ellis Island)。坦率地说,这两个地方象征意义比较大,没什么可玩的。自由女神像是照相的好地方,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纽约。两个岛上都有博物馆,喜欢历史的可能会有些收获。自由女神像中间是空的,可以一直爬到帽子。十几年前刚来纽约时,爬上去过,我们是平常日子去的,即便如此,也排了了两个多钟头。现在早就不让上了,连地座的博物馆都得事先预约。爱丽斯岛上刻有一些前辈的名字,有移民的后代来缅怀前辈的。因为两个地方都是岛,所以一定要乘旅游公司的船,现在安检很麻烦,要去一定要赶早。但仍然需要几个钟头。

2.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自从世贸大厦倒了后,它又成了纽约最高的建筑。一个75岁的古老建筑,还是值得一看的。仍然是因为安检,常常会花不少时间排队。

几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03/17/1930 -- 开始建筑
05/01/1931 -- 揭幕儀式
1933 -- King Kong的第一次约会
07/28/1945 -- 一架B-25在大雾中撞上了79楼。14人死。大楼损伤轻微。(闹半天,911不是第一次啊?)
12/1947 -- 86层平台上装上防自杀栏杆
1953 -- 加装200英尺天线
1973 -- 世贸中心建成,成为纽约最高建筑
05/18/1981 -- 授予城市地标09/11/2001 -- 世贸中心倒塌,再次成为纽约最高建筑

建筑的几个数字:
7,000,000 人工时;1,453 feet 8 9/16 inches 高;60,000吨钢筋;1,860台阶;6,500窗户。

3.世贸遗址--其实没什么可看的,一个正在建设的大坑而已。多半是凭吊。将来新的世贸中心会比较有看头。

4.联合国(United Nations)。我一直没太搞清楚,为什么中国人对联合国情有独钟。在大楼里转转,如果人多可以有中文导游。喜欢集邮的人可以看看邮票。

5.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就象逛故宫一样,非常花时间。多数游客只是在门口照照相而已。可这个博物馆确实是纽约市的精华之一,非常棒!

6.时代广场(Times Square)。有时间的话,应该在此逛逛。别把广场都想成天安门广场似的,这里只是一个很小的三角地。据说搞广告的人在此极易得到灵感。

7.洛克菲勒中心(Rockfeller Center)。可以照几张相。附近的St.Patrick's Cathedral教堂值得一看。

8.华尔街(Wall Street)。911后,美国证卷交易所大厅不再对外开放。现在只有那铜牛吸引了很多游客。

9.中央公园(Central Park)。号称纽约的肺。中国人一般只是在南边的59街处照照像而已。通常可以看到很多从大陆来的画家在那里给游客画画。

10.百老汇的歌舞剧。对英文要求比较高,估计中国人感兴趣的不多。如果喜欢古典音乐的,机会非常多,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和卡耐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常年有精彩演出。



在纽约有很多旅游公司做一日游的生意,大约在30元左右(不包括门票)。一般会在上述的景点选一些。
另外,纽约CIRCLE-LINE提供游客坐船游览曼哈顿风光。它由42街WEST HIGHTWAY开始,一直带你顺哈德逊河而下,经过DOWNTOWN,自由女神像,再绕进EAST河,从BROOKLYN大桥,MANHATTAN大桥和WILLIAMSBURG大桥下方穿过,然后U TURN回原来的码头。整个行程大约90分钟。

Friday, May 2, 2008

美国的劳动节和国际劳动节

劳动节起源于美国,无论是国际的还是美国的。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举行大罢工。那一天,以芝加哥为中心,美国全国约35万工人参加了罢工和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5月3日,罢工工人在麦考密克收割机械厂集会听取无政府主义领导人物奥古斯特 . 斯拜斯(August Spies)的演讲时,与警察发生冲突,导致警察开了枪,打死了四个人。工人们于是酝酿更大的行动。第二天,这些人在草市广场集会,警察如临大敌,密切监视,结果,不知道是谁朝着警察堆里扔炸弹,当场炸死一名警察,受伤的警察有七十多个,送到医院后又死了六个。警察再次向集会人群开枪,至少又有一人被打死。同一天,北芝加哥轧钢厂也发生血案,九名示威者被枪杀。
这次工人运动,是以工人的胜利结束的,但相当血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了纪念美国工人的这次“五一”大罢工,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世界各国(现在看来,似乎是社会主义国家居多)的工人团体在这一天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在如火如荼的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之中,1882年5月18日 ,在纽约中部地区工会的一次会议上,工会领袖迈柯奎尔号召工人在九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在纽约城里搞一次节日游行,以壮大工人运动的声势。这次游行实际上是在9月5日。参加游行的工人至少有一万多人,也有说是三万多人。这次游行活动组织得相当成功。工人们在游行时又唱又跳,旗帜鲜明地高喊“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娱乐,劳动者创造全部财富”。游行之后,没搞什么暴力活动,相反,举行了大型野餐晚会,还放了焰火。用这种过节娱乐方式向资本家示威,向社会显示工人阶级的力量,实践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比那些硬碰硬 造成流血冲突的示威活动效果会更好。
有了这第一次游行,以后每年游行都没断过。第二年,纽约中部地区工会就号召全国其他 城市也都在这一天举办游行活动,逐渐得到响应。到1885年,游行开始得到官方支持;1887年,俄勒冈州率先承认劳动节,并将其定为该州节日。以后几年中,科罗拉多,麻省,新泽西,纽约等州也跟着承认并庆祝劳动节。到1894年,已有23个州立法设立劳动节。同年6月28日 ,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为劳工节,向劳工表示敬意。随后,克里夫兰总统签署了这个《劳工节法案》。但特殊的是,美国政府后来在设立劳动节时,自行规定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劳动节,所以美国人的劳动节不在5月,而在9月。

美国政府之所以选择9月第一个星期一而不选择5月1日 作为劳动节,就是因为这两个日子代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解决劳资关系的不同方式。主流社会的精英们允许、甚至同情工人运动,但是,他们对否定现存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和革命运动则并不支持。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当时,除了对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进行镇压外,国会对工人的处境多少还是同情的。给工人们个节过,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不能把五一当成劳动节,那有可能鼓励工人跟资本家甚至和政府发生比较激烈的对抗。
美国政府把 1882 年纽约那场游行集会的日子定成劳动节,显然是个好主意。把那一天当劳动节来庆祝,是由你们工会自己提出来的。即便研究起历史时,那一天给人的印象也不坏,虽有劳资关系紧张,但无正面冲突。游行野餐像过节,应该让工人记住这样的场面。而 1886 年 5 月 1 日罢工游行而引发的芝加哥流血事件,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记忆,让它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得愈快愈好。

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们在小心翼翼地选择着历史的记忆。 

Wednesday, April 23, 2008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一) 开篇 - 补遗

回到为什么布朗士(The Bronx)一定要有定冠词The的问题上,我其实问过不少人,多半都不知道。这有点象不少住在北京的人也不知道安定门为什么叫安定门、德胜门为什么叫德胜门一样。先看看Wiki怎么说:
The Bronx is referred to, both legally, and colloquially, with a definite article, as The Bronx. The name for this region first appeared in the Annexed District of the Bronx created in 1874 out of part of Westchester County and named after the Bronx River, and was continued in the Borough of the Bronx, which included a larger annexation from Westchester County in 1898. The use of the definite article is attributed to the style of referring to rivers. The river itself was named after Jonas Bronck, a Dutch (born in Sweden) sea captain and 1641 resident whose 500 acres (2.0 km²) farm lay between the Harlem River and the Bronx River, the latter of which was then known as the Aquahung by Native Americans. Another explanation for the use of the definite article in the borough's name is that the original form of the name was possessive: The Bronck's.
如果英文水平好一点的就读原文好了。
我不逐句翻了,只是把意思说一下。有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一条河的名字--the Bronx River。而该河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人名--Jonas Bronck,他是荷兰人。熟悉纽约历史的人知道,早期纽约是荷兰的殖民地。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他所占的土地,即Bronck的土地(The Bronck's)。似乎纽约人比较倾向于后者,不管怎样,该区和此人和很大的关系。


通常说,曼哈顿主要是工作所在地,地价很高,相对居民较少。其它四区以居住为主,特别是中产阶级,大多居住郊区。

谈到纽约,很多人会想到毒品、枪支、谋杀和犯罪。其实目前来讲,纽约市是全美国最安全的大城市。这是最近的两任市长做的极其出色的成就之一。现在来说,布朗士和布鲁克林的治安差一些。通常说,黑人聚集地比较不安全,谋杀案比较多。华人聚集区抢劫和盗窃比较多,因为华人比较喜欢现金,身上和家里多少都会有些。

我刚到纽约时,曾有一次因地铁工程而我又不熟而上来到了哈林区(Harlem)。现在想来挺恐怖的--有些楼房的玻璃和门已经完全没有了,门口一些彪形大汉无所事事地站在那儿,我按着一朋友告诉我的,沿着马路边儿走,以防人家给你拉进去。我和我太太在刚来纽约时都被抢过。我不是说现在纽约太平了,只是我们比较知道了如何避免这类事发生。

Monday, April 21, 2008

中西方的又一次较量

从白岩松和王千源事件开始,中国开始失控了。
人们实际上正在而且找到了一个发泄的目标,无论有没有道理。而这种发泄如不加以控制,很快会发生令人不快的后果。我正拭目以待。

无论如何,我对一个国家的99%的人都发出一个声音的现象感到忧虑----这绝对不正常。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我们所有的人有着与生具来的平等,有着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也希望能够被平等对待。如果得不到,我们会作些什么呢?

奥林匹克是不应该和政治挂钩的,是谁把她和政治挂钩的?
"西藏是自古就是中国的",蒙古好像也是吧,俄罗斯好多地方也是吧,好像钓鱼岛也是吧!别追了,说多了搞不好把国土说丢了。:-)
我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的。只是所有的事都需要大家坐下来交换看法,找到比较合适的解决办法。暴力和制裁从来都不能最后解决问题。

Thursday, April 10, 2008

环境保护--我们知道的事实

有关美国环境问题的一些事实:

1.三分之一的家庭用水,花在冲厕所上;

2.在美国的公路上,平均每哩可找到1457件垃圾;

3.一瓶废弃的汽车机油,若处理不当,可污染200万加仑的海水;

4.丢弃的塑料用品,每年杀死100万只海洋动物;

5.每年使用800亿铝制瓶罐;

6.丢弃250亿泡沫塑料(Stylefoam)杯、160亿条尿片、16亿只笔、20亿把剃胡刀、2.2亿个轮胎、8500万吨纸;

7.每小时丢掉2500万个塑料饮料瓶;

8.每年砍掉二亿棵树,平均每人消耗七棵树。这里的数字没错--美国每年进口大量木材;

9.每人平均扔掉4.4磅垃圾,一年约1600磅。

这里的数据都是几年前的。

通常我们总觉得环境保护是专家和生产厂家的事,其实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有不少的事可做。

我个人觉得,强迫别人改变习惯是比较不太让人接受的,比如让人家少喝饮料多喝白水,少开暖气空调等。这样做的阻力很大。我们其实很多时候举手之劳就可以减少环境危害,比如尽可能少随地扔垃圾。我周围不少人是自己换机油,可没有一个人把换下的机油送到废油处理点,而全是倒进了下水道。其实换机油才$20,而且一年最多就两次,实在没必要。

环保界经常宣传三个R:

Reduce减少废物:减少无谓的资源浪费。

Reuse物尽其用:尽量利用可重复使用的器具。

Recycle循环再生:例如,回收一个铝制罐,相当于半加仑汽油的能源,这可让一台电视开三小时。回收一个玻璃瓶,省下的能源可点亮一只100瓦的四小时,而且比由原材料制新瓶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循环再用一磅钢材,可以全天点亮一只60瓦的灯泡。如果每个美国回收丢弃报纸的十分之一,一年可使2500万棵树免遭砍伐。

最后再看一点垃圾回收的数据:

日本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欧盟(平均) 美国

纸张 98% 81% 76% 62% 70% 59%

玻璃 96% 81% 59% 56% 58% 21%

美国人要做的事还很多。

Friday, April 4, 2008

新七宗罪

梵蒂冈最近提出新七宗罪:

1.基因改造 (genetic modification)

2.人体实验 (human experimentations)

3.污染环境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4.社会不公 (social injustice)

5.令人贫穷 (causing poverty)

6.贪财无度 (financial gluttony)

7.服用毒品 (taking drugs)

源自六世纪的旧七宗罪及其惩罚:

1.色欲 (lust) -- 在火焰硫磺中熏闷

2.贪吃 (gluttony) -- 强逼老鼠、蟾蜍和蛇

3.贪婪 (greed) -- 在油中煎熬

4.懒惰 (sloth) -- 丢进蛇坑

5.暴怒 (wrath) -- 活体肢解

6.妒忌 (envy) -- 投入冰水中

7.傲慢 (pride) -- 轮裂

Wednesday, January 2, 2008

Top 10 Buzzwords (Time magazine)

Popular in Internet and Online Advertising, buzzword is used to describe any trendy or newly made-up word or phrase that is used more to impress consumers than explain the product or technology.

#1. Cougar
An older woman who romantically pursues younger men. Example: Demi Moore, 45, snagging hubby Ashton Kutcher, 29. Although an offensive term to some, others consider it a positive sign of society's increasing acceptance of older women's sex appeal. This summer's reality show Age of Love went so far as to pit a team of Cougars, in or near their 40s, against a team of Kittens, all in their 20s, in a competition for the affections of a hunky 30-year-old. (Alas, a Kitten won.)
#2. Surge
Influx of 20,000 U.S. troops to Iraq aimed at, among other things, quelling sectarian violence. Even if you don't know the specific details, the word itself has by now been drilled relentlessly into your head. "Is the surge working?" "Is the surge failing?" "What does Gen. Petraeus think about the surge?" Surge, surge, surge! President Bush's call for additional troops, which was announced in January, incited more heated discourse this year than almost any other issue save immigration.
#3. Previvor
A person who does not have cancer, but has precancerous cells or a genetic mutation known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it: a pre-survivor. With the rise in genetic testing and groups like FORCE (Facing Our Risk of Cancer Empowered) that encourage women to find out whether they're likely to develop breast or ovarian cancer, some previvors are taking such drastic measures as getting preemptive mastectomies or hysterectomies.
#4. Popcorn Lung
A rare, life-threatening lung disease that can be caused by inhaling diacetyl, a chemical used in butter flavoring. It's normally not a problem if a) you don't work in a microwave-popcorn factory or b)you're not Colorado resident Wayne Watson, who ate approximately two bags of microwave popcorn a day for 10 years and became the first-known consumer to develop the disease. In September, as word of Watson's condition prompted the FDA to investigate diacetyl, ConAgra — the nation's largest microwave-popcorn produce — vowed to remove the food additive from its products.
#5. Colbert Bump
Similar to the Oprah effect on book sales, the boost in popularity ratings a political candidate gets after appearing on The Colbert Report, such as Ron Paul's stunning 100% increase in horse-race polls from 1% to 2% in June. The fact that the term was coined by satirical genius and Report host Stephen Colbert — who originated TIME.com's No. 1 buzzword last year, "truthiness" — speaks to his continued impact on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e. Fingers are crossed that the writers' strike ends in time to bring Colbert back for the primaries.
#6. Grass Station
As Webster New World Dictionary's Word of the Year, the term does not describe an outpost for smoking marijuana, but rather a theoretical alternative to today's fossil fuel–based gas station. As Americans become increasingly eco-conscious and as more consumers look for alternatives to rising prices at the pump, the idea of using ethanol and other biofuels — some of which are made from, you guessed it, grass — to power automobiles might gain a wider appeal. Until then, stick with your Prius.
#7. Locavore
Another dictionary, another semi-green term. The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s Word of the Year, this term refers to the trend of eating fresh, locally grown ingredients. It was coined by a group of San Francisco women promoting a diet consisting solely of food harvested within a 100-mile radius of practitioners' homes, which would reduce not only the fossil fuels used for shipping, but the variety of foods adherents get to eat.
#8. Bacn
Similar to Internet spam, this term covers news alerts and other email that individuals signed up to receive but may never get around to actually reading. Much like the pork product it is named after, bacn is something we desire even though it clogs our (electronic) arteries. And like many techy terms, it is willfully misspelled. Bacn was coined in August at a gathering of new media experts dubbed PodCamp Pittsburgh. That's right — something hip started in Pittsburgh.
#9. Vajayjay
How can we possibly write about this in a dignified way? Well, it's funny, foolish slang for "vagina." Yes, we can print that. The term, popularized in 2006 by Grey's Anatomy and more recently by Oprah Winfrey, is fairly indicative of where we are linguistically as a nation. Borne out of a network's fear of mentioning an anatomically correct word too frequently during a primetime medical drama, "vajayjay" demonstrates that in some ways, Americans are still immature about many things, including penayays.
#10. Freegan
A combination of the words "free" and "vegan," the term describes an anti-consumer who shuns mainstream materialism and only makes purchases as a last resort. The most sensational and often discussed practice of freeganism involves Dumpster-diving for food, clothing or other essentials, which freegans refer to as "waste reclamation." Many freegans are vegans and thus refrain from eating any animal products, but there are some "meagans" who consume meat that would otherwise remain unused.

Top 10 Quotes

#1. "I really am not the kind of guy that sits here and says, 'Oh gosh, I'm worried about my legacy.'"

—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when asked about his falling approval numbers and mounting criticism of the Iraq War during an interview with CBS' 60 Minutes (Jan. 14, 2007)
#2. "In Iran, we don't have homosexuals, like in your country."
— MAHMOUD AHMADINEJAD, president of Iran, responding to a question about the treatment of gays and lesbians in Iran during a visit to Columbia University in New York City (Sept. 24, 2007)
#3. "This record is not tainted at all. At all. Period.
— San Francisco Giants slugger BARRY BONDS, after breaking Hank Aaron's Major League Baseball all-time home-run record with his 756th career homer amid rampant speculation that he has used steroids. Bonds has always denied that he ever "knowingly" used performance-enhancing substances, but he was indicted in November for allegedly lying to a federal grand jury about using them (Aug. 7, 2007)
#4. "If you didn't like Darfur, you're going to hate Baghdad."
— Gen. DAVID H. PETRAEUS, warning of the consequences of an early troop withdrawal from Iraq (Aug. 14, 2007)
#5. "This is it. This is where it all ends. End of the road. What a life it was. Some life."
— Virginia Tech gunman CHO SEUNG-HUI, in a chilling video he made and sent to NBC News before killing 32 people and committing suicide in the deadliest school shooting in U.S. history (Apr. 16, 2007)
#6. "I don't think they're piling on because I'm a woman. I think they're piling on because I'm winning."
— HILLARY RODHAM CLINTON, on intensifying criticism by rivals for the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nomination (Nov. 2, 2007)
#7. "The planet is in distress and all of the attention is on Paris Hilton. We have to ask ourselves what is going on here?"
— AL GORE,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British paper The Sun, before adding that he believes in 10 years it will be too late to save the planet (June 18, 2007)
#8. "I spent the better part of the past three months enduring criticism that is normally leveled at some kind of genocidal tyrant."
— RUPERT MURDOCH, News Corp. owner, on the outcry over his purchase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ug. 8, 2007)
#9. "Hello, Condoleezza Rice? You have me to deal with now."
— A MASKED HAMAS GUNMAN, joking into the telephone of Palestinian President Mahmoud Abbas after taking control of his government compound (June 15, 2007)
#10. "Why don't you just shut up?"
— KING JUAN CARLOS, of Spain, to Hugo Chávez at a summit in Chile after the Venezuelan President called former Spanish Prime Minister José Maria Aznar a fascist (Nov. 10, 2007)

我的周末 1/11/2025 - 1/12/2025

星期六 LD要去Facial Treatment,我去8大道买菜,买午饭。 下午出去走了两圈。 把厨房和饭厅的地擦了,鱼缸的水换了。 衣服洗了。   星期天 上午出去走了两圈。应该是跑步的,但嗓子有点紧,还有点咳嗽,小心为上。 出去买了点东西。 下午继续收拾橱柜。 把暖气的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