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2, 2009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下)

如何买房子?这里介绍的在全美都差不太多。
通常说,在准备买房子前,要做一点研究的。
1.要看看家里存折有多少钱,因为通常说20%的首期是需要的(当然除了次级贷款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下)  - Portal - Portal的博客),所以50万的房子得准备10万的首期,还有交易税(这在各州各市是不一样的,纽约市大约是2%),还有各种各样的手续费,总之先得有些存款。
2.兜里有点钱了,就可以做些房价研究了。一般说,可以问问买过房朋友,这应该主要是考虑准备在什么地方买房。象我说过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其实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有很多的网站都有房价的信息。
3.当你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的时候,大概就该考虑找房产经纪人了。其实找经纪人并不难,报纸上很多。难的是找个好的经纪。因为经纪是从卖方拿钱的,所以说经纪基本上是代表卖方的利益,换句话说,你不应该指望经纪为你着想。好的经纪应该是提供足够的信息,这包括手上有足够的房源,并且对房子的各方面的信息了解的很透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诚实,这对老美来说问题较小,老中经纪很多人不说实话。所以找个好的经纪是要花一点功夫的。如果能有朋友介绍好的经纪最好。
4.有了经纪之后,经纪就会不停地(基本上是每个周末)打电话给你介绍房子并带你去看房子。这时需要考虑接触一下贷款经纪。挑选的标准和上面的差不多。需要了解的是在贷款的过程中到底要收什么费用和费用多少。好的经纪应该给你一份估价单(good faith estimate)。所有的人都希望收费少一些,而经纪也也常常是含含糊糊的。老实说,费用差不了多少,可人们就是不依不饶地算那小钱。
有的经纪要一份预先批准(pre-approval)的文件,如果已经从其他经纪中得到,也可以用,否则经纪会去查你的信用,并且需要你的年收入。说起来,要这文件的经纪比不要的靠谱。
说到了信用,这时才真正看出信用的重要。如果你的信用高,贷款的利率也就低。再有,年收入也对贷款利率有关系。有些中国人只打现金工作,年底不报税或报税很少,在当前的形势下大概没什么机会得到贷款。
5.经过一段从充满希望到快到绝望的找房经历,终于发现了你的虽不那么满意但经过反复权衡觉得还可以的房子。下单了。恭喜你!你现在需要的当务之急是找买卖房地产的律师。对律师最重要的要求是做任何事都完全以保护你的权利为准则。当然,律师应该有足够的经验知道如何在买房的过程中保护你。你的律师会和对方律师接触,而且需要放订金。律师应该很详细地给你解释买卖合同。这时,所有不明白的地方都要毫不犹豫地提问。你的律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查出你要买的房子有没有什么"毛病",比如地契对不对,是不是还欠别人的钱等等。同时还需要买一个产权的保险。
如果买的是旧房,通常需要一个有执照房屋检验师检查一下该房子。如果有重大缺陷,还得再接触卖者。
然后迅速接触你的房贷经纪,找适当的时候锁住最低利率。
6.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closing)。你(们)和你的律师一起去见对方和银行工作人员。这时别自作聪明,你需要做的只是按照律师的吩咐,不停地签字(当然律师会作些简单的解释)。还要开一些支票。然后心照不宣地挤出笑脸和该握手的人握握手。
再次恭喜你--这房子是你的了!当然了,只是部分是。如果你不定期付贷款,房子是会被银行收回的。享受你的房奴生活吧!


没错,纽约的房价很贵。可纽约有很多低收入的人,穷人也得有住的地方啊!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国国民住房自有率一直高于64%,其余36%的人租住「体面、卫生、安全」的住房,許多新移民感受最深的是,在美国可以轻易圆了「住房夢」。目前,美国約有68.1%的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
1965年成立的联邦住宅与都市发展部(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简称HUD),主要职责为:一是致力于为每个美国人提供一個体面、安全、卫生的家园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为居者有其屋計划创造机会;三是为低收入人士提供住房援助;四是致力于创造、振兴和维护国家可支付住房;五是执行国家公平住房法;六是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临时庇护所;七是刺激萧条社区的经济增长;八是协助地方社区的发展。
简单的说,HUD的宗旨,就是为普通美国人尤其是低收入者提供「经济上可负担的住房」(亦即平价屋和廉租),而且即使非公民,只要是绿卡持有人均可申請。


纽约市房屋局(NYCHA)监管着全国最大的公共住房计划,在全市拥有344個公共房屋楼群,其使命是为中低收入人士提供合适又负担得起的住房,目前约有41万4000名纽约居民住在NYCHA的公共住房里。
Public housing(华人常称其为政府楼): 这类房子是属于政府的,申请资格看下表。政府楼是指由HPD补贴差价、住戶交的房租不超过自己收入的28%至30%的公有住宅楼,統一由NYCHA管理。
 Person(s) in Family Income Limits
 1 < $43000
 2 < $49150
 3 < $55300
 4 < $61450
 5 < $66350
 6 < $71300
 7 < $76200
 8 < $81100
 9 < $86000
 10 < $90950


Rent stabilized apartment(华人常称其为廉租屋): 廉租屋公寓是由HUD或纽约房屋局HYCHA与开发商如银行投资者合作,利用政府土地兴建房屋、由社区机构管理,以减税或允许加建楼层等优惠,吸引开发商提供廉租屋。这些廉租屋并非由HPD管理,而是由开发商负责出租及维修。有時开发商兴建的整栋公寓都是廉租屋单位,但大部分廉租屋分散在不同的楼宇中,其特色是租金比市場价便宜,廉租屋每年加租幅度由紐約市租金管理局(Rent Guideline Board)決定。这里面的规则相当复杂,房租是依据房子的所在地和个人的收入来决定。但是通常说,一定是比市场价便宜。
華人申請廉租屋的成功率不高,最主要原因是收入不夠,申請廉租屋有一定的收入規定,過高或過低都不符合資格。很多低收入的华人做现金工,不报税,所以很难申请。

Affordable Housing(华人常称其为平价屋): 这也是由纽约市房屋管理和发展局(简称HPD)投资和管理的,針對全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可负担的住屋。这通常是提供收入较低的家庭购买的。有收入的上限。一般来说房价依然要依据所在位置和购买者的收入而定。原则上比市场价低。

美国国会1974年通过「住房和社区发展法」。這一法案对1937年的住房法做了进一步修正,设立第八条款,也就是租金补助计划,鼓励私人部门参与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
租金补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以房屋为基础,就是受补贴者只能将补贴用于租赁被指定的住房。另一类以租戶为基础,只要是屋主愿意加入第八条款计划,且租金与房屋质量符合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标准,则受补贴者就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区及承租房屋类型。租金补贴由地方公共住房机构直接付给屋主,剩余部分租金則由租戶直接付给屋主。
租金补助申请者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主要依据是其家庭收入和人口数量。一般来说,如果家庭所得低于当地所有家庭所得平均数的一半即可申請。公共住房机构会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的调查,调查內容包括家庭收入、财产、有无犯罪记录等等,通过调查的家庭可以列入等候名单。以租戶为基础的补助又分成两类,即许可证计划和租屋券计划。根据许可证计划,受补贴者承租的房屋租金不能超出HUD设定的合理市場租金标准。另外,受补贴者只需要拿出家庭收入的30%支付房租,其余部分由公共住房机构支付。HUD依据房屋所在地区、房屋面积以及是由屋主还是租戶来支付水電煤气等费用等诸多因素来决定合理市场租金标准。租屋券计划则比许可证计划更有弹性,受补贴者可以承租高于或低于合理市场租金标准的住房。当租戶选择高于合理市场租金的住房时,要自行负担超出部分的租金。公共住房机构给予的租金补助,介于合理租金标准与家庭30%的收入之间。在房屋供应方面,私人屋主并非都必须参与第八条款计划,而是可以自行选择。事实上,很多屋主都愿意参加这一计划,原因有三:一是等待租房的受补贴者很多,不用发愁沒有租戶;二是租金有保障,一部分租金是由政府直接支付的,而租戶也轻易不会拖欠他们该付的那部分租金,因为不按期交付租金的人将被从租金补贴计划中除名;三是租戶行为良好,因为一旦触犯法律或有涉及毒品之类的不良行为,受补贴者将再也无法获得这一补贴。所有参与租金补贴计划的房屋都必须符合政府的房屋质量标准。
事实上,美国各地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在有的地方,政府仍为低收入者提供一些公共住房。但无论如何,租金补贴是目前美国为低收入者解決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

Friday, November 6, 2009

读《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 - Mitch Albom

随着女儿的长大,我们基本上是越来越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了?其实这很正常,也不那么重要。可作为父母,还是想了解女儿在想些什么。
其实没什么好办法。
只是有一天,在她的房间里看到她买的一些书。突发灵感:何不从她看的书中看看她对什么感兴趣?

《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就是其中一本。

第一个人
NO! EDDIE SHOOK his head violently. NO! The Blue Man seemed amused.
"No? It can't be heaven?" he said. "Why? Because this is where you grew up?"
Eddie mouthed the word Yes.
"Ah." The Blue Man nodded. "Well. People often belittle the place where they were born. But heaven can be found in the most unlikely corners. And heaven itself has many steps. This, for me, is the second. And for you, the first."
He led Eddie through the park, passing cigar shops and sausage stands and the "flat joints," where suckers lost their nickels and dimes.
Heaven? Eddie thought. Ridiculous. He had spent most of his adult life trying to get away from Ruby Pier. It was an amusement park, that's all, a place to scream and get wet and trade your dollars for kewpie dolls. The thought that this was some kind of blessed resting place was beyond his imagination. (p. 34)
其实我还真没想过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应该是非常不一样吧。我向往吗?不知道。

看到后来才觉得这是一本宗教意味颇大的书。只是和传统的传教不同。
很多朋友都说,许多终生不信教(大多的老中)的人在临终时信了教,而且因此走的很安详。我还没找到这种感觉。但我觉得我可能是个很适于信教的人。

"I am leaving," the Blue Man whispered in his ear. "This step of heaven is over for me. But there are others for you to meet."
"Wait," Eddie said, pulling back. "Just tell me one thing. Did I save the little girl? At the pier. Did I save her?"
The Blue Man did not answer. Eddie slumped. "Then my death was a waste, just like my life."
"No life is a waste," the Blue Man said. "The only time we waste is the time we spend thinking we are alone." (p. 50)
真是意味深长。


第二个人
"You've been waiting here all this time?" Eddie whispered.
"Time," the Captain said, "is not what you think." He sat down next to Eddie. "Dying? Not the end of everything. We think it is. But what happens on earth is only the beginning."
Eddie looked lost.
"I figure it's like in the Bible, the Adam and Eve deal?" the Captain said. "Adam's first night on earth? When he lays down to sleep? He thinks it's all over, right? He doesn't know what sleep is. His eyes are closing and he thinks he's leaving this world, right?"
"Only he isn't. He wakes up the next morning and he has a fresh new world to work with, but he has something else, too. He has his yesterday."
The Captain grinned. "The way I see it, that's what we're getting here, soldier. That's what heaven is. You get to make sense of your yesterdays." (p.92)
我们不难承认生是一种开始,死亡也是一种开始吗?我还是有点困惑。

"Sacrifice," The Captain said. "You made one. I made one. We all make them. But you were angry over yours. You kept thinking about what you lost.
You didn’t get it. Sacrifice is a part of life. It’s supposed to be. It’s not something to regret. It’s something to aspire to. Little sacrifices. Big sacrifices. A mother works so her son can go to school. A daughter moves home to take care of her sick father.”

"That’s the thing. Sometimes when you sacrifice something precious, you’re not really losing it. You’re just passing it on to someone else." (p. 93-94)
sacrifice大约可以翻译为牺牲;舍弃。我们老中好像近年越来越不用这样的词了。


第三个人
All parents damage their children. It cannot be helped. Youth, like pristine glass, absorbs the prints of its handlers. Some parents smudge, others crack, a few shatter childhoods completely into jagged little pieces, beyond repair. (p. 104)
......
All parents damage their children. This was their life together. Neglect. Violence. Silence. And now, someplace beyond death, Eddie slumped against a stainless steel wall and dropped into a snowbank, stung again by the denial of a man whose love, almost inexplicably, he still coveted, a man ignoring him, even in heaven. His father. The damage done. (p. 110)
我看了"All parents damage their children. "之后很震动。
第一个立即的想法是,我父母damage我的童年了吗?直觉是一定有。然后就试图找出到底有哪些事,让我惊讶的是,我记不得到底有什么不愉快事能让我到今天还以一种近乎仇恨的心情记得(即便把时间延长到少年)!!!
第二个立即的想法是,我damage我女儿的童年了吗?有。起码有若干次,起码我觉得是伤害她了。我可能会有很多成立或不成立的理由做哪些可笑或者说可恨的事。想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也许她不觉得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呢?不会。起码现在不会。
随后的想法是,我伤害过我父母吗?有。大概很多次。我每次想到这些事,心里总是很不好受。有一次,和妈妈谈起一次我想了很久的事,我是觉得如果不说可能会后悔一辈子。结果却是妈妈好像记不得了。我有点沮丧,不过仍然有释放的感觉。

Parents rarely let go of their children, so children let go of them. They move on. They move away. The moments that used to define them - a mother's approval, a father's nod - are covered by moments of their own accomplishments. It is not until much later, as the skin sags and the heart weakens, that children understand; their stories, and all their accomplishments, sit atop the stories of their mothers and fathers, stones upon stones, beneath the waters of their lives. (p. 126)

"Because of loyalty," she said.
"People don't die because of loyalty."
"They don't?" She smiled. "Religion? Government? Are we not loyal to such things, sometimes to the death?"
Eddie shrugged.
"Better," she said, "to be loyal to one another." (p.138)

Ruby stood, and Eddie stood, too. He could not stop thinking about his father's death.
"I hated him," he mumbled.
The old woman nodded.
"He was hell on me as a kid. And he was worse when I got older."
Ruby stepped toward him. "Edward," she said softly. It was the first time she had called him by name. "Learn this from me. Holding anger is a poison. It eats you from inside. We think that hating is a weapon that attacks the person who harmed us. But hatred is a curved blade. And the harm we do, we do to ourselves.
"Forgive, Edward. Forgive. Do you remember the lightness you felt when you fist arrived in heaven?"
Eddie did. Where is my pain?
"That's because no one is born with anger. And when we die, the soul is freed of it. But now, here, in order to move on, you must understand why you felt what you did, and why you no longer need to feel it."
She touched his hand.
"You need to forgive your father." (pp.141-142)

Ruby was gone. He was back atop the mountain, outside the diner, standing in the snow.
He stood there for a long time, alone in the silence, until he realized the old woman was not coming back. Then he turned to the door and slowly pulled it open. He heard clanking silverware and dishes being stacked. He smelled freshly cooked food-breads and meats and sauces. The spirits of those who had perished at the pier were all round, engaged with one another, eating and drinking and talking.
Eddie moved haltingly, knowing what he was there to do. He turned to his right, to the corner booth, to the ghost of his father, smoking a cigar. He felt a shiver. He thought about the old man hanging out that hospital window, dying alone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Dad?" Eddie whispered.
His father could not hear him. Eddie drew closer. "Dad. I know what happened now."
He felt a choke in his chest. He dropped to his knees alongside the booth. His father was so close that Eddie could see the whiskers on his face and the frayed end of his cigar. He saw the baggy lines beneath his tired eyes, the bent nose, the bony knuckles and squared shoulders of a workingman. he looked at his own arms and realized, in his earthly body, he was now older than his father. He had outlived him in every way.
"I was angry with you, Dad. I hated you."
Eddie felt tears welling. He felt a shaking in his chest. Something was flushing out of him.
"You beat me. You shut me out. I didn't understand.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Why did you do it?" He drew in long painful breaths. "I didn't know, OK? I didn't know your life, what happened. I didn't know you. But you're my father. I'll let it go now, all right? All right? Can we let it go?"
His voice wobbled until it was high and wailing, not his own anymore. "OK? YOU HEAR ME?" he screamed. Then softer: "You hear me? Dad?"
He leaned in close. he saw his father's dirty hands. He spoke the last familiar words in a whisper.
"It's fixed."
Eddie pounded the table, then slumped to the floor. When he looked up, he saw Ruby standing across the way, young and beautiful. She dipped her head, opened the door, and lifted off the jade sky. (pp.143-144)

说起来,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有各种各样。这话题要说起来还是很有学问的。该书只是讲了某种情景,仍然催人泪下。特别是,当父母不在时,孩子们常常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或后悔。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也特希望我的孩子不要有这样的感觉。

最近在读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摘一点吧。
我自己十九岁的时候,父母之于我,大概就像城市里的行道树一样吧?这些树,种在道路两旁,疾驶过去的车轮溅出的脏水喷在树干上,天空漂浮着的濛濛细灰,静悄悄地下来,蒙住每一片向上张开的叶。
行道树用脚,往下守着道路,却用脸,朝上接住整个城市的落尘。
如果这些树还长果子,他们的果子要不就被风刮落、在马路上被车轮辗过,要不就在扫街人的咒骂声中被拨进垃圾桶。谁,会停下脚步来问他们是什么树?
等到我惊醒过来,想去追问我的父母究竟是什么来历的时候,对不起,父亲,已经走了;母亲,眼睛看着你,似曾相识的眼神仿佛还带着你熟悉的温情,但是,你错了,她的记忆,像失事飞机的黑盒子沉入深海一样,纵入茫然--她连最亲爱的你,都不认得了。
行道树不会把一生的灰尘回倒在你身上,但是他们会以石头般的沉默和冷淡的失忆来对付你。


第四个人
People say they "find" love, as if it were an object hidden by a rock. But love takes many forms, an it is never the same for any man and woman. What people find then is a certain love. And Eddie found a certain love with Marguerite, a grateful love, a deep but quiet love, one that he knew, above all else, was irreplaceable. Once she'd gone, he'd let the days go stale. He put his heart to sleep. (p.155 - p.156)


LOVE, LIKE RAIN, can nourish from above, drenching couples with a soaking joy. But sometimes, under the angry heat of life, love dries on the surface and must nourish from below, tending to its roots, keeping it self alive. (p. 164)
......
Because he had not slept in heaven, it was Eddie's perception that he had not spent more than a few hours with any of the people he's met. Then again, without night or day, without sleeping or waking, without sunsets or high tides and meals or schedules, how did he know? (p. 168)
......
Eddie realized that was precisely what he'd been feeling for years.
"I should have worked somewhere else," he told her. "I'm sorry I never got us out of there. My dad. My leg. I always felt like such a bum after the war."
He saw a sadness pass over her face.
"What happened?" she asked. "During that war?"
He had never quite told her. It was all understood. Soldiers, in his day, did what they had to do and didn't speak of it once they came home. He thought about the men he'd killed. He thought about the guards. He thought about the blood on his hands. He wondered if he's ever be forgiven.
"I lost myself," he said.
"No," his wife said.
"Yes," he whispered, and she said nothing else.

At times there in heaven, the two of them would lie down together. But they did not sleep. On earth, Marguerite said, when you fell asleep, you sometimes dreamed your heaven and those dreams helped to form it. But there was no reason for such dreams now.
Instead, Eddie held her shoulders and nuzzled in her hair and took long, deep breaths. At one point, he asked his wife if God knew he was here. She smiled and said, "Of course," even when Eddie admitted that some of his life he'd spent hiding from God, and the rest of the time he thought he went unnoticed. (pp.170-171)

Finally, after many talks, Marguerite walked Eddie through another door. They were back inside the small, round room. She sat on the stool and placed her fingers together. She turned to the mirror, and Eddie noticed her reflection. Hers, but not his.
"The bride waits here," she said, running her hands along her hair, taking in her image but seeming to drift away. "This is the moment you think about what you're doing. Who you're choosing. Who you will love. If it's right, Eddie, this can be such a wonderful moment."
She turned to him.
"You had to live without love for many years, didn't you?"
Eddie said nothing.
"You felt that it was snatched away, that I felt you too soon."
He lowered himself slowly. He lavender dress was spread before him.
"You did leave too soon, " he said.
"You were angry with me."
"No."
Her eyes flashed.
"OK. Yes."
"There was a reason to it all," she said.
"What reason?" he said. "How could there be a reason? You died. You were forty-seven. You were the best person any of us knew, and you died and you lost everything. And I lost everything. I lost the only woman I ever loved."
She took his hands. "No, you didn't. I was right here. And you loved anyway.
"Lost love is still love, Eddie. It takes a different form, that's all. You can't see their smile or bring them food or tousle their hair or move them around a dance floor. But when those senses weaken, another heightens. Memory. Memory becomes your partner. You nurture it. You hold it. You dance with it.
"Life has to end," she said. "Love doesn't."
Eddie thought about the years after he buried his wife. It was like looking over a fence. He was aware of another kind of life out there, even as he knew he would never be a part of it.
"I never wanted anyone else," he said quietly.
"I know," she said.
"I was still in love with you."
"I know." She nodded. "I felt it."
"Here?" he asked.
"Even here," she said, smiling. "That's how strong lost love can be."
She stood and opened a door, and Eddie blinked as he entered behind her. It was a dimly lit room, with foldable chairs, and an accordion player sitting in the corner.
"I was saving this one," she said.
She held out her arms.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eaven, he initiated his contact, he came to her, ignoring the leg, ignoring all the ugly associations he had made about dance and music and weddings, realizing now that they were really about loneliness.
"All that's missing," Marguerite whispered, taking his shoulder, "is the bingo cards."
He grinned and put a hand behind her waist.
"Can I ask you something?" he said.
"Yes."
"How come you look the way you looked the day I married you?"
"I thought you'd like it that way."
He thought for a moment. "Can you change it?"
"Change it?" She looked amused. "To what?"
"To the end."
She lowered her arms. "I wasn't so pretty at the end."
Eddie shook his head, as if to say not true.
"Could you?"
She took a moment, then came again into his arms. The accordion man played the familiar notes. She hummed in his ear and they began to move together, slowly, in a remembered rhythm that a husband shares only with his wife.
You made me love you I didn't want to do it I didn't want to do it You made me love you and all the time you knew it and all the time you knew it....
When he moved his head back, she 47 again, the web of lines beside her eyes, the thinner hair, the looser skin beneath her chin. She smiled and he smiled, and she was, to him, as beautiful as ever, and he closed his eyes and said for the first time what he'd been feeling from the moment he saw her again: "I don't want to go on. I want to stay here."
When he opened his eyes, his arms still held her shape, but she was gone, and so was everything else.
(p.172-p.175)

这一段我是看的热泪盈眶。
有些东西可能是一生都在追寻和思考的。
大多的时候,我们都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可惜的是,常常在若干年后,发现自己错了或者不那么正确。
我常常羡慕(有时是完全不相信)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下辈子还要这样过。虽然我似乎还没到回首往事的时候,但我确实常常觉得的生活应该不是这样的。由此我下辈子为什么还要这样过呢?为什么不要有个完全不同的生活?


第五个人
A warm breeze blew. A tear rolled down Eddie's face. Tala studied it the way a child studies a bug in the grass. Then she spoke to the space between them.
"Why sad?" she said.
"Why am I sad?" he whispered. "Here?"
She pointed down. "There."
Eddie sobbed, a final vacant sob, as if his chest were empty. He had surrendered all barriers; there was no grown-up-to-child talk anymore. He said what he always said, to Marguerite, to Ruby, to the Captain, to the Blue man, and, more than anyone, to himself.
"I was sad because I didn't do anything with my life. I was nothing. I accomplished nothing. I was lost. I felt like I wasn't supposed o be there."
Tala plucked the the pipe-cleaner dog from the water.
"Supposed to be there," she said.
"Where? At Ruby Pier?"
She nodded.
"Fixing rides? That was my existence?" He blew a deep breath. "Why?"
She titled her head, as if it were obvious.
"Children," she said. "You keep them safe. You make good for me."
She wiggled the dog against his shirt.
"Is where you were supposed to be," she said, and then she touched his shirt patch with a small laugh and added two words, "Eddie Main-ten-ance." (pp. 190-191)

With that, the river rose quickly, engulfing Eddie's waist and chest and shoulders. Before he could take another breath, the nose of the children disappeared above him, and he was submerged in a strong but silent current. His grip was still entwined with Tala's, but he felt his body being washed from his soul, meat from the bone, and with it went all the pain and weariness he ever held inside him, every scar, every wound, every bad memory.
He was nothing now, a leaf in the water, and she pulled him gently, through shadow and light, through shades of blue and ivory and lemon and black, and he realized all these colors, all along, were the emotions of his life. She drew him up through the breaking waves of a great gray ocean and he emerged in brilliant light above an almost unimaginable scene:
There was a pier filled with thousands of people, men and women, fathers and mothers and children--so many children--children from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children who had not yet been born, side by side, hand in hand, in caps, in short pants, filling the boardwalk and the rides and the wooden platforms, sitting on each other's shoulders, sitting in each other's laps. They were there, or would be there, because of the simple, mundane things Eddie had done in his life, the accidents he had prevented, the rides he had kept safe, the unnoticed turns he had affected every day. And while their lips did not move, Eddie heard their voices, more voices than he could have imagined, and a peace came upon him that he had never known before. He was free of Tala's grasp now, and he floated up above the sand and above the boardwalk, above the tent tops and spires of the midway, toward the peak of the big, white Ferris wheel, where a cart, gently swaying, held a woman in a yellow dress--his wife, Marguerite, waiting with her arms extended. He reached for her and he saw her smile and the voices melded into a single word from God:
Home. (pp. 192-194)

真是一本不错的书。



回到我最开始的动机。觉得女儿能挑这样的书读,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我还会找她的书读的,因为她可能会比我发现更多的好书。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Five_People_You_Meet_in_Heaven

10/16/09 - 11/6/09

Friday, October 9, 2009

【转贴】从2049年看中国 -- 陈志武

好像经济学家不应该预测。

读了他的预测,觉得很有趣。我能不能活到2049?努力吧,但20年大概还有希望。我还真想看看他的预言有多少是有价值的。

最近在读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觉得很好看。他把一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讲得比较易懂。而且我也确实了解了一些经济学的理论。

经济学真的挺好玩的。


从2049年看中国

陈志武,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访问教授。

发表于《中国企业家》2009年10月期

我们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2049年的中国,不仅经济总规模已超过美国,而且,老百姓分享真正的“全民所有制”的好处。

今天已经是2049年,自1949年至今已经一百年,期间中国走过几个不同阶段,经历了几次危机,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尽管如此,中国经济虽然按人均GDP算还是落后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但今天在总体规模上跟美国不相上下,已经是世界经济二强。

回首看过去,在中国经济达到2049年的这种境界前,并不像当初预期的那么一帆风顺,原来总觉得中国就是与其他国家不同。只是现在回首往事,我们还是发现人性决定的规律,在中国也不例外。

想当年,1978至200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在长达三十年中年均增长超过10%,在那种经济奇迹的基础上,又加上在2008--2009年 世界金融危机中,因为那时的政府大刀阔斧救市,让中国经济很快从危机中走出来,于是,中国的经济成就受世人赞叹不已,这当然不奇怪。

回顾2009--2019年的历史

可问题也恰恰来源于此,因为那次危机之后,自满占据上风,人们变得过于自信,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不可能不持续,风水轮流转已经转到中国了。结 果,在金融危机之前打算进行的许多基本制度改革被无限期推迟,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国企产权改革、财政民主改革、政治权力制衡机制改革,危机之后都被推迟。 据说,当时的决策层、知识界和业界普遍认为没必要改变之前的体制,没必要改变那时已经势不可挡的“国进民退”潮流,他们觉得正是那种政府严格管制、国有企 业主导的经济体制才使中国经济不仅快速增长三十年,而且给其以极高的抵抗危机冲击的能力。

就这样,2009年之后改革动力快速退化,体制改革就是如此,不进则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国富民穷”局面继续恶化。这不奇怪,因为在 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一方面政府几万亿的“铁公基”项目主要由大中型国企承接,另一方面2009年的数万亿“天量信贷”也主要流向国企,民 企中顶多只有大型民企得到一些,而数千万家中小民企得不到,更何况把这么多银行存款贷给国企后,使原来一直就有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结果 是,国企资源雄厚,在各行业出击,众多民企被挤出,停业关门。见到众多民企要么关门、要么经营困难,许多人没有认识到这是金融资源与国家政策的歧视所致, 而是得出“民企靠不住,只能靠国企”发展中国经济的结论。于是,从2009年到2018年,金融资源和政策继续重点偏袒国企。

国企强势,民企被挤,在2015年前,就没有哪个行业不是国企绝对垄断。政府拥有的资产产权以及其它形式财富的比重,重新回到1990年代初的水平。也就是说,从整个经济的财产性收入中,政府得到的份额重回国企产权改革以前的水平,民间家庭得到的份额出现新低。

第二个表现是,财政税收占GDP之比继续上升。在2007-2008年时,老百姓收入占GDP比重还只略低于50%,但是,到2018年,则降到不 到GDP的40%。之所以财政税收的扩张能够实现,是因为民主宪政改革一直没有足够的压力,因此,制约税率和税种过度膨胀的机制没机会形成。当然,税收增 长的一个原因是2005年后收税的效率提高很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基于需要。2008-2009金融危机期间开始的那么多“铁公基”项目,迫使各级政府继 续往里面投资数年,否则就有太多烂尾工程,所以,政府需要很多钱。再者,原来地方政府可以靠“土地财政”,比如,在2007年,不少市政开支的80%左右 来自土地出让金,所以,那时候,各地政府有很多激励去“保护”房价。只是经过几轮行政操纵后,到2015年左右,房产已经是天价。在那时候中国城镇化比率 已接近60%,还没进城镇的因房价太高,进不了城,而城里以房子投资的人也无法再多买了。更何况城镇里能够被政府卖的地已所剩无几。就这样,房价到顶, “土地财政”的路就越来越窄,为了支持开支需要,各地政府只好放弃“预算外收入”,转向更多依赖正式的征税。

第三,国内民间消费需求继续下降,到2018年居民消费只占GDP的30%左右。一方面,由于上述“国富民穷”的趋势越来越强,2009年后,虽然 许多经济学家和官员都强调扩大民间消费的重要性,但是,在民间掌握的资产财富和收入比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这当然只是愿望而已。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 1978年时几乎没几个,到2008年时有六千多万家,而到2018年只剩五千多万家。这种因金融资源和政策歧视造成的国企挤出民企的结局,对社会就业打 击严重,2008年前的中国经历是:对国企的投资是对民企的四倍,但国企并不增加就业机会,而民企每年增加就业五百万以上。可是,这些数据并没能改变中国 资源配置偏袒国企的基本格局,反而在2008-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得到强化。因此,从那以后,就业需求大于就业供给的局面继续恶化,使劳动力成本即 老百姓收入继续下降,这也造成了2018年居民消费只占GDP的30%。

在民间消费无法增长太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增长就不能转型到依赖内需,而是只能继续依赖出口市场。可是,到2009年时中国在许多商品的全球市场 份额已接近顶峰,2009年后要再增加,其在各国的政治阻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那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就业的冲击之后,连美国的政客也抵挡不住来自工业工会 的压力,不得不让步于贸易保护主义。在2013年之前,中国政府想尽办法让中国的出口每年勉强增长一点,但到2015年出口已无法增长了。

于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开始的“再国有化”以及“铁公基”运动的后遗症,到2015年已经完全暴露出来,不仅社会失业严重,而且许多基建 项目完工后使用率低,国企亏损又开始像1970、80年代那么严重,这些都转换成银行的呆坏账。加上从那之后房价持续下跌,银行的住房贷款呆坏账日益严 重。一场银行危机在即。

不过,由于商业银行都是国有或者国家绝对控股的,所以,银行的问题就是政府的问题,也就是说,只要政府财政没有问题,财政部就能为银行买单,银行破产危机就不可能发生。

只是如上面介绍的,到2015年,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越来越吃紧。虽然“土地财政”还是有一些、各种税率已经很高,但是国企亏损越来越大,政府需要往其中补贴的金额越来越多,银行的呆坏账也在膨胀,这就逼着政府加税,并通过向银行发国债补充财政,以期度过挑战。

到2018年,严格意义的金融危机还没发生,只是在国有经济的安排下,潜在的金融危机已经被转变成财政危机。在继续加税可能使社会不满加重、同时政 府负债已经很多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多印钞票,以通货膨胀将财政危机转移给社会老百姓。结果,还是引发强烈的社会不满,出现动荡。

危机之后改革三十年

往事并非总是不堪回首。1978至2008年长达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来的太容易,以至于即使人们没有把其背后的逻辑弄清楚,也不妨碍中国经 济增长那么多年。特别是经过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表现,让许多人更是不能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恰恰是因为离原来的管制经济越 远、离国有企业垄断越远、靠经济自由越近、靠民营经济越近所致,而不是因为国有经济比重很高所致。

在当时自信与自满占上风的情况下,太多人的确难以理性地理解当初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难以选择进行基础性体制改革。所以,在2009年后,反而选择强化“国进民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2018年后的短暂危机和动荡不完全只是一件坏事,因为人也好,社会也好,太成功之后,特别是太长时间成功之后,会变得过于自信,然后就朝着非理性的路走得难以自我回头。俗话说,“不见棺材不掉泪”,看来只有危机才能逼着社会纠错。

2019年后社会还是经历了一段时期的镇痛。可是,痛定思痛,这为那时的领导人倡导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创造了社会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之后开始了真正的 国有资产民有化改革、土地产权交易市场改革、征税权制约机制改革、财政民主化改革,等等,这些是邓小平时期也考虑过但之前时机不成熟的改革,终于在过去的 三十年发生了。

1978-2008年是“经济”改革开放时期,2019-2049年也是三十年改革开放,只是侧重点在体制上。两个阶段加在一起,才完成中国“渐进 式”改革路径的全程。回过头看,当年人们说东欧的“休克疗法”改革方式如何如何的不合适,而中国的“渐进式”是多么优越。只是现在再看这个问题,差别在于 东欧在当时就完成了,他们早就不谈改革的话题了,因为改革的事对他们已经相去太远;而中国的“渐进式”到今天,到2049年才走完。人生有几个七十年呀!

不过,我们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2049年的中国,不仅经济总规模已超过美国,而且,老百姓直接拥有由原来国有资产组成的国民权益基金的股份,分享真 正的“全民所有制”的好处,而且政府对各行各业的准入管制大大减少,即使行政部门想扩张权力,也没有那么容易,会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业委员会的听证监 督和问责。更重要的是,各行业不再有国企垄断了,而是各家民营企业自由竞争,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也不管其出身或教育背景如何,都能自由创业、进入充 满发展前景的行业。由于没有多少国企存在了,金融资源不再有歧视性地偏向一些企业,忽视另外的企业,所以,在发展机会上更加平等,连商业规则、行业法律法 规都更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今天的中国是更加商业化、市场化了,以至于家庭的利益交换功能也淡化,那种通过家庭血缘关系来互通利益的传统安排已经越来越轻。许多人说现在社会的 人情味淡,离婚率高,生小孩的数量也少了,等等,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在金融市场以及其它市场取代家庭、社会关系的经济交易功能之后,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更多 是感情,而不是利益,个人是为自己而不再是为别人活着。所以,一旦没了感情,婚姻的基础就没有了,离婚属合情合理的选择。有了金融市场解决养老病残的经济 安全安排之后,自然没必要靠多生小孩“养子防老”了,人的生命就这样从功利工具目的中得到解放。生命多可贵呀,就那么几十年,何尝不充分享受自由飞翔的人 生体念呢?市场的发达最终实现了“五四”运动所追求的个人自由和个人解放。

(本文是作者应《中国企业家》邀请以2049年的时间点虚拟写作,文中2009年后的具体经济数据均为虚构)

Thursday, October 8, 2009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中)

最近看到了一个有关美国房价的调查统计。
此项统计调查的是面积2200平方尺、四卧、两个半卫生间并有车库的住宅。
该调查发现,与全美国其它300多具有同样标准的市场相比,密西根的Grayling是全美民众最有能力购买住宅的市场,当地符合上述标准的平均房价仅11万2000元。而加州圣地牙哥的La Jolla社区,当地同类房屋的平均价格高达210万元以上。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一年多了,根据The S&P/Case-Shiller公布的房价指数,美国房价还在雪崩之中。去年第四季度破纪录地跌了18.2%之后,上个季度又跌了接近20%,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而且全美所有地区一起下跌,无一倖免。房价跌三年 泡沫未灭。
房价已跌到如此地步,房子应该很便宜,是不是都能买得起了?虽然美国房市,目前回到了2002年的价位,但数据显示房价依然还在高位,其中有力的数据是联邦经济统计局发布整体房屋贷款的总值和GDP之比,占了美国GDP的73%,离1986年时的40%的合理点相差甚远,这说明房地产泡沫还未破灭,还有30%到40%的下跌空间。
这两年,已有2000多万美国人失去了自己的房子,潜在的购房者由于实际收入下降,又担心失业,根本不敢随便购买房屋,而随着美国在未来几年很难恢复增长,失业率也就不可能下降。

上面这些数据是想引出一个题目:买房好还是租房好?
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就是说还是应该以实际情况来考量。
比如说,纽约曼哈顿是全球最富有、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可是在曼哈顿拥有住房的只有20%上下(还有一种说法是在10%以下)。曼哈坦的房价实在是太高了,一套百万美元以上的公寓稀鬆平常。如果地点好一点,一居室的coop也应该在$50万以上。所以如果想要有最基本的生活空间(对家庭而言),没有$100万,想都不要想了。考虑到曼哈顿的地产税高达3%,如果公寓的价格100万,每年单交地产税也要三万,再加上几百元管理费,一、二百元水电费,这大概也就是为何大多曼哈顿人甚至一辈子都租房而住。宋美龄女士当年居住在中央公园边上的那套Penthouse,价值七、八千万元,每年地产税要交200多万元,就是送给你也住不起。写到这儿,想起当年在长岛打餐馆,就遇到那种有着很豪华房子,却很扣扣缩缩的主儿。说起来就是上辈遗留的房子,这辈有点儿养不起了。很久以前到Rhode Island参观豪宅,那些房子多半是后人捐给政府,原因就是根本养不起,又希望在历史上留下先辈的痕迹。

买房或租房 我们可以算算回报。以借款$80万为例。如果贷款期限是30年,利率是6%。则每个月的还款额是$4796.40。加上这30年付的$926705.51,一共付了差不多172万。再看看存成定期存款,假如年利为3%,$100万每年的利息是30000。如果花四千块钱租房(加上地税钱)(我相信4000月租的房子应该比100万的房子好),30年后,仍然有$80万,而买房者拥有了一套住房。其实这些简单的算法一样适合中国人。虽然中国现在不收地税,我敢打赌,在不久的将来,地卖的差不多的时候,一定会收。

纽约市区人口保持800万左右已经很长时间了,真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不断有新移民进入,同时也有相当的人群离开。我曾见过一个统计,美国人平均差不多7年换一次住处。曼哈坦的活力就在于人口的不断流动。最近,哈佛大学一项研究结果指出,要维持一个地区的活力,租房和买房的比例在50比50时最佳。年轻人,特别是单身人士和无孩子的夫妇适合租房;只有孩子多的家庭才适合买房。住房拥有率太高的地区,其发展速度往往会下降。

所谓投资房地产,指的是投资土地。正常情况下,只有土地才会随着通胀率而升值。然而在目前中国,个人是不能拥有土地的,即使买了房子,也最多只是拥有70年的住房使用权而已。一旦失去了对土地的拥有,房子本身就只是一堆水泥、钢筋之类的建筑材料而已,就像购买汽车,钥匙一到手立刻折旧。另外,据说国内房子的设计寿命定在30年,最多50年。也就是说住满50年,房子就必须拆除。我倒是希望我听说的这些都不是真的!

其实一辈子租房又何妨?!

Monday, October 5, 2009

从新中国十一庆祝之后的网上评论想到的

1.比较赞同新中国的说法。很难说中国只有60岁的说法。
2.比较赞成阅兵。至于说展示的军威是对外还是对内的争论觉得有点无聊。
3.戒严是免不了的,起码在中国。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今后还会有。
4.毛泽东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句很振奋人心的话,可在毛的统治下,很难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现在应该说中国站起来了,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吗?进一步想,什么叫"站起来了"?
5.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什么是"解放思想"?感觉上是从"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反正肯定要从"毛泽东思想"中解放出来。下一步是不是要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解放出来?
7.中国政府目前威信特别高。其实是基于满足民众生活水平在这十几年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真的也就十几年,我出国时工资不过几百元),如果这个前提不再,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呢?

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再看【花样年华】

闲着无事,再看【花样年华】。王家卫的东西常常超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再看,仍然好看。

说句粗俗的话,导演、演员们把一个偷情的故事演绎的如此美丽。实在是难得。
接着想,偷情真的那么不齿吗?多半不是吧,不然怎会有如此多的偷情?

音乐其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再想,梁朝伟和张曼玉简直就是天生的一对。如果此生没结过婚,也一定要偷情。:-)

字幕:那个时代已过去

字幕: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

仿佛隔着一块
积着灰尘的玻璃
看得到,抓不着
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
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我们要不要补钙 - 摘自科学松鼠会

之所以转贴这篇,是因为一直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让我信服的说法。而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实在是需要对钙的问题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虽然读后仍然有很多不确切的答案,但仍然搞明白了一些从前不清楚的疑问。

记得有段时间的电视里,每天都有一个老太太反复出现,说自己曾经浑身上下都是病,举手投足都会导致病发;但是吃了“某某钙”之后,就完全好了,年轻 人做起来有难度的动作都轻松自如。不管是出生婴儿还是如花少年,更不用说龙钟老者,补钙几乎成了一个“健康”的同义词。钙,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到底 要不要补钙呢?

那些钙的美丽传说

在人体所需要的各种矿物质中,钙大概是被研究得最广泛的了。毫无疑问,钙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必须的。肌肉收缩、血管扩张收缩、激素和酶的分 泌,以及神经信号传导,都与钙的作用有关。不过,卖钙片的人往往还会宣称补钙有这样那样的“神效”,也总能找到一些“科学研究”来支持他们的说法。虽然很 多说法确实来自于一些科学论文,但是科学论文的结果往往不是“能”或者“不能”那样的黑白分明。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权威机构——比如美国国家卫生署 (NIH)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专家组——对于传说中的那些钙的功能的总结和评价。

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钙的总量在青少年时期一直增加,到3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流失增加。钙的流失会导致骨质疏松。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体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不过这只是影响骨质疏松的一个方面,人们的总体食谱会让这种影响变得非常复杂。WHO/FAO联合专家组专门 指出过“钙的悖论”:在发达国家,钙的摄入量普遍高,但是骨折发生率却比钙摄入量低的发展中国家要高!一些地区,比如香港,在发达程度增高的过程中,伴随 着骨折发生率的逐渐增高。这个悖论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发达地区的蛋白质摄入量高,而高蛋白尤其是高的动物蛋白影响了钙的平衡和吸 收。不过,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还是认为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以及减轻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

有一些研究认为钙有助于降低血压,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不能。许多降血压的研究结果是基于含钙等矿物质以及纤维素高和脂肪低的素食食谱,到底是钙的作 用还是其它食物成分的作用也就说不清楚。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补钙能够减少结肠癌的风险,但是也有其它的研究显示不能。钙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更是让人一头雾水, 有研究结果显示补钙可以降低风险的,有显示没有这一作用的,还有显示增加风险的——不管商人们想宣称什么,都可以找到“科学研究”的“证据”。钙与肾结石 的研究也很有趣,一项研究长达7年的研究,结果是更年期后的妇女每天补充1000毫克钙和400单位维生素D会增加风险;而另有研究却又发现,如果摄入的 钙是来自于食物,却又有利于降低这种风险。

总的来说,钙和维生素D有利于骨骼健康是比较公认的结果——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这种关系很微弱。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

不管上面所说的那些补钙的功能是真是假——因为现在的科学数据还不足以做出明确一致的结论,人体需要一定量的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多少?

目前的钙需求的推荐量是从人体每天从汗液、尿液等途径损失的钙量,加上考虑钙的吸收效率估算出来的。欧美国家的推荐标准是青少年每天1300毫克, 成年人每天1000毫克,而老年人则是1200毫克。不过WHO/FAO联合专家组指出这个标准是基于欧美人群的,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地方。他们指出,钙 的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骨折高发的人群中,应该每天摄入400-500毫克以上的钙来减轻骨质疏松,但是对于骨折发生率低的地方则没有推荐。相比于 欧美,亚洲人的骨折发生率就比较低。

如果要直接回答“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的话,答案是——对于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还缺乏确切的科学数据。

钙从何处来

不管是借鉴欧美的标准,还是估计中国的标准,人体总是需要钙的。钙的最方便的来源是奶制品,任何的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奶油、冰激淋……都 含有丰富的钙。一杯牛奶所含的钙在300毫克左右。一些鱼类,如果可以把骨头一起吃掉的话,也有很多钙。在蔬菜中,菠菜、西兰花、白菜、甘蓝等是含钙较多 的种类。传统工艺生产的豆腐是也是一种优质的补钙食品,不过现在有许多豆腐是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的(所谓的“内酯豆腐”),在补钙这方面就很差了。 许多配方的食品,比如豆奶、果汁、早餐麦片等等,也会加了相当含量的钙。

现代人在担心钙不足的时候,可以轻易地从钙片补充。一般而言,钙片多以碳酸钙和柠檬酸钙的形式存在,也有些其它的方式比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磷酸 钙等。这些不同形式的钙也是各厂家大打价格战的基础,不过NIH的报告指出正常人从碳酸钙和柠檬酸钙中吸收钙的效率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胃酸分泌不足的人 吸收碳酸钙的效率就会比柠檬酸钙低。另一方面,如果把碳酸钙跟其它食物一起吃的话,吸收效率会比较高;而柠檬酸钙就没有差别,单独吃还是跟其它食物一起吃 的吸收效率都差不多。

钙的吸收效率还跟吃进去的钙量有关。当吃进去的钙比较少的时候,钙的吸收效率会比较高。比如,把含钙量相同的钙片一次吃下就不如分成早晚各吃一半的吸收效率高。

在许多人津津乐道的“食物搭配禁忌”里,有很多是跟钙的吸收有关的。确实,草酸、植酸是有可能影响钙的吸收的。菠菜中的钙,几乎不能被吸收。而菠 菜、生菜、红白萝卜、红薯、芹菜、青豆、全麦等等,都含有许多的草酸或者植酸。但是它们对不同存在形式的钙的影响并不相同,比如菠菜和牛奶一起的话可以明 显影响钙的吸收,但是小麦制品就没有什么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否显著,只要食谱多样化,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第一、钙的推荐量本来就考虑了不是所有的钙 都能被吸收,多样化的食谱使得吸收效率接近理论数值;第二、与钙的结合去掉了草酸也是有利健康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有肾结石担心的人,去掉草酸比吸收钙更加 重要。

谁容易缺钙

钙之所以成为“膳食补充剂”,是因为它确实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也确实有一些人可能缺乏。如果不能从正常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服用一点钙片也是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缺钙呢?

更年期后的女性以及月经不调的女性,因为雌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在体内的流通障碍,会影响钙的平衡,是最容易缺钙的人群。在骨折高发地区,女性的骨质疏 松发生率是男性的三四倍,可能也与缺钙有关。乳糖不耐受的人因为不能喝牛奶,也可能导致饮食中的钙量不足。而严格素食主义者(指蛋奶也在拒绝之列的素食主 义者)的情形比较复杂,一方面植物中的含钙量比较少,而草酸植酸能的存在更可能降低吸收钙的吸收效率;另一方面,他们的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对于钙平衡的 负面影响可能要小一些。对这种素食主义者对钙需求,就更加难以评估。

我到底要不要补钙

“我到底要不要补钙”——大家想要一个明确的答案,遗憾的是目前的科学还没有可靠的依据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首先,对于中国 人,根据食谱特征和人体特征,可靠的钙需求量的研究还很缺乏——你可以借鉴美国的标准(成年人每天1000毫克),也可以采用WHO/FAO对骨折高发区 的推荐量(每天400-500毫克以上),还可以认为自己不属于骨折高危人群,连这个量都不用;其次,每个人的食谱相差很大,不仅是其中的钙含量,其它的 食物成分对体内的钙平衡也有影响。

不过,一个比较美丽的事实是:钙对于人体基本上没有危害。血钙过高可能会产生一些严重后果,不过只要不把钙片当零食吃,正常食谱中的钙和补充的钙片 一般对血钙没有什么影响。当然,过多的钙会影响铁、锌、锰、磷等成分的吸收。美国制定的每日最高摄入量是2500毫克,意思是只要不超过这个量,就可以认 为不会产生副作用。但是钙能与一些药物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对于常规补钙的人来说,服药前应该咨询医生所服的药物是否会被钙影响。

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是我们每天需要多少尚不清楚。补充很多的钙并没有广告中所鼓吹的那些“功能”——那种“腰酸背痛腿抽筋”服了某某钙就活 蹦乱跳的广告,如果在美国的话是违法的。对于那些容易缺钙而食谱中钙又不多的人,适当补钙还是有必要的。就普通人而言,正如美国膳食指南所指出的那样:营 养成分应该主要从食物中获取……膳食补充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被推荐,并不能代替健康的饮食。


Thursday, September 17, 2009

有关最低工资法的一点断想

这是在网上的一篇文章。有些话不吐不快。好在这哥们不是经济学家(可好多经济学家也是极力反对最低工资法啊!)也不是政府官员,心里好受一点。

2000年我刚到广州的时候,虽然已经有18岁,但并没有什么文凭,也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训练,因而非常难找工作。身上本来只有100来块钱,白 天找工作被职业介绍所骗走30块,剩下的60多块钱,也在晚上被小偷偷走了。我刚到广州一天,就变成了真正的穷光蛋。而广州对我来说是一座非常陌生的城 市,没有亲戚朋友,也联系不上家人。情况最坏,肚子最饿的时候,我甚至想能不能加入当地的黑团伙,和他们一起去干偷偷抢抢的勾当。当时整天在火车站周围 逛,能看到许多这样的人。

但我没走到这一步,许多和我一样身无分文的人也没有走到这一步。这得益于当时实际上比较宽松自由的就业环境。我在广州只流浪了七八天,就找到了一个 工作。是在一个洗车场洗车,又脏又累,但有很简单的工作,只要愿吃苦就能做。月工资是250块。这样的工作,在那些“天子骄子”大学生、公务员和普通都市 白领看来,是极其糟糕,不可接受的。

但我清楚记得,找到工作的几个月之内,每当走上广州街头,我都可以昂头挺胸的,感觉非常好,因为见到本地人的白眼,我都可以告诉自己:我是有工作的!这种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直到许多年过去,那时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这么一个又累又脏工资又低的工作,怎么能给人以满足感、自豪感呢?因为这是对比出来的。这份工作虽然辛苦,收入低,但我毕竟每天都有饭吃了,不用吃 完上顿愁下顿了;晚上有个地方睡觉了——虽然是和许多工友挤在一个小地方,但总算不用趟街头了,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况且不到三天,就能跟工友借到钱,给家 里人报平安,说自己已经有了落脚的地方,还能和村里的朋友吹牛自己总有一天会出头的。想到月底还会有一笔钱拿,真的从心底感到高兴。

我能体验到这些幸福,皆因我流浪了七八天,饿了七八天,在街头露宿了七八天,被人当乞丐送白眼了七八天。而这样的人,在街上不止我一个,有许多,每 天都会产生许许多多。他们和我一样,家境贫寒,出门不大可能带太多的钱,而这点钱,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容易就被无良中介骗走或在街头被偷走。而他 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也会像我一样,在流浪过一段时间之后,总会找到一份可以让自己安稳下来的工作。

我在广州的那家洗车场就是如此。我到后不久,就又有很多新的同事加入进来。为什么这么一个洗车场,人员流动这么大呢?因为洗车这个行业,有很简单、 有力气有耐心就能干的工作(比如拖地、刷轮胎、搽车身),也有很细致、需要多加钻研才能干好的工作(比如打蜡、补胎、贴防爆膜)。而人都有进取之心,几乎 所有的工友,都进来一段时间,就要主动去学一门简单的手艺,学到手之后,要么老板加工资,要么跳槽到别的洗车场去。

我在广州、深圳两地洗车多年,收入就不断上涨。月薪从最初的250块到400块、450块、600块,800块,直到最多的时候有上千块。别的工 友,有类似经历。我上个月刚和以前的一位工友吃过一顿饭,他以前和我一起洗车,而现在他是一位汽车修理工,收入比以前多多了。而这些修理技能,都是在工作 中学回来的。

很显然,是宽松自由的就业环境给许多底层人员打开了进入城市谋生的大门。2000年左右,广州名义上颁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是500块左右,假如当地政 府严格执行这些标准,那许多像我这样的人恐怕就找不到工作。因为不仅在老板看来,而且从实际情况看,许多人所拥有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就不值500块。

若认为严格执法,老板最终会被迫给所有工人支付至少500块的月工资,那肯定会适得其反。因为劳动力上涨了,洗车费就得涨,洗车费上涨,洗车的人必 定减少。这样,是有一部分工人的收入会在一开始就有500以上,但更多的人,会连250块的收入都没有。因为在这样的价位上,没有那么多人去洗车,老板也 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了。

反观任由工人与老板约定工资数额,倒是真正有利于工人、老板双方的。认为工人天然处于弱势一方,无法和老板谈判,那是一种误解。否则工人们的工资怎 么会从250涨到400、600?这显然不是因为最低工资法,也不是因为老板突然良心发现,而是因为工人的劳动技能上升了,他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了。

是为了防止工人跳槽出去,是为了吸引工人跳槽过来,老板们才提高工资的。记住,和工人竞争的不是老板,而是其他工人——看谁更勤快、工作技能更熟 练,也看谁愿意接受更低的工资。而老板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工人,而是其他老板,他们竞争的是,看谁更能准确判断市场,为工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供更高 的工资。

今天回想起来,我得庆幸2000年的广州没有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否则,我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我很可能继续被饥饿折磨,我很可能在那样的情况下铤 而走险,去干偷鸡摸狗的事。所以,我请求那些为底层朋友横眉竖目的人们,先冷静下来想想,真正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法,是否真的有利于他们?

点评:从老板的角度说,如果可以只给洗车工100元就可以雇到员工,他们一定不会出101元的。老板和雇员从本质上在工资这块就是对立的。我特同意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说法。

那么极端的说,雇个1元的洗车工老板最高兴了,没错,可惜雇不到,因为没人干。这就是文中提到的市场问题,因为有人会出更高的价格。其实反对最低工资法的人最主要的依据就在这里--工资应该由市场来决定。这是一个特冠冕堂皇的理由。

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应该是充分公平的。可惜即便是比较发达的西方社会无论是市场还是人权,都很难说是充分公平的,更何况当下的中国。

如果不承认在当今的中国打工者处于弱势,特别是打工者也不这么认为,我无话可说。


如果我们一定要回到经济理论的层面,我们不难有这样的考量:供求决定商品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就要下跌,再严重点,商品就会积压卖不出去,此所谓“萧条”。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当然也满足这个所谓“规律”,如果需求不足,劳动力价格就要下跌,再严重下去,则劳动力就卖不出去,这就是失业。 但从这原理中,并不能导出商品价格下跌能带动需求回升、使得供求关系恢复平衡的结论来,因为人是绝对不会去购买毫无用处还得不断追加投入的商品的! 劳动力价格下跌的原因,无非是总需求不足引起经济萧条,企业产品卖不出去,资本家为了避免“工 资照发,资本家拿负数工人拿正数”,只好裁员,结果便是劳动力供大于求,造成劳动力价格下跌。但这并不能刺激资本家去招募便宜劳力,那道理很简单:需求不 足,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得越多就越亏,去花钱招募更多工人来干什么?此时劳动力作为商品,丧失了它的使用价值,资本家怎么还会去买?

是不是有点绕?我只是想说,该作者举的月工资是250块而不是500元的例子并不恰当。


我其实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那些坐在办公室的看上去道貌岸然的,真值那么多钱吗?真的别人就干不了吗?想起我们插队那会儿,和当地青年打牌,他们从不会让我们耍,到和我们平起平坐,再到耍我们那些智力不那么够的。再想到我上大学时遇到的那些极其聪明的来自农村的同学。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机会的问题。在中国,你要是生在农村,老实说,你就是倒霉。

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有这样的话: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其实,即便是在所谓的发达国家,象美国,人也不是生来就平等的。只是这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吗?


扯远了。

最近和朋友聊天儿,常谈到工会问题。主要是底特律汽车工人工会差不多把美国汽车工业搞垮的事实。其实在美国的工作的中国人,大多都希望在工会的保护下(因为大多还是普通的打工者),特别是到中年后,我们多半是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但什么事都是有个尺度问题。象汽车工会这样的就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了。


再次重申,我坚决支持最低工资的法律。想想让洗车的人多花点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吧!说不定对促进内需还能起些作用呢?:-)


网络流行生僻字:囧已过时,咱玩的是烎

实在是觉得得把这些记下来,否则很可能会落伍。


一个十分生冷的字,竟然能在一夜之间火得烫手,互联网的威力实在不可小觎。在“囧”“槑”盛行之后,现在网络最流行的是“烎”。“烎你就像碾一只蚂蚁!”“烎你没商量!”“男人,重要的不是帅,是烎!”……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一个“烎”字刚刚出现几天,便在各大论坛中悄然流行开来,大有火爆整个互联网之势。

  起源

  网游大赛催生“烎文化”

  乍见“烎”,不认得,搜索后获得几个答案,都是同样的解释:读音“yin”,原意“光明”。不过,广为网友流传的“烎”字却是用作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可以用来表示“霸气”“彪悍”等诸多意思。追根溯源,“烎”起源于游戏家族,是游戏玩家们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2009联想IEST大师赛预选赛中,出现一支自称“烎队”的比赛队伍,向WCG与EOG的双料冠军ehome团队发起了挑战。整场比赛中,“烎队”表现出极其无惧的精神风貌,尽管最终还是落败,但是依旧被DOTA的粉丝们,看作是十分经典的一场赛事。“烎”这个字也逐渐在游戏玩家中流行起来,用来形容自己充沛的竞技或游戏状态。从这一特定意义上看,正是联想IEST大赛催生了“烎文化”。

  走俏

  “烎”红遍各大论坛

  “烎队”的事迹传开,“烎”立刻成了游戏玩家的口头禅,因为“烎”即为“开火”:既传神,又达意,妙不可言。在游戏中,“烎”已经成为玩家们“遇强则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的流行语。再从游戏推广到整个网络,网友们开始用“烎”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即可传达“满状态”“霸气”“爆豆”“彪悍”“制霸”等诸多豪气,于是有了“烎你就像碾一只蚂蚁!”“烎你没商量!”“不是跟你得瑟,寂寞已经过时了,咱玩的是烎!”“男人,重要的不是帅,是烎!”云云,“烎”一时间在各大论坛中悄然流行开来,大有火爆整个互联网之势。

  推广

  文化衫大打“烎”招牌

  之前“囧”字流行之初,便有某运动品牌生产了“囧”系列运动鞋,产品面市颇受年轻人亲睐,销量不俗。此番,“烎”火速走红,精明的商家自然也不会错过生财之机。昨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已经有精明的淘宝商家嗅到了“烎”文化独特的味道,开始售卖以“烎”为主要元素设计的T恤衫。相信接下来,很快便会有“烎”系列的其它产品问世。

  家长担忧:

  困扰孩子语文学习

  除了当下盛行的“烎”,囧、槑、玊、奣、嘦、勥、巭、嫑、恏、兲、氼、忈、炛等生僻字都是近期的网络新语。网络中生僻字盛行,年轻网友使用得不亦乐乎,不过网友们用这些生僻字的主要原因是看中了这些字的字形,原来的字义早就被丢到一边去了。这让不少家长有些担心,因为这些生僻字并不符合现行的语言规范,所以不少家长都表示,小孩子经常接触这些生僻字,会不会对他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带来困扰,影响使用规范字的习惯?

  专家解读:

  使用生僻字要分清场合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熊良智认为,在看待“生僻字走俏”这一问题上,不能单方面地判断是好是坏。“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因为年轻人在网络上需要更快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也是他们追求新鲜、时尚和另类的产物,不过,若不是特殊专业需要,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使用生僻字。”熊良智表示,语言也好,文字也好,本质都是为了便于人们交流,而这些生僻字的出现违背了文字的本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只有经过时间检验的字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也正因为如此,在标准出版物、正规媒体中,这些字最好还是尽量避免出现。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及时了解和提醒孩子使用生僻字时注意分清场合,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规范字。”

  链接

  网络流行生僻字一览

  烎 读音:yín 原义:光明。网络新义:在游戏中,意义衍生为“遇强则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你越厉害我越要找你挑战,希望在竞争或对抗中一比高下”。

  槑 读音mei,古同“梅”。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囧 读音jiǒ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网络文化中,它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

  兲: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tiān)。

  氼:哈哈,这个字其实好记,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读音也一样:溺(ni)。

  砳:这个字有点不好理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le)的声音呢?但这个字就是形容石头相撞的一个象声词,就这么念。

  嘦:意思很好懂吧?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叫(jiao)。

  嫑:同上,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标的二声),意思就不用说了吧。

  嘂:四张嘴同时叫,当然就是大声叫了。还念叫(jiao)。

  圐圙: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意为“围起来的草场”,念枯略(kū lue),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kū luan),“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

  玊: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念“俗”(su)。

  孖: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是手机的“孖机”,意思如同字形所示:双生子。用现在话说就是克隆。念妈(mā)。

  砼:典型的生造字,人工石头——就是混凝土啦,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念同(tong)

Wednesday, September 2, 2009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上)

吃和行都说了,说说住吧。

美国生活中有几样事情是最花钱的。首当其冲的是房子,然后是高等教育(我会在将来专门写一篇)和交通。多数美国人要花很多年才能最后拥有自己的房产,我这里说的"最后拥有"指的是不再欠银行钱了。曾经听过一种说法,是美国人到退休时才还完贷款,而中国人在退休时才有钱买房子--这显然是黄历了。中国人拥有房子的比例远远大于美国人。而且中国的新一代也是在贷款买房子。在纽约,拥有房子的少于40%,在全美国,拥有房子的也是少于70%。记得龙永图就曾由对美国住房拥有率的资料引发网民的争论。

由于美国人口相对较少,所以房子的形势和中国有些不一样。美国的住房主要有下列一些形式:
1.独立房子。一种是独栋房 -- 一家一户,周围通常有草坪。可以想见,这样的房子通常比较大,一般也会有车库。还有一种称之为Simi的,华人叫它单边,就是说一个独栋房,但两家住,一家一门,草地也是左边是你的右边是我的。再有就是townhouse就是我们常说的连栋屋。一般是五、六家一排。
2.公寓 -- 和中国大多住房比较相象。分为COOP和CONDO。我们华人叫COOP为合作公寓,CONDO为共有公寓。公寓通常出现在土地资源比较少的都会地区,这样的房子比较省地。
其实这样的分类不是很恰当,只是从外表上看公寓基本上都是楼房。但是coop在产权上和其它类型的房子是不同的。
coop的全称是cooperative,是一座公寓楼中全部单元的所有者组成的一个股份公 司。买coop中的一个单元(unit),实际是购买了这个单元所对应的股份,然后与coop签订一个长期租赁这个单元的租约。租约有效期很长,到期续约。在以后出售或出租购买的单元时,房主(严格地讲是股东)要受到coop的董事会(也就是经常提到的board)的很多限制。一般是房主自住一年以后才可以出租或出售,board一般还要面试租户或买主,并且有权否决。从预约面试到board做出决定一般要三个月的时间。当然这个过 程可以防止“不受欢迎的人”住进公寓,对不打算出售或出租房子的住户是一种保护。出售coop时的另一个问题是卖家要交1%的flip tax。使coop产权问题更加复杂的是coop本身可能有贷款需要从维持费中偿还。如果有住户拖欠维持费造成coop不能按时还款,coop可能因此而 破产,房主作为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也随之消失,从而增加了房主的风险。这也是board严格审查买家条件的一个原因。买coop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便宜。但缺点是每个月的维持费不低。我有一朋友,二居室,地段不错。几年前买的时候不到20万,但现在每月的维持费就$700多。通常维持费包括水电和暖气。
所谓Condo就是分契式或共有式(Condominium)物业的简称,是截取Condominium这个词的前半部分而成的。
购买condo象买house一样是在购买实际的自己独立的产权,同时住在condo里也是交维持费雇人管理维护。CONDOMINIUMS的最 大特征在于它是一个集合的社区,有生活配套和休闲设施,社区资源共享使CONDOMINIUMS的社区生活简易方便,轻松自由。Condo实际上所指的是“共有式独立产权物业”,它确实是有相当多的配套设施和休闲设施,因为这些设施在费用上分摊共有,才降低了居住成本,提高了舒 适性。

除了在大都会地区,美国人多半还是住在独立房子里。当你拥有了房产后,你就同时拥有了该地块的权力,这包括的地下和天空(祈祷你的房子下面有石油或钻石矿吧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上)  - Portal - Portal的博客)。而且是永远(中国那种70年的说法让多数美国人很难理解)。所以想强迫拆迁在美国多半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政府需要这块地怎么办?通常最直接的办法是买,如果坚持不卖,政府通常是没办法的。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上拿钱买不到的东西不多。就纽约市来说,有些地块,政府是有权力以市场价格强买的。这在买房子查地(title insurance)的时候是可以查出来的。

通常人们买房子是要挑好房子的。但什么是挑房子的标准呢?随便问一个中介(agent),一定会告诉你三个条件: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地点)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六) 住 (上)  - Portal - Portal的博客。就是说房子的地点是属于最重要的条件。为什么?
通常人们说地区好意味着下面一些条件:
1.学区好。就是在该区中无论中小学的质量都比较好。
2.安全。
3.环境好。比如空气质量,交通,甚至周围的邻居。
好区的房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贵,虽然房子贵的地方不一定就是好区。房子贵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多,自然就把房价抬起来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地税。美国的房子是每年需要交地产税的,通常是在1%-3%。一般说,地区越好的地方,地税越高。所以在好区,独立房的地产税超过一万的比比皆是。纽约市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纽约市要交市税,所以地产税较低。其实政府的运作总是需要钱的,不是从这儿就是从那儿收你的钱。因为纽约有住房的人比例低,为了让那些租房的人也多交税,所以有了市税。
我们不难看出,税收多的地方,学校、警察部门的钱就多,自然学区的学校就好(其实学校好坏和学校有没有钱有很大关系),地区也更安全。当然,税收的很大一部分是要返回到交税的地区。这和中国很不同。比如几年前纽约市也申请开奥运会,结果在修建体育场所上反对的人很多。而且联邦政府是不给纽约市一分钱的(当然如果赚了钱,纽约市也不会交给联邦政府)。所以美国人对中国开奥运会全国有95%以上的人支持不太理解。中国全国人民掏钱无条件支持北京开奥运,凭什么啊?而且到一个什么运动也没有的体育场馆还收几十块钱的门票,这也太离谱了点吧?!这也是国情不同吧!
扯远了。说起来,好区的房子贵,这就无形中把相当一部分收入不那么高的人排斥了。即便我们不说种族分割,实际上也是阶层的分隔。经常有这样的情景,一些收入较低的人或者黑人(政治上不正确啊!!!)进入某地区,白人就撤离该地区,好区就逐渐变成不好的区。
说起来,无论中外,谁买房子都想买个好房子(当然包括好区),只是这是和兜里的银子的多少有关。钱不够,又希望区好一点儿,只好买郊区远一点的。世上没有好事都让你一人占了的道理不是?

Thursday, July 23, 2009

一个新移民眼中的纽约(五) 吃 (下)

美国有多少中餐馆?五万上下。有多少麦当劳?据说有一万三千多。咱不去抠这精确的数,无论如何,中餐馆的数目要大大地高于著名的麦当劳。我们是否可以说,中餐在美国是最受欢迎的?这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攻击麦当劳的食品是垃圾食品(junk food),可麦当劳仍然在不停的开新店和不停地赚钱。换句话说,人们在啃着巨无霸,嚼着薯条(真的很好吃)时,却在攻击着它。(顺便说一下,薯条要吃麦当劳的,而汉堡还是Burger King或Roy Rogers或Wendy的比较好)。

中餐馆大概有同样的尴尬。我估计全美的中餐馆很大一部分(大概有80-90%)都是外卖餐馆。就是说,没有堂吃服务,只在外间放上一两张桌子,顾客愿意的话,就自助吧。这种餐馆基本上可以称为美式中餐馆。如果一个中国的游客想要看出一个中餐馆是给中国人还是给美国人吃的,有一个小窍门。如果你在菜单上看到有左宗鸡(General Tso's Chicken),而且将其放在相当显眼的位置上,该餐馆多半是美式中餐馆。如果不是好奇的话,我还是建议你换一家,如果附近再也找不到中餐馆的话,我建议你还不如吃点美式快餐呢!那种中餐实在是没法吃。天晓得左宗棠什么时候吃这么难吃的鸡了?

基本上说,美国人吃中餐多是图个便宜。是,我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事实就是这样。中午吃快餐和吃中餐的价格基本上差不多。正餐西餐日餐等就贵多了。多数中餐馆一道普通主菜只有十几块钱,加上汤,头台和甜点,一个头也就20几块钱吧。若是西餐或日餐大概至少得翻一番吧。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借着Fusion的概念,戴个小帽,穿上"和服",假模假样的做日本餐--全是钱闹的。

其实稍微注意就不难发现,在美国中餐业对食材比技艺更看重。经常是宣扬餐馆有龙虾,鲍鱼,鱼翅等,却很少在厨师的手艺上做文章。

说起来,在纽约的中国人应该属于比较有福气的。因为有很多非常正宗的中国餐馆,特别是在Flushing和曼哈顿的中国城。

我十几年前住在Flushing时,中国餐馆还不那么地道,主要以粤菜为主,还有一些台菜和淮扬菜。随着中国各地人口的涌入,各类菜肴也纷纷涌进Flushing,象福建(州)菜,四川菜,东北菜,山东菜。而且Flushing的中餐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所以口味相当地道。当然,多数餐馆还是属于下中等级的,和中国大陆的没法比。


我自己感觉比较好的中餐馆有:"东王朝"--有几家店,主要在Queens和Long Island,无论是Buffet还堂吃,味道都很好;曼哈顿中城的"绿杨村",以前在NYU附近,现在34街?淮扬风味,很不错。中国城有家分店,味道相差很多,不知现在还在否?曼哈顿的"五粮液",川菜,有三家分店,只有中城(45街?洛克菲勒中心附近)的比较好,因为大厨在那里坐镇。

只是吃这个东西,好吃不如爱吃,见人见智。大纽约地区的餐馆数不胜数,想来新泽西,康州都会有好餐馆,只是我很少去那边去吃饭。

食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天命,如果不懂得、不尊重、不爱惜,那么,食物的另一个说法是饲料。如果你心怀感激,善待老天赐予,那么,食物就是一份温柔的、美好的福分。


Wednesday, July 8, 2009

维族兄弟和黑人兄弟

老实说,没想到新疆的形势这样险恶。
这几天看了一点网上的议论,有了点了解。
很多是谈论维族人的可恶的。我不由得想到美国的黑人。黑人可恶吗?我想这种问题只能在中文网上讨论。从政治正确的角度,人生来是平等的,所以从理智上我们不会说黑人是可恶的。可回到生活中,我们大多是无法容忍和黑人生活在一个社区。其实这就隐含着,我们不喜欢黑人。
我们为什么不喜欢黑人?因为他们整体上有太多不良习性;因为他们会使我们的生活不安全;因为......。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深入地想一想,环境是最主要的原因,这包括黑人自己社区的环境,和黑人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环境。我一直不认为类似"平权法案"之类的法案对少数民族有任何好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只应用于权贵,应该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如果各少数民族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慢慢进入主流社会,不仅仅是收入达到,而且精神道德上都达到主流标准,这样社会不和谐都难。
中国的维族和藏族问题是不是也有点类似?
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前,当年共产党为什么闹革命?我自己都觉得我挺反动的:-)。

Friday, June 5, 2009

普鲁斯特问卷

其实回答这些问题时,是在不断地审视着自己。

1.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一直怀疑这个世界上还有完美的东西。如果说我最向往的快乐大概会是和妈妈一起同时的快乐。
2.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一直希望能比较迅速地学会一种说得过去的乐器。小时候见三哥轻轻松松地就把小提琴拉的像模像样,把个箫吹得如泣如诉,再看到三哥的同学初中才见到过钢琴,居然很快就练到接近专业的的水平(后来弹坏了手,改作曲),特自卑。梦想着,也许退休后学个吉它?
3.你最恐惧的是什么?
孩子和妈妈需要时,什么也做不了。
4.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平静。
5.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应该是有水准的作家。
6.你认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先别说伟大,我有什么成就?
7.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最觉得痛恨?
优柔寡断。
8.你最喜欢的旅行是哪一次?
大学时代四川青城山旅游。认识了一位有品味的姑娘。可惜失联了。
9.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认真地想了一下,没什么让我痛恨的。别人身上的特质,与我何干?
要说不喜欢,第一大约是欺骗,第二大约是愚蠢,对女人的粗鲁和霸道也不喜欢。
10.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友情。
11.你最奢侈的是什么?
那些得不到的吧,比如每个月能来次远足,养只Labrador Retriever或Golden Retriever。能得到的何谈奢侈?
12.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肌肤之痛吧。精神以外的大约都可以忍受的吧。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如果象先烈们那样的受刑,我受的了吗?怀疑!!!
13.你认为哪种美德是被过高地评估的?
智慧。
14.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说起来也干过不少的事了,但说不上哪个是最喜欢的,虽然都不讨厌。
我比较喜欢不面对人的工作。
15.你对自己的外表哪一点不满意?
这类问题可能提给女人比较合适。我对父母给我的这付臭皮囊没有不满意之处。
16.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这类事一定有,但现在不是说的时候。
17.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视的是谁?
我还是不喜欢像"鄙视"这类极端的词。我不喜欢政客,律师。我也不喜欢愚蠢的人。
18.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大气,讲义气,渊博,有自己的想法。还应该爱玩儿。
19.你使用过的最多的单词或者词语是什么?
对孩子--穿件厚点的衣服,吃水果;对妈妈--最近身体怎么样?对老婆--盖上点。
20.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睿智,大方,开朗,当然还有美丽性感。
21.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初恋的无果。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哥们义气。
23.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女儿。
24.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嘎倍儿一声的那种死法。
25.何时何地让你感觉到最快乐?
孩子小时候丢了后再找到的那一瞬。
26.如果你可以改变你的家庭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把家里的地板好好整整。
27.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如果有来世,希望过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什么都别重现吧!
2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在桌子的前后左右看了看,没有!

Thursday, June 4, 2009

转贴:没有钱 没有道德优势 中国海外民运已经历史性失败

最近做了点转贴。有些事还是需要记住的。

文:金洗

今年是“六四”事件二十周年。各种人士在各地有很多纪念活动,也有人在反思“六四”后海外民运的高潮和失落。从1978年西单民主开始的当代中国民主运动,其主要参加者基本上都来到了海外。这其中还包括客死异域的刘宾雁、王若望等老一代自由化分子。所以,海外民运是中国最近三十年来的民运力量的汇聚之所在。
今天我们回顾这一段历史,可以断言:中国海外民运已经遭遇了历史性失败,而不仅仅是“历史的失败”。“历史的失败”可以再卷土重来,而“历史性的失败”,则是被历史淘汰,此路不通,必须放弃。



民运组织分裂瘫痪

在1989年“六四”事件后的几个月里,中国海外民运的参加者的人数一度超过了5000人,真可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现在,算上那些为获得难民身份而滥竽充数的人,所谓的“海外民运人士”多说也才200来人。但是,各种不同名目的民运团体竟多达五、六十个。很多组织仅有一个人,带领一些难民摇旗呐喊,虚张声势。这就像那些在大街上叫卖的小贩,做一些骗人的生意。
1982 年在美国纽约兴起的“中国之春运动”和随后在第二年成立的“中国民主团结联盟”(民联) ,是当代中国海外民运的开端。而民联从一开始就是被台湾特务情治机构一手控制的组织。台湾当局当年将反攻大陆的一些经费,比如飘流天空和海上的宣传品,拿出一部分,给民联作为经费。而台湾全部的资助最初仅在王炳章一人的掌握中。
王炳章是海外民运第一个大“贪污”者。有人估算过,在他担任民联主席期间,有三十万捐款被他中饱私囊。他为了长期贪污这些经费,在民联的第二任主席胡平上台后,他抓住财权死死不放,让胡平作一个傀儡主席。王炳章当时在民联中有一批铁杆追随者,他试图当民联的太上皇。但是,后来胡平等人,联合丁楚(真名房志远)、薛伟(真名王元泰,曾因强奸罪在四川服刑十年) 、伍凡、吴方城等人,将王炳章开除出民联组织,这就是海外民运历史上著名的“罢王风波”。
在民联罢王风波愈演愈烈的时候,正是当年八九民运如火如荼的时刻。所以,民联的人没有去支持国内的民运,而是将全部的人力和物力用于了内斗。两派不断在报刊上刊登广告,互相辱骂。继之又诉讼到法院,势同水火。
王炳章率领一些追随者离开了民联,另外成立了“中国民主党”,但不久之后也不了了之。后来,王炳章又试图控制在“六四”后美国成立的自由民主党,而再次被留美的中国学生所抛弃。到后来他堕落到在美国做所谓的“蛇头”生意,将偷渡客非法运到美国申请政治避难赚钱,被美国警方当场抓获。经历了几次这样的丑闻后,他在美国的民运圈子里已经是臭不可闻,人见人躲。他不得不再次用冒险来展示自己的存在,先后两次用假证件进入中国大陆,被捕后至今在监狱坐牢。这就是一个海外民运的开拓者的堕落和覆灭之路。
“罢王”之后,民联元气大伤,已经进入衰退之途。而罢王的内斗,则为海外民运首开先例,成为日后无数的内斗的先河。
1993年1月,民联和后来成立的民主中国阵线(民阵)在美国华盛顿举办合并大会。当时刚刚出国不久的王若望被四分五裂的民运人士推举为“共主”,出面整合海外民运。他率领被人称为“民运中的江青”的夫人羊子,周游列国。但是没有想到,最初力推他出面担任主席的徐邦泰、朱嘉明、杨建利等人,大搞黑箱操作,调动很多假代表到会,最终“图穷匕见”,将王若望抛弃出局,徐邦泰自己突然从背后出击,当选为所谓的“中国民主联合阵线”(民联阵)主席。
当时出席此次会议的很多民阵和民联代表,不承认大会的合法性和新成立的民联阵,并表示要继续保持民阵与民联的称呼和组织。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民联阵的人,与继续坚持保留民阵和民联组织的人之间,展开了全球大战。攻击谩骂、造谣威胁、法律诉讼、肢体冲突,无所不用其极。直到1993年年底,民阵和民联在澳洲再次召集会议,恢复了这两个组织的运作。
民联阵成立后,围绕摇钱树《中国之春》,徐邦泰、朱嘉明与胡平、于大海、薛伟等人,展开了拼死争夺。除了相互攻讦和控告外,还试图对个人的财产加以侵夺。他们都明白,谁占据了这个杂志,谁就有了台湾的资助,当然,也就成为台湾情报机构的附属。原民联的“联委会”主任徐邦泰后来当上了《中国之春》的社长,这给他提供了贪污的好机会。而薛伟、胡平等人则另外创建了《北京之春》杂志,成为台湾在民运中的另外一个情报据点。
这位据说是秘密国民党员的徐邦泰为人下作到了极点。他一方面对给杂志投稿的人说,杂志的经费紧张,不能支付稿费,但另一方面,他将家里的各种开销,包括宠物猫的食物购买发票,也用来报销。几年下来,他也贪污了30多万美金。在这些民运蛀虫的贪腐之下,《中国之春》最终不得不于2000年彻底停刊。
1998 年秋天,当时的民联主席吴方城坚决反对魏京生出面组织的中国民运海外联席会议,再次导致了民联的分裂。吴方城作民联主席四年,但却不想退位,表面上他道貌岸然,其实是心怀鬼胎。在1998年民联在加拿大举行大会前夕,他操纵修改章程,试图再次控制民联。而在他退下后,又推出徐水良来担任主席。至此,民联已经基本上没有人了,开会全球代表大会时也就是几个人参加。
民阵是在1989年“六四”事件后不久,在巴黎成立的。当时主要的组成人员是“六四”的流亡者、海外留学生和华侨。在民阵筹备期间,筹备小组的组长陈一谘原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他到处打着赵紫阳的旗帜招摇撞骗。此人官僚习气浓厚,开会时经常信口开河,还在流亡中就给一些人封官许愿,让他们未来到中国担任省长、市长之类。由于陈一谘的表现很令人讨厌,所以,他没有当选民阵的第一任主席,而仅仅担任理事。从此,陈一谘就心怀不满,时刻想夺回民阵控制权。
他与担任民阵秘书长的万润南展开了激烈较量,被称之为“万陈之争”。万润南原是四通公司的总裁,算是有钱的人。在民运中他负责筹款。他主管民阵中的大陆工作,支付费用是秘密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和猜疑。后来到处传说他贪污民阵的捐款,有150万美金的账目不清楚。而陈一谘攻击万润南最严厉的一点就是财务账目不清。在民阵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人就反目成仇,互相在媒体发表文章攻击。而民阵内外一些反对万润南的势力,也在香港的一些杂志上不断刊出攻击万润南的文章。
陈一谘本来很想在1990年秋天的民阵二大上竞选主席,但是,他在民阵中的影响力远不如万润南。万润南担任秘书长,控制了财务和人事权,在各地培植了一批追随者。所以,陈一谘就想找人来压倒万润南,让万润南不能出来竞选主席。当时正好方励之从美国驻华使馆里流亡海外,来到英国的剑桥。民阵主席严家其、秘书长万润南、理事陈一谘等人,就到剑桥游说方励之出任民阵主席,被方励之断然拒绝。而后来还找到刘宾雁出来参选,也被刘拒绝了。
就这样,万润南在看到有必胜的把握下,出面竞选民阵的第二任主席并当选。而陈一谘推出一个朱嘉明与万润南竞争,朱嘉明因为在民阵中没有根基而败北。他失败后一心想报一箭之仇,处心积虑要打倒万润南。为了打倒万润南,他甚至不惜将民阵打乱和打烂。
民阵的万陈之争就像民联的罢王风波一样,是民阵由盛到衰的转折点。陈一谘在民阵二大后彻底脱离了民阵的活动,据说在海外还分别向美国和台湾的情报机构出卖过他原来知道的一些秘密情报,以换取金钱。
在民阵成立初期还有个插曲。陈一谘等流亡者好色成性,经常要想方设法追逐女人。有一个女孩先是与陈一谘同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投到阮铭的怀中。而阮铭原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室工作,因为在文革中参加造反和有男女作风问题,被中共开除党籍和公职。他来到海外后,多次打出胡耀邦智囊的称号,以获得人们的重视。就因为这个女人,陈一谘与阮铭闹翻了。而据说这个女人还与不少民运圈子的人有染。后来在美国,这些民运人士还在纠缠该女人,她就用了一计来整治他们。她将全部的旧情人分别约会到一个店里在同一时间吃早餐,她却没有露面,让那些好色民运人士个个面面相觑,尴尬不已。
说起民运人士的男女关系之混乱,有很多笑话。朱嘉明当年攻击万润南时说过一句话:万这个人政治野心太大,为了在政治上获得成功,连女人都不喜欢了。但万润南何尝是柳下惠。他从巴黎到纽约后,就与原来四通公司的一位蔡姓女士同居在一起了,而他的太太当时在北京。这位女士对于万润南与其他女人交往非常在意,醋意很浓。后来,万润南与她分手后,该女士还将万润南当时的一些生意伙伴的资料拿去了。而万润南从纽约到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后,又试图与一位李姓的原民阵总部女秘书搭上关系。这位原来在澳洲的女士,先是与自己的丈夫离婚而与民阵总部的一位副秘书长同居,后来又到美国嫁人。不仅这位李姓的女士不愿意与万润南亲近,她当时的丈夫知道了万润南的意图后,大为愤怒,当面让他保证不再骚扰自己的太太。
民阵在1993年1月的华盛顿大会上也遭受重创。后来再次打出民阵旗号的人,也基本上是民阵中原来的非主流人士。到去年夏天,民阵还公开分裂为两个,分别被称为“费良勇民阵”和“王国兴民阵”。反对费良勇一派的说词是,费投靠台独势力,倾向民进党,在民阵内部排斥异己。而指责王国兴的人则说,他们在魏京生的支持和怂恿下反对费良勇,但因为在民阵内部没有多数的支持,就分裂出去,另立山头。本来就没有几个人了,再分裂为两派,就更是孤家寡人了。
不仅民联和民阵屡次纷争,而最终分崩离析,就是在美国成立的自由民主党,也几次分裂,形成所谓的“王炳章自民党”和“倪育贤自民党”。倪育贤从八九年贪污美国华人给民运的捐款开始,时时有丑闻传出,不是贩卖人口,发难民财,就是嫖娼,最终还被一位难民告上法院,说他对未成年的女孩实施性犯罪。所以这两个党魁在腐败堕落上,真有一比。
民联阵成立后,也是风波不断,丑闻连连。内部因为分赃不均,就有人到台湾向给钱的机构揭发控告。1997年,民联阵本来要与“王炳章自民党”合并。此刻,王炳章已经因为失去了台湾的信任而被他的部下抛弃了,王策是主席。但王策刚刚当选为民联阵-自民党主席后,徐邦泰、伍凡、汪岷等人就不予承认,自己重新宣布恢复民联阵的组织。
1998年在中国大陆出现了中国民主党的组党活动。这个组党活动失败后,在海外出现了七个民主党组织,相互攻击,否认对方是民主党,指责他人是“中共特务”。张宏堡的中功组织和后来的中国影子政府、彭明的中国联邦发展委员会、刘国凯的中国社会民主党,都无一例外地发生了严重的不间断的内斗和分裂。甚至在不是民运组织的“中国人权”和中国独立笔会里,也因为人事纠纷和资金分配不均,以及贪污私吞捐款等等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可以说,没有一个民运组织或者民运的外围组织不发生贪污丑闻和内斗的。
今天,海外民运组织全部是名存实亡。没有正常的运作,没有会费,没有会员,更没有新人加入。王丹自己在台湾说,海外民运已经彻底失败。民运的人数越来越少,而组织越来越多。这岂非怪事?
其实也不怪。海外民运组织的内斗和分裂基本上有两个原因。一是争夺钱财。有一个山头就可以印刷名片,到处化缘讨钱。特别是向台湾要钱。而掌握了这个山头,就能吃上民运饭。二是做难民生意。开始在一些国家,比如澳洲,当局只是给民运组织中的负责以政治避难的身份。所以,很多人为了避难留在澳洲,就要争当民运组织的头头。如果在选举中失利不能当选,就自己另外拉起一个山头来当大王。而后来,一些所谓的民运组织,特别在美国出现的像倪育贤的自民党和很多民主党组织,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做难民生意而成立的。他们招揽一些偷渡到美国的华人,让他们出钱,给他们伪造文件和证件,参加各种示威游行活动,为获得政治避难创造条件。为了抢夺难民的生意,各个民运团体之间也要大打出手。


民运领袖名声扫地

与民运组织的分裂瘫痪相对应的是:民运领袖的名声扫地,臭不可闻。徐水良在宣布退出民联时说,他一生中遇到的坏人,百分之八十是民运人士。而这些所谓的“民运人士”,如将这块遮丑布去掉了,就显示出他们真面貌:人渣。这么多人间的败类集中到民运中来,绝非巧合。
中国古人讲做人要有“三立”:立德、立言和立功。道德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在观察这些民运人士时候,可以暂时不管他们的政治见解如何,而看看他们为人处事的做法。观察一个男人,从他对待朋友和女人的态度上,可以判定其道德水准的高低。
我们先来看看魏京生。他在中国大陆时期,人们知道的有过三个女人。第一个是平妮。平妮的父亲是藏族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叫平措,后来在中国国家民族委员会担任过领导职务,但是因为民族主义的问题被中共关押起来。在文革时,平妮的母亲也在1966年因为无法忍受凌辱而自杀身亡。平妮年轻时是藏族中少有的美女。现在,平妮生活在德国,嫁给了一位德国汉学家。在1996年前后,平妮不断地给人打电话,发传真,揭发魏京生强暴她的罪行。当时魏京生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平妮的资料,有中文的,英文和德文,她还寄给了挪威的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委员会,揭发魏京生的暴力手段和对她的强奸霸占。按照她的说法,文革开始时,魏京生与弟弟魏晓涛是红卫兵组织“联动”成员,经常去她家打抢,也强暴了她。
另外一位是法国女人玛丽(Marie Holzman),她的中文名字叫侯芷明。1979年,当年还是年轻女大学生的玛丽与法国外交官白天祥结婚来到北京,她经历了北京民主墙的民主运动。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她对中国的魏京生等人非常崇拜,那时就与魏京生好上了。
他们的关系也充满着风风雨雨。此后白天祥和玛丽离婚,玛丽一个人回到巴黎。在魏京生入狱以后,她撰写过300多篇文章,介绍魏京生的事迹。将魏京生变成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民运之父”。就是这样一位为魏京生奉献了多年时间的法国女性,在魏京生来到海外后,也经常和魏京生发生激烈的冲突。魏京生指责玛丽企图控制他,利用他的资源,利用他来出名和赚钱。或许真正的原因是玛丽已经年老色衰,魏京生有了更多的女人,就将她抛在了一边。
魏京生与童屹女士的关系演变,也令人心寒。童屹在八九民运时担任对话团的秘书。“六四”以后她中断了学业,也曾经被拘留审查过。从1993年11月开始,童屹给魏京生担任秘书。1994年4月魏京生和童屹同时被捕,后来童屹被判处劳动教养2年半,给她加的罪名是“反革命宣传煽动”。
当时在北京的人就说,童屹和魏京生不仅是秘书和老板的关系,他们还住在一起,是同居关系。后来童屹离开劳动教养的农场,在1997年来到美国。童屹到海外后,在很多场合高度评价魏京生,也到处呼吁释放魏京生,俨然就是魏京生的代言人。魏京生也在几个月后来到美国。通常人们认为,他们这对患难情侣,还会再继续好下去。但当童屹抱着鲜花到机场去欢迎魏京生的时候,魏京生并没有理会她。魏京生彻底冷落和忘记了童屹,他身边有了其他的女人。一些女人被魏京生的“民运之父”光环所诱惑,投怀送抱,而魏京生也是来者不拒。而据说魏京生认为童屹不够漂亮而离开了她。
出国后,魏京生在玩弄女性方面,毫无隐讳和羞耻。他长期与有夫之妇黄慈萍在华盛顿同居,众所周知。而黄慈萍还担任他的秘书。黄慈萍算是才女,也比魏京生年轻很多。就是这样,魏京生在各地也不断传出勾引女孩的丑闻。还有的女孩利用魏京生办理去美国的手续,他就要女孩陪他上床。在找不到女孩的时候,他还让人找妓女给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他又托人购买伟哥,时常带在身边。在外出开车时,他很愿意携带一为女士同住。
一位香港的戴萍女士,2007年发表了一部小说《好吗兄弟》,小说文本写的是魏峻明、魏小文兄弟,书中的魏峻明是“中国最著名的民运领袖”,“被传媒称为‘ 中国民运之父'”,读者都会联想到是魏京生、魏晓涛兄弟。在魏京生第二次被判刑的时候,戴萍来到北京,见到了魏京生的弟弟魏晓涛,发展出一段恋情。魏京生去了华盛顿之后,戴萍又从香港到华盛顿,跟随魏京生同居生活过一段时间。而此刻,黄慈萍也在魏京生身边。所以,魏京生算是有“齐人之福” ,但却让黄慈萍痛苦不堪。而这位戴萍也算是寡廉鲜耻的女人,为了写书出名,不惜与魏家两兄弟上床,还要将黄慈萍也牵涉进来作三角游戏。书中有很多令人恶心的描写。
一位评论者在读了小说后写道:“在书中,除了从小魏对大哥的崇拜敬仰,我们没有从大魏身上看到一点亲情的影子,就像是他的整个狱后生活都是在研究女人,与他那可悲的生理缺陷作着斗争,与最崇拜他的弟弟进行着电影上最流行的争风吃醋活动。每当看到对他生活细节的描写,我就不禁暗自庆幸,人,还是本分些好,民运这淌浑水,还是不要搅合了!”
对待民运的朋友,魏京生表现得很残酷而无情义。徐文立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徐文立因为与魏京生的看法不同,而且他的资历也比魏京生高,所以,魏京生反复造谣攻击徐文立。在徐文立1998年被捕判刑入狱后,魏京生在海外多次宣布说,徐文立是中共特务,中共为了培养一个能与他齐名的民运领袖,特意将徐文立下狱,增加其声望和资历。他还说徐文立根本不在监狱里,而是在宾馆里享受。他甚至还告诉美国国务院,让美国方面不要办理徐文立到美国来保外就医,试图让徐文立困死在中国。
刘青是中国人权主席,当年他为了救援魏京生而坐牢10年。但是,来到美国后,魏京生不断攻击刘青,说刘青掌握了美国给中国民运的捐款,没有请魏京生来主持中国人权的事务。后来他要求美国方面给中国海外民运的捐款,全部通过他来分配,不给刘青。结果刘青这位他当年的“恩人”,不得不与他公开决裂,由朋友成为手。
目前在海外还有一位很活跃的人物是杨建利。他参加过很多民运团体,比如:民阵、自民党、民联阵等,还有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和现在的“公民力量”。
杨建利在海外民运中一贯擅长投机和黑箱操作,野心勃勃而诡计多端。本来杨建利以其资历来说,在海外民运中算是晚辈。1979年民主墙时代的人,基本上都在海外了。而当时也有不少留学生的精英曾经加入过民运的队伍。杨建利善于组建自己的小舰队,有一个死党的圈子。利用这个圈子,他设计了很多打击其他民运人士的计谋。他知道,只有将别人打压下去搞臭之后,他才能在民运中出人头地。
在民阵成立大会上,当时还没有人认识的杨建利就出面竞选民阵的主席。他明知不会当选,但是他企图通过竞选给自己大大提升知名度。果然,他不久后成为民阵美国分部的主席。他利用这个分部,发展了自己势力,形成了“杨建利小舰队”。他们策划最先是通过组织选举运作,将杨建利的同年龄同背景(如留学生) 的人排挤出去,让杨建利成为胜利者。此外更为恶毒是,他们将不断来到海外的大陆民运领袖的缺陷收集起来,匿名加以攻击,使得他们身败名裂,丧失了作民运领袖的条件,而突出杨建利的地位。试想,所有的民运领袖都不行了,那不久是杨建利的天下了?
杨建利最丑陋的表演是在1993年1月的华盛顿大会上。他利用筹办会议的机会,将很多假代表塞进了大会中,以确保他的当选。而他又对可能反对他的人加以威胁,表示要不给这些人报销路费。甚至在安排会议的住宿方面也用心计算,将每一个反对他的人的房间里,加入一个他们自己的人予以监视。
在会上,他带领铁票部队,黑箱操作,将王若望排斥出去,推选了民运中的大贪污分子徐邦泰成为主席,而他自己担任副主席。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排斥了王若望、万润南、胡平等人,而又将他自己一派的徐邦泰和朱嘉明等人放在火炉上烤。因为后来在媒体上指责舞弊违规人,多半将矛头指向了民联阵的主席徐邦泰和理事长朱嘉明。这样,杨建利一箭双雕,让两方面的人相争,他则坐收渔利。果然,他在当选民联阵副主席没多久,就退出了民联阵的运作,而另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当主席,为自己开辟道路去了。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基本上是台湾背景的一个机构。
很多人都知道,杨建利为了投靠台湾当局,加入了国民党。而除了在民运中打压他人抬高自己外,他还需要包装。按照台湾方面的计划,杨建利需要高学历,也就是博士学位,并且要在名校如哈佛大学拿到博士学位。而他需要钱,台湾方面将赞助变为奖学金给了学校。这样,杨建利就能在没有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读书。杨建利在获得了加州分校的数学博士学位后,又在哈佛大学读了政治学博士学位。没有台湾方面的特定支持和按照计划加以培养,他不会这样一直读书下去。
另外一个包装是坐牢的经历。按照台湾民进党的经验,没有做过牢的民运人士,将来比人矮了一截。坐牢,也是民运人士必需的一个经历。但是,在选择坐牢的时机上,他和他背后的支持者也煞费苦心。2002年4月18日,杨建利用别人的证件进入北京,名义上是去考察沈阳、辽阳、大庆、抚顺等地工人运动的情况。而4 月27日他在离开昆明票时被查到使用假证件而被扣,并被带到昆明的机场观光酒店。但奇怪的是有一段时间没有人看守他,他还离开酒店来到外面,但后来再次回到酒店,等待警察来抓他。
有人分析,杨建利在云南被警方扣留,是有人“特意”举报他。但是杨建利被警法扣住以后,警方还不知道他的身份。他离开酒店后应该与派遣他的方面通话了,得到的指令是回到酒店等待被捕。而在海外,有一位据说与很多民运人士均有暧昧关系的来自加拿大的何姓女士,她与杨建利也有亲密接触,最先到处宣布了杨建利被捕的消息。而当时杨建利的妻子还不知道他发生的事情。与台湾当局关系密切、得到陈水扁接见过的政论作家凌峰最先在报纸上公布了杨建利在中国大陆的行踪。
当时,正是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的前夕。这是作为中共未来接班人的胡锦涛第一次访美,美国方面想借机了解胡锦涛,因而很关注此次访问。而杨建利坐牢,就选择在这个时间。其实,台湾方面也很想试探一下胡锦涛的态度,将杨建利送给中国,看看中共的如何处置。对台湾方面来说,这也是一举两得:一方面给杨建利增加了坐牢的经历,另一方面也测试了胡锦涛的态度。
杨建利回国被捕后,王希哲在美国发表了一封致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公开信,信中说:“旅居美国的中国国民党党员杨建利博士,返祖国大陆考察东北工运,被中共逮捕至今。想必贵党中央与连战主席早已知悉。窃以为建利先生是中国国民党在中国海外留学生中所发展的最优秀的党员;即以国民党全党来说,其为贵党最优秀党员之一亦绝非过誉。”王希哲此举,不仅再次暴露他的浑浑噩噩和思维错乱,也为杨建利加入国民党提供了证据。
在 “六四”事件二十周年到来之际,王丹也异常活跃起来。王丹和王军涛,是民进党特别支持的民运人士。在民进党执政期间,基本上断绝了对海外民运的资助,只是支持一些特定的人。对于海外民运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民进党希望利用海外民运而开拓外交空间。比如:在民运的会议上邀请一些西方国家的议员和政客参加,而台湾的官员也乘机出席会议,进行接触。像费良勇领导的民阵,这几年在澳洲、柏林和布鲁塞尔举办的几次会议,均邀请一些外国议员与会,而台湾的民主基金会也提供赞助,并特别要求他们一定要请到外国政客。民进党对大陆民运本身没有兴趣,只是利用而已。
王丹是1998年来美国保外就医的。王丹来到海外后,就埋头写作赚钱,有人估计,王丹给不同报刊和电台撰稿、接受采访,已经有了几十万美金的收入。有经商发财的,也有读书发财的,而王丹搞民运发财,也是一例。而在陈水扁贪污机要费一案暴光后,其中就有给王丹的活动费用20万美金。很多人,包括王希哲也在报刊上公开要求王丹出面说明,是否拿了陈水扁的钱,而这些钱又用到哪里去了?王丹没有回答。
这正像台湾的报刊报道王丹是同性恋的事件一样。很多人询问他是否是同性恋者,但王丹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而是以“私人事情”回避过去。其实,王丹都40岁了,没有女朋友,也不结婚,当然早就有人知道他是同性恋者了。尽管同性恋在西方也不算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在中国还是被视为异类,很难在政坛上有所发展。所以,为了其政治野心,王丹就不得不将自己的同性恋的倾向隐蔽起来。


走到绝路无力回天

我们在上面分析了海外民运的组织和成员中的问题。现在我们必须跳出民运的圈子,从历史的和国际的眼光来观察海外民运失败的必然趋势。
中国海外民运其实在理论上没有创新。按照西方新黑格尔主义的看法,历史早已经“终结”了,也就是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思想家有关民主自由人权得思想获得了实践时。西方的这些民主思想在清末传到中国,引发了中国的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这种自由民主的价值,不仅仅在西方得到肯定,在中国也被各种政治力量所接受,包括中国共产党。可以预计,中国未来也会走上民主之路,但绝不是现在海外民运人士所计划的道路。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获得执政的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在经济上则采用了计划经济。在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经验教训之后,中共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且把经济建设确立为全部工作的重心,从此开启了中国的改革时代。
也就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的民主运动再次在1979年和1989年发生了。从世界历史来看,18世纪当时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波及了整个欧洲和北美地区,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波民主化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以及欧洲很多国家,包括日本,开始发生了民主改革和民主革命,这是世界上第二波民主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在战胜了希特勒的法西斯纳粹政权以后,也曾经有过一波民主化浪潮。但当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有一个长达30多年的冷战时期。20世纪的80年代末,世界上又发生了最近的一波民主化浪潮。在这一波浪潮的冲击下,苏联解体、东欧变色,中国也发生了 1989年的民主运动。
当年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这种事情也很快会在中国发生。“六四”之后,一些流亡海外的民运人士,甚至断定在2年到4年之内,中国将发生重大的改革,海外流亡人士会返回中国,中国会开始一个民主化的运动。这个运动首先是对毛泽东的重新的评价,平反“六四”,实现多党制和开放言论自由等等。但是20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中国依然在快速的发展,经济以平均每年大约1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甚至被认为这是一种现代化进展的“中国模式”,中国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尽管在中国还有环境污染、官员腐败等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中国毕竟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实体,甚至已经成为世界上出口冠军。而与此相反的是,实行民主制度的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最先爆发了金融危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而西方国家受到的伤害最严重,中国成为挽救经济危机的救星。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首先是全球范围的反对恐怖主义的联盟。在这个联盟中,美国处于领导地位,也是恐怖分子最先发动的包括“9・11”袭击事件在内的大规模恐怖行动的国家。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反恐中离不开中国的合作。而与此相反,一些海外流亡的民运人士,如彭明和王炳章,均主张不惜使用武力爆炸手段来从事民运活动。而流亡的东突分子,也策划了中国新疆境内的多起爆炸杀人事件。
再一个例子是环保问题。全球正面临着温室效应的灾难。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防止人类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全球各国需要团结合作。而中国作为世界强国,成为西方国家在环保方面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从这两个例子来看,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出现混乱,不愿意支持毫无势力的海外民运。没有中国的支持,反恐和减排就不可能成功。
中国共产党与苏联以及东欧的共产党有很大的不同。中共不仅接受了西方的马列主义,但更加灵活地加入了中国的传统因素。马列主义讲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要取消私有制。而中共今天提出的政纲是“和谐社会”,主张和平崛起,用宪法来保护私人的财产。正是由于中共在内部政治结构上有一种适用环境和形势的灵活变化的机制,它成功的度过了1989年之后的政治危机,将中国推向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中共并不否认人权和民主的普世价值,也在稳健地推动中国的民主和法制的发展。
海外民运不仅在西方国家失去了空间,而在港台地区也失去了市场。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后,已经使得海外民运人士利用香港作为反对大陆政权的意图失败了。香港的繁荣与大陆已经息息相关。没有来自大陆的源源不断的各种经济上的支持,香港的经济就会衰落下去。这样,海外民运失去了原来最接近中国大陆的海外据点。
在台湾,从2000年民进党执政的八年时间里,陈水扁大力推行台独路线和“去中国化”政策,处处强调以台湾为中心,对大陆民运不感兴趣。除了利用海外民运来为台独助威外,民进党与大陆海外民运没有合作的切入点。
2008 年,国民党的马英九赢得大选,大力推动两岸的和解和交往,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三通,签订了9项协议和1个声明。大陆观光客蜂拥而来,采购团也络绎不绝。在这种压力之下,民进党的高雄市长陈菊,也在近日到大陆做破冰之旅,而随后民进党也将调整政策,很多民进党的政客也会争先恐后地访问大陆。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对海外民运经济上支持最多的台湾,已经失去支持海外民运的兴趣。王丹最近到台湾试图求见马英九总统而遭到了婉言谢绝,就是一个明证。台湾方面唯恐海外民运会危及两岸的友好关系。毕竟,随著大陆游客大量进入台湾,陆资进入台湾经济和股市,台湾的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经济上的依赖越来越大。
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迅速进入国际社会的同时,海外民运就日趋势微。形势比人强。在这种国际环境之下,海外民运的空间必将越来越窄。

一种政治运动要取得成功,必须有吸引人的的口号和纲领。历史上的民主运动能持久发展并取得成功,绝不是仅仅因为民主和人权的理念,而是现实的利益。民主、自由、人权这些理念不能当饭吃,对老百姓没有诱惑力。当年中共在中国大陆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动员了农民。中国近代的辛亥革命中,孙中山提出的纲领是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是利用民族矛盾来推动民运的例子。
现在海外民运没有能调动中国民众的口号和纲领。首先,中共领导者现在并不反对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这就让民运高举的民主旗帜,失去了唯一标识的作用。在中国,没有一个政治力量反对民主与人权。那么,民运的目标并不是特有的,民运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也有人提出要以反腐败作为推动民运的口号。其实,民运中的腐败还少吗?他们这些人今天还没有执政,就已经如此腐败和腐化,如果他们当权了,还会比中共目前的官员清廉吗?通常是人有了权力才会腐败,而现在民运人士是没有权力就开始腐败了。
“六四”事件20年后的今天,海外民运走到了尽头:没有人:老的越来越少,年轻的不加入,清流退出,劣币驱逐良币;没有钱,没有道德优势。
在此,我呼吁真正有志于推动中国民主的人,真正关心中国前途的人,应该放弃对海外民运的一切希望。海外民运组织和人士,不会为中国的民主化带来任何益处,而只有害处。中国前行的历史车轮,已经将他们远远甩在身后。

Tuesday, June 2, 2009

转贴:封从德:21名通缉学生今何在?

1989年「六四」事件后不久,中国公安部全国通缉21名天安门学运领袖,当时他们的命运曾牵动亿万人的心。如今,20年过去,「天安门的孩子」 是否别来无恙?《世界周刊》特约在通缉名单榜上有名的封从德介绍他们的近况:当年天安门广场的战友,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许多人面对逆境,仍能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学业、事业两丰收;不少当年的学运领袖,至今仍不改初衷,坚持追求人权民主自由;也有人皈依耶稣基督,其中两人还当了牧师...。

六四事件后不久,中国公安部在1989年6月13日向全国发布对21名学生的通缉。这份通缉令虽然影响最大,但并非遭通缉学生的全部,更非全部重要的学运骨干。首先,这份名单上的学生都在北京参加学运,并不包括外地学生自治组织的骨干,如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成都、西安、长沙等地的学运组织中的骨干分 子,六四前后也受到通缉。其次,还有许多学运骨干被内部通缉,如北京大学学生自治会筹委会副主席常劲就属这类情况,这些学生在学运中起的作用实际很大。最 后,已遭逮捕甚至伤亡的学生自然不在通缉令上,如广场指挥部秘书长郭海峰在六四凌晨已经被捕。

另外,这份21人通缉令描述通 缉对象的特征时,刻意丑化学生形象,如「三角眼」、「地包天」、「高颧骨」、「尖下巴,大耳朵」、「面有小点疙瘩」、「大鼻孔,背微驼」等;有的故意更改 年龄,如说王丹24岁(实际20岁)、封从德22岁(这样就比柴玲小一岁,但实际是23岁),而张伯笠的年龄则被说小了4岁等等。

21名学生通缉令发出后,其中三分之二遭当局追捕入狱及个别自首,三分之一历经千辛万苦成功抵达海外。当年天安门广场的战友,如今人生际遇各不相同。

笔者在撰写此稿时,曾向15位有电子信箱的当事人发出电邮,三易其稿,先后得到马少方、熊焱、王丹、王有才、张伯笠、梁擎暾、常劲、柴玲、郑旭光和王治新的回覆,但还有几位未能取得联系。

下面按照中国公安部通缉令的顺序逐一介绍21名学生情况:
(1)王丹
时为(1989年,下同)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年级学生。
【近况】2008年6月取得哈佛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博士学位,现为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客座研究员,今年9月后将到台湾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短期任教。
【简 介】1969年2月26日出生,山东人。王丹在1988年11月继刘刚、邵江主持「民主沙龙」,八九学运期间任北大筹委会常委、北高联常委、绝食团发起 人、广场指挥部常委和首都各界联席会议召集人。6月3日夜间在王军涛「社经所」团队的安排下离开北京市区,7月2日被捕。后被判四年徒刑,1993年3月 提前释放;1995年5月21日以「颠覆政府罪」再次被捕,被判11年;1998年4月赴美「保外就医」;7月入读哈佛大学,2001年6月获东亚系硕士 学位。期间筹建「天安门一代」,发起「互助基金」。2004年「天安门一代」解散后发起成立「青年中国」,并设立「青年中国人权奖」,以表彰国内继续为民 主、自由和人权奋斗的年轻一代。
近年来王丹一直争取回国权利。2008年4月30日,王丹向中国驻纽约领事馆要求发还护照,并计画展开绝食抗议活动,后因四川地震未予实施。

(2)吾尔开希
时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一年级学生
【近况】2008年在台湾开设科技公司,此前与沈彤共同主持「中国民主基金会」。近年来开设博客「吾尔开希的流亡笔记」,发表回忆和大量政治评论。
【简 介】1968年2月17日生于新疆伊宁干部家庭,在北京长大。吾尔开希介入学运较早,初期挺身而出,相当勇敢。1989年4月28日任北高联主席,29日 与王丹等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记者会,开始受到外界关注。6月3日晚听到开枪消息后,在广场广播站要求民众誓死反抗,随即晕倒被救护车送走。
六四后不久逃抵香港并转往法国,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及三藩市(旧金山)多明尼加学院读国际政治系,同时担任「民阵」副主席。其后逐渐淡出海外民运。1994年与在美国认识的台湾女友赴台结婚,其后定居台湾。曾任电台节目主持人,后投身IT、金融界行业。

(3)刘刚
1987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21人中唯一已毕业离校的。
【近况】任职美国花旗银行集团公司,最近在香港出版纪实性小说《天安门,路在何方》。
【简 介】1961年1月30日出生,吉林省辽源市人,出身公安干部家庭。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1987年元旦因参与学潮在天 安门广场被捕。87年4月成功推动方励之夫人、北大教授李淑娴当选海淀区人民代表。88年参加陈子明、王军涛等人的「社经所」工作。八九学运前,刘刚是北 大「民主沙龙」及「渊鸣园沙龙」的发起人。八九民运期间,刘刚充分发挥组织才干。4月23日晚,他在当时各校尚无学生自治会的情况下,在「渊鸣园沙龙」的 基础上发起成立「北高联」。因为他当时已不是学生,故未在北高联担任职务,却是灵魂人物。1989年6月19日在河北保定被捕。1991年以「反革命宣传 煽动罪」判刑六年,在狱中有「秦城铁血汉」之称。1995年刑满出狱,继续受到公安机关迫害。1996年4月通过秘密渠道逃离中国大陆,抵达美国后就读哥 伦比亚大学,获电脑硕士学位。2005年初赵紫阳去世,刘刚发起成立赵紫阳治丧委员会和网上竞选国家领导人的「天鹅绒行动」。

(4)柴玲
时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87级研究生。
【近况】美国波士顿「jenzabar」(中文「尖子班」的谐音)网路电脑公司总裁。近年电脑行业不景气,但柴玲的公司据说经营得相当不错,2000多所美国高等院校都采用该公司生产的高等教育网路管理软件。
【简 介】女,1966年4月15日出生,山东省日照市人。1987年从北京大学心理系毕业后,即为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八九学运初期,随封 从德参与北大筹委会工作并任秘书长,后与王丹等人发起绝食,提出绝食的两点诉求:不是动乱,必须平反;立即对话,不许拖延。柴玲参与起草和在广播站念的 《绝食书》录音在当时有极大影响,故在绝食后相继担任绝食团指挥部和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的总指挥。六四凌晨,柴玲和指挥部带领数千学生撤离广场回到校 园。
六四后与封从德在国内躲藏了十个月。6月8日,柴玲在武汉作一控诉北京屠杀的40分钟录音带,两天后传到香港并在世界各地电视播出,影响极大。曾在1989年和199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1990年4月与封从德取道香港流亡法国。之后柴玲到美国求学,与封从德离异。 199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公共关系硕士学位,随后在波士顿Bain & Company任职;1996年入读哈佛大学商学院,98年取得MBA学位,同年创办开发高等教育网路管理软件的电脑公司,任总裁至今。

(5)周锋锁
时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四年级学生。
【近况】目前定居旧金山,任职一家美国投资管理公司。2007年创办人道中国组织,2008年任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会长,常捐款资助国内受难人士和民运活动,最近与封从德等人将六四被中共坦克压断双腿的方政及家人接到美国。
【简 介】1967年1月5日生于陕西省长安县农民家庭。1985年保送到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其间组织了清华迄今唯一的一次系学生会直接选举。89年投身北京 天安门爱国民主运动,组建了清华大学学生广播台和天安门广场「学运之声」广播台,参与组织游行示威。期间张铭和周锋锁建立的「学运之声广播站」,成为天安 门广场后勤救助的骨架,维护了绝食和示威群众的医疗和安全。周锋锁在清华推动「校园民主建设」,包括直接选举学生会、学生自由办报、全面开放成立校园社 团。89年清华大学独立学生组织的重要决定都由学生代表大会决定,在争取民主的同时,实践民主。在戒严令宣布之后,代表清华大学成为北高联常委至5月底辞 职。6月13日被捕,入狱一年,又被流放河北阳原一年。
95年来到美国,98年得到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商学硕士,获优等毕业生 奖。2002年周锋锁、王丹、刘刚、熊焱、张立明等在纽约代表六四受难者起诉中国总理李鹏在八九年犯下的侵害人类罪。2003年受洗成为基督徒。今年2 月,「人道中国」出版了维权人士刘飞跃所着的《中国精神病院受难群体录》。

(6)翟伟民
时为北京经济学院学生。
【近况】在河南洛阳一家私人企业工作。
【简 介】1968年出生,河南省新安县人。翟伟民在八九学运期间,曾任北京经济学院驻北高联常委,六四后遭通缉,后因筹建地下组织、筹办六四纪念活动被捕,判 刑三年半,先囚于北京市秦城监狱,后转往河北省第一监狱。出狱后继续从事民运活动,因筹组中国民主党被公安列入长期监视黑名单,多次被警察从北京遣送回河 南老家,或再遭拘押。六四15周年,曾有报导说他开了一家公司,但经营状况并不好。他说:「六四这幺长时间了,我自己总感觉到头上有一张无形的大网罩着自 己。有时候感到非常压抑,自己也无能为力。」
翟伟民表示不会选择出国,他说:「在我情绪最低落的时候,确实考虑过出去。出去 的话,起码思想是自由的,言论是自由的,可以有自己的空间。可是,我们的朋友都建议不要走,不愿意看到国内的人越来越少,一个一个出去。我确实也不愿意走。」他希望政府能允许流亡海外的学生领袖回国。

(7)梁擎暾
时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87级学生。
【近况】近年活跃华人商界,开办一家金融公司,曾在洛杉几担任商会、侨社负责人,现长居台湾。
【简介】1969年5月11日出生,四川省蓬溪县人。八九学运期间参与组建北师大学生自治会,任吾尔开希的副手,绝食后任北师大驻高联常委及财务主管。
六 四后在国内逃亡一年后抵达美国洛杉几,开始打工助学生涯,先后进入美国杨伯翰大学心理系本科和旧金山大学商学院学习。1994年5月底,他向中国驻旧金山 总领事馆申请回国遭拒,曾在领事馆门外进行48小时绝食,争取回国权利。曾任「中国民主联合阵线」工作委员会主席。1990年代中期自行创业,曾参与中国 异议艺术家赴美交流项目、崔健美国第一次演唱会和旧金山中国前卫艺术展览,并曾前往国会作证支持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2008年因金融风暴转让其公司股 权,现居台湾。

(8)王正云
时为中央民族学院学生。
【近况】2006年封从德采访「六四口述实录」时曾与王正云通电话,当时他正在云南中越边界的高山上种香蕉,但后来失去联络,可能继续受到当局监控,生活状况较差。
【简介】1968年10月出生,苦聪族。八九学运期间任中央民族学院驻高联常委。1989年7月在云南被捕。1991年7月刑满出狱,获释后被开除学籍,遣回原籍。

(9)郑旭光
时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
【近况】现居北京,以股票投资为生,以经济学研究为业,并关注国人自由拓展,同时也被政府有关部门监控。2008年奥运会期间被当局派人全天候监视至今。
【简 介】1968年生于西安。八九学运期间发起北航学生自治会,并任北高联常委、北京高校对话代表团副领队,曾参与5月14日的对话及18日与李鹏的会面。郑 旭光是北高联坚决反对绝食的常委之一,绝食期间代表北高联组建「天安门广场临时指挥部」,并出任第一任总指挥至戒严后。
六四 后逃到广州,7月27日被捕,判刑两年,囚北京秦城监狱,于1991年7月获释。郑旭光因从事人权民主活动先后三次坐牢,拘押过六个看守所,1995年因 涉及「呼吁宽容」及「纪念六四六周年」签名活动,再次被收审一月。1996至2002年在民营企业从事策划、行销、管理工作。2002-2003年移居北 京,潜心研究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理论和公司治理思想,对中国大陆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价值研究。目前主要时间精力用于纯粹经济学研究及法政问题研究,思想 秉承奥地利经济学派,受新制度主义学派启发,侧重于国家理论研究。

(10)马少方
时为北京电影学院夜大剧作班学生。
【近况】一直留在大陆,自由职业者,担任两家公司的行销和管理顾问。
【简 介】1964年11月出生,江苏省江都县人。八九学运期间,马少方是北高联创办人之一,代表北京八大艺术院校任高联常委至4月29日,后与王丹、吾尔开希 等人一起发起绝食,当时北高联等组织反对绝食。绝食后马少方在广场上一直坚持到六四凌晨,在其他学生撤离之后才离开广场。
1989 年6月9日逃亡广州,6月13日在广州投案自首,1990年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刑三年,被关在秦城监狱。1992年出狱后,先是在北京与朋友开公 司,一年之后被警方强行遣送回江苏老家。其后到深圳发展,但因遭公安不停骚扰而无法正常洽谈生意。每年人大、六四以及中共党代会等敏感时期,都会受到监 控。1999年1月因公安骚扰失去工作,后在深圳一家大公司任形象策划及电影评论员。2004年写作《历史在鞭打现实──为六四15周年而作》一文,影响 较大。马少方称八九民运是「青年公民政治运动,是公民对政治权利的追求,自觉的公民意识的觉醒」。

(11)杨涛
时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
【近况】2003年5月在广州刑满出狱后经商,据传目前人在上海。
【简 介】1970年出生,福建福州人。杨涛曾与王丹同办「民主沙龙」,八九学运是「北大筹委会」首批常委,后担任「北大筹委会」主席和「北高联」轮值主席。 1989年5月26日曾与广场指挥部商议用「空校运动」方式将学生撤出广场,本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可惜在27日的「首都各界联席会议」及28日晚的「营地 联席会议」上未获通过。
六四后,6月16日在甘肃兰州被捕,1990年9月获释,被开除学籍,赴广东省经营电脑生意。1999年1月因公安骚扰失去工作,5月19日因计画参加纪念六四十周年活动,被广州公安局以「煽动颠覆」罪逮捕,后以「偷税漏税」罪判刑四年。

(12)王治新
时为中国政法大学学生。
【近况】现在山西省榆次一家私人企业工作。
【简介】王治新在八九学运后期任北高联常委及秘书长,1989年5月18日与李鹏见面的对话摘要内容,曾刊登在次日的《人民日报》上。1990年12月王治新在新疆被捕,91年6月获释,出狱后很长时间都找不到稳定工作,现在山西省榆次一家私人企业就职。

(13)封从德
时为北京大学遥感所86级研究生。
【近况】目前在旧金山主持「六四档案」网站(64memo.com),并积极参与人权活动,任中国真相基金会主席、民主教育基金会和「人道中国」理事。最近与周锋锁等人一起将六四伤残者方政及家人接到旧金山。其《六四日记-广场上的共和国》最近在香港出版。
【简 介】1966年3月5日出生,四川人。1982至1989年在北京大学学习遥感技术,1988年获高级程序员证书,1989年5月获波士顿大学五年博士学 位奖学金,因六四事件未能成行。曾先后参与1986年底和88年的两次学潮,87年元旦一度被捕。八九学运期间当选北大筹委会常委、北高联主席及绝食团和 广场指挥部副总指挥,组建广播站和指挥系统,六四凌晨主持口头表决,宣布撤离广场。
六四后在国内逃亡十个月,感悟传统文化价 值,遂弃理从文,出国后改读法国高等研究院宗教历史系,1995年获硕士文凭,1997年在荷兰莱顿大学研究儒教,1999年回法国撰写博士论文研究道教 和中医,2003年7月获博士学位,以设计网路数据库为业。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在纽约「中国人权」工作,任新闻发言人并主持大陆联络。 1998年出版《天安门之争》,主持「六四档案」网站至今。

(14)王超华
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近况】加州大学洛杉几分校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候选人,并在该校教中文。
【简介】女,1952年11月2日出生,北京人。八九学运期间任社科院驻北高联常委、副主席,为北高联核心人物,直至6月3日因病住院,离开天安门广场。
六 四后在国内躲藏近一年后抵达美国,随即加入「民主中国阵线」,并参与《新闻自由导报》编辑工作,曾任主编。辞职后,进入加州大学洛杉几分校攻读中国现代文 学专业。王超华出国后一直致力于回顾和整理八九学运史实,将其在国内躲藏时记录的回忆陆续发表,参加1991年巴黎「八九学运历史回顾与反思」会议,参与 美国留学生《华夏文摘》」中的六四史料整理等工作,为八九学运史料的整理作出贡献。同时积极地把国内异议人士的着作和文章翻成英文,在海外发表。

(15)王有才
时为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
【近况】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物理学系博士候选人,现在维吉尼亚的杰弗逊国家实验室做物理实验和资料分析。
【简介】1966年6月出生,浙江富阳人。在八九学运后期担任北大和北高联秘书长。
六 四后组织了对北京各医院死亡人数的调查,8月19日在浙江温州龙岗被捕。91年1月被判刑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同年11月底因美国国务卿访华获释。 92年10月至98年1月在东方通信集团工作,期间因参与民运活动多次被短暂拘押,并长期受监视跟踪。1998年因组建「中国民主党」被判刑11 年,2004年3月获保外就医赴美国,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后转入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2006年8月获硕士学位并继续做博士论文,同时参与筹备中国宪 政民主转型研究,及中国民主党协调服务平台的义工工作。

(16)张志清
时为中国政法大学87级学生。
【近况】下落不明,曾有报导称他人在美国。
【简介】1964年6月生,山西省太原市人。八九学运是政法大学当选的对话团代表,后任北高联常委,6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与同学一起守护在纪念碑周围至4日凌晨撤离。六四后在国内躲藏,1991年1月被捕,后获释,据称已移居美国多年,但情况不详。

(17)张伯笠
时为北京大学作家班学员。
【近况】现居华盛顿郊区,任职大华府丰收华夏基督教会牧师。
【简 介】1959年出生,黑龙江省望奎县人。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此前毕业于绥化师专和苏州铁道师范学校,后在铁路工程报社任记者,期间发表 许多报告文学作品如《哈木哈木》等。1989年4月15日将第一首悼念胡耀邦的诗《长相思‧雨夜送耀邦》贴在北大三角地,后主编《新闻导报》,绝食后任广 场副总指挥,6月3日任民主大学校长。
六四后逃到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躲藏,两年后(1991年)通过秘密管道逃亡香港,后流亡 美国,成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成员。后因肾衰竭在美治疗,一年后转至台湾荣民医院治疗。1993年任民联阵副主席,《中国之春》主编。1995年皈依基督 教,进入神学院学习,获得道学硕士学位,现为新加坡神学院博士候选人。1998年出版回忆录《逃出中国》,后被译为多种文字。2000年成为牧师,任职于 大华府丰收华夏基督教会和新加坡丰收华夏基督教会,因擅长报告文学,讲道感情真挚,幽默生动,成为深受华人喜爱的布道家。张伯笠已重新组织家庭,育有一子一女。

(18)李录
原为南京大学85级物理系学生,后转读86级经济系。
【近况】美国洛杉几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董事长。
【简 介】1966年4月6日出生,河北唐山人。李录是在四二七大游行时到北京,是21名通缉学生中唯一的外地学生。李录在北京学运期间,与柴玲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绝食后,在5月15日同柴玲等绝食学生一起组建绝食团指挥部。19日李录得知政府即将宣布戒严,与柴玲、张伯笠等主持复食,21日在广场举行婚礼, 当晚力主指挥部「转入地下」。戒严后负责各校代表组成的「广场营地联席会议」,26日反对高联和指挥部的「空校」撤离方案,27日与王军涛等人达成协议坚持到6月10日人大召开。六四凌晨与指挥部其他成员和在场数千同学一道撤离广场。6月中抵达香港,7月初至巴黎,参与发起「民主中国阵线」。随后流亡美国,出版英文自传《移山》,后拍成同名纪录片。
早年常参加日内瓦联合国人权会议的游说活动。李录学业优异,1996年获哥伦 比亚大学经济学士、MBA和法学JD三个学位,毕业后进入美国金融界工作,1997年创办「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并任董事长至今,管理风险创投基金及对 冲基金。据2009年4月7日美国《财富》杂志报导,他是股神巴菲特投资中国最大的充电电池和电动汽车厂商比亚迪的牵线人,而他自己在2004年底改造为只做长期投资的「LL Investment Partners」,公司拥有比亚迪2.5%的股份。

(19)张铭
时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生。
【近况】2002年在上海被判刑七年,2006年获保外就医。
【简介】1965年4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八九学运期间是清华驻北高联常委,并负责天安门广场纠察工作。
六 四后组织拦堵军队和抗议活动,被捕后判刑三年,出狱后在上海成功地创办了安格民营公司,并拥有许多子公司。经济上的成功导致他第二次被捕,2002年以 「涉嫌计画爆炸大楼」被捕,但后来却以「职务侵占罪」判刑七年。张铭曾被捆绑在床上长达113小时,遭受种种肉体和精神摧残。2003年曾在狱中长期绝 食,2006年获保外就医。张铭二次被捕的根本原因是有政治「前科」又坚持理念,中国政府决不允许他们在经济上发展壮大,以支持政治反对力量挑战当局权 威,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对此曾经明文指示。

(20)熊炜
时为清华大学无线电系85级学生。
【近况】情况不详,据说人在美国。
【简 介】1966年7月生,湖北省应城县人。熊炜是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骨干、北高联常委,1989年5月16日,学生绝食第四天,熊炜等与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会 面,拿出一份给国际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北京红十字会的呼吁书,要求红十字会干预。经过协商,市红十字会与高自联达成协议:从17日凌晨一时起,由北 京红十字会全部接管对绝食学生的监护、抢救和治疗工作。
六四后熊炜遭通缉,6月15日在渖阳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由母亲交予公安人员,逮捕后服刑一年。此后情况不明,有报导说人在美国。

(21)熊焱
时为北京大学法律系86级研究生。
【近况】美国军队牧师,目前在阿拉巴马州陆军航空训练中心。今年5月刚获麻州高敦神学院教牧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陆军准尉军官学院军牧。他在伊拉克战场上写的《从六四到伊拉克战场─熊焱牧军日记》,将于六四20周年在香港出版。
【简 介】1964年9月生,湖南省双峰县人。从中共预备党员到美国军中牧师,熊焱的经历富传奇色彩。他1988年就在北大参加过学运,89年一直受监视,但还 是第一批站出来组建学运的第一个自治组织「北大团结学生会筹委会」,当时他刚新婚一个月。此后历任北大筹委会常委,中期参与组建对话团,后期加入绝食团。 他最为外界知晓的就是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舌战李鹏」。6月3日夜,他在长安街亲睹血腥屠杀,在医院亲眼看到30多具尸体。6月4日中午,在北大「三角 地」公开贴出退党声明,宣布「退出中国共产党,从此与中共断绝一切关系;丢掉幻想,准备战斗」。6月13日在火车上被捕,他的教授闻讯当即晕倒去世。
熊 焱在秦城监狱关了19个月,1992年6月出狱,后自深圳透过祕密管道逃抵美国,年底受洗成为基督徒,就读神学院。曾当选中国自由民主党主席,三次当选为 民联阵理事。1994年2月加入美国陆军,95年8月以士官军阶退役转为后备役,从北卡Fayetteville大学取得英美文学学士学位后,三年半再获 两个硕士学位(圣约神学院英美文学硕士、芝加哥「三一」神学院宗教硕士),2001年就读费城西敏寺神学院,2002年2月入麻州高敦神学院,攻读教牧博 士学位(Doctor of Ministry)。同时他也在全美各地华人教会见证讲道,以亲身经历分享他探索生命意义的心路历程。
2003 年美国出兵伊拉克,熊焱加入军牧军团,以上尉牧师的身分受严格军训,2004年奔赴战场,随第一装甲师第四旅驻扎在离巴格达40多英里的Camp Taji。2005年3月熊焱自伊拉克前线撤回美国,2007年又到南韩一年,2008年7月到南卡受训,年底转到阿拉巴马州陆军航空训练中心。

我的周末 1/11/2025 - 1/12/2025

星期六 LD要去Facial Treatment,我去8大道买菜,买午饭。 下午出去走了两圈。 把厨房和饭厅的地擦了,鱼缸的水换了。 衣服洗了。   星期天 上午出去走了两圈。应该是跑步的,但嗓子有点紧,还有点咳嗽,小心为上。 出去买了点东西。 下午继续收拾橱柜。 把暖气的通风口...